-
公开(公告)号:CN119841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334286.2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烯烃聚合物的催化剂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乙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用于乙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及其应用。该催化剂组分,包括以下原料的反应产物:至少一种载体,至少一种镁化合物,至少一种含氧钛化合物,至少一种醇醚化合物,至少一种醚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卤化试剂;所述载体具有立方笼状孔道结构,晶体结构具有立方体心的Im3m结构,平均孔径为4‑15nm,比表面积为450‑550m2/g,孔体积为0.5‑1.5mL/g,平均粒径为0.5‑10μm。本发明镁钛化合物溶解液溶解性、透明性好,催化活性高,聚合所得粉料堆积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7984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1315767.9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210/02 , C08F216/04 , C08F4/6592 , C08F220/04 , C08F220/14 , C08F210/16 , C08F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配位沉淀聚合方法及聚烯烃,该方法包括将烯烃单体、催化剂和助剂混合,进行聚合反应;所述烯烃单体含有非极性单体和极性单体;所述非极性单体选自乙烯、α‑烯烃和内烯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极性单体选自烯醇、不饱和羧酸以及不饱和羧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催化剂选自式(I)所示的单茂前过渡金属配合物,本发明可免除催化剂的负载工艺流程,实现烯烃均相催化剂聚合自成形,制备颗粒形态良好的聚烯烃。#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6617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14719.0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210/02 , C08F4/649 , C08F216/04 , C08F220/06 , C08F22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配位沉淀聚合方法及聚烯烃,该方法包括将烯烃单体、催化剂和助剂混合,进行聚合反应;所述烯烃单体含有非极性单体和极性单体;所述非极性单体选自乙烯、α‑烯烃和内烯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极性单体选自烯醇、不饱和羧酸以及不饱和羧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催化剂选自式(I)所示的单茂前过渡金属配合物。本发明可免除催化剂的负载工艺流程,实现烯烃均相催化剂聚合自成形,制备颗粒形态良好的聚烯烃。#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621775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1468261.2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210/02 , C08F216/04 , C08F220/04 , C08F220/14 ,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230/08 , C08F220/18 , C08F4/6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配位沉淀聚合方法及得到的聚烯烃,所述方法包括:将包括烯烃单体、催化剂、助剂、溶剂在内的原料混合,进行反应;其中,所述催化剂选自式(1)所示过渡金属配合物中的至少一种:#imgabs0#在式(1)中,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烃基、烃氧基、卤素、芳基或芳氧基,R1‑R5任选地两两彼此连接成环;M选自IVA族金属;X选自卤素、烃基或烃氧基;L是以第15族元素为配位原子的一价阴离子配体;m为1‑3的整数。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免除催化剂的负载工艺流程,实现均相催化剂聚合自成形制备颗粒形态良好的烯烃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9942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73961.0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四氢萘酚‑膦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配合物的结构如式(Ⅰ)所示,R7‑R11选自氢、卤素、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5烃基,R2和R3选自卤素、C1‑C10烃基、P(R4)3、NR5R6、OR12R13,或者R2和R3相互连接形成八元环或八元环体系;其中R4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烃基,R5、R6、R12和R13选自C1‑C6烃基,或者R5、R6与N连接形成五元环或六元环,或者R12、R13与O连接形成五元环或六元环。该配合物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均/共聚合活性,所得聚合物分子量较高且分布更窄。#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8127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21260.5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4/649 , C08F4/651 , C08F4/65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烯烃聚合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和应用,该催化剂组分包含含镁的液态组分、碳酸酯类化合物、钛化合物和任选的其它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反应产物;含镁的液态组分由如下方法制得:在惰性溶剂存在下,将含镁化合物、醇类化合物、任选的有机环氧化合物和任选的有机磷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含镁的液态组分;含镁化合物为二卤化镁、MgR1Cl和Mg(OR2)Cl中的至少一种;碳酸酯类化合物包含式Ⅰ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R1‑R6各自独立的为C1‑C8的烃基、C1‑C8的卤代烃基、H或卤素;本发明催化剂在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较高的聚合物粉料堆积密度以及更好的氢调敏感性的同时,所得聚合物具有更少的细粉。#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79165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98068.9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210/16 , C08L23/08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管材的双峰聚乙烯树脂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聚乙烯树脂具有双峰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大于或等于250000g/mol;其分子量分布Mw/Mn为18~30。树脂密度0.946~0.949g/cm3,熔融指数为0.20~0.35g/10min。所述双峰聚乙烯树脂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存在下于串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应阶段的乙烯均聚反应和共聚反应聚合而得。所述双峰聚乙烯树脂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和优异的耐慢速裂纹增长性能,管材缺口试验结果超过8760小时。所述双峰聚乙烯树脂适合制备挤出管材制品,适用于非传统管道安装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8620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228237.4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F17/00 , C08F110/02 , C08F210/16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膦‑酚茂金属有机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膦‑酚茂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M选自ⅣB族金属;R11‑R15各自独立选自氢、卤素、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X选自卤素、C1‑C10烃基,n为1或2;L1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戊二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茚基、四氢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在相同金属的配合物以及相似聚合条件下,使用本发明的金属配合物作为主催化剂使用时,聚合活性更高,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明显低于对比例所得聚合物,具有更优异的共聚合性能;并且本发明的金属配合物在较高聚合温度下仍保持较高的聚合活性。#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29062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005894.2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4/6592 , C08F4/02 , C08F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聚合用负载化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包含茂金属催化剂、活化剂、载体和聚合物在内的组分分散于溶剂中制备得到均匀分散的浆液,将得到的浆液喷雾干燥成形,即得到负载化的茂金属催化剂颗粒。在负载过程中加入具有特定结构的聚合物能够实现高的聚合活性,颗粒形态良好,粒径分布窄。而且,负载化的茂金属催化剂粒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聚合物的用量来控制,而且颗粒大小更为均匀,催化剂催化活性更高,堆积密度更大,表现出更优异的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6482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08312.X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10/14 , C08F210/14 , C08F2/01 , C08F4/70 , C10M143/08 , C10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反应器中制备聚α‑烯烃型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方法及产品和应用。该聚α‑烯烃型粘度指数改进剂为α‑烯烃聚合物,所述聚合物的支化度为30‑150,数均分子量为30000‑200000,PDI小于2。本发明中的微通道反应器可对反应体系中的温度、反应物停留时间等反应条件具有更为精准的控制,反应管线中流体近似平推流的流动状态可保证反应体系良好的均一性。因此,制备的聚α‑烯烃型粘度指数改进剂与传统釜式反应器制备的聚合物相比具有更为可控的分子结构和更窄的分子量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