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平面火焰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25525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691901.2

    申请日:2019-0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燃料颗粒的着火、燃烧和气化等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加压平面火焰燃烧装置。该装置的燃烧器主体设有氧化气腔体和水冷腔体,氧化气腔体上端开口,中心安装内芯;氧化气腔体的侧壁内部设有单独隔离的冷却腔体;底座包括燃料气腔体,燃料气腔体位于氧化气腔体正下方,封板将氧化气腔体和燃料气腔体隔离;平面火焰毛细管内芯包括蜂窝陶瓷块、毛细管阵列和给粉管。本发明通过将氧化气与燃料气分开传输和整流,最终在蜂窝陶瓷块顶面形成稳定的非预混平面火焰,形成高温、高加热速率的烟气环境;而通过水冷降温防止热压变形和热失效,封板配合O型圈密封,使得本发明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于高温、高压环境下。

    一种预混式防回火无焰式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11034547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667732.9

    申请日:2019-07-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预混式防回火无焰燃烧器,其中:预混单元用于将燃料和空气预混后获得预混燃料并送入防回火单元;防回火单元用于将预混燃料送入喷射单元并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其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渐缩管、防回火通道和文丘里管;喷射单元用于喷射预混燃料,其包括喷射通道和第一钝体。本发明通过设置预混单元,能够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均匀获得预混燃料,并利用防回火单元的渐缩管、扩缩栅板和文丘里管等结构有效地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同时通过在喷射单元中设置可收缩的旋流叶片和第一钝体,能够实现预热阶段与无焰燃烧阶段的快速切换,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实现超低NOx排放。

    一种富氧燃烧锅炉热力性能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4868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15661.6

    申请日:2014-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氧燃烧锅炉热力性能获取方法,包括步骤:燃料的燃烧计算、烟气和送风模拟、热平衡计算、炉膛热力计算和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炉膛热力计算中的计算火焰黑度和炉膛黑度步骤,以及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中计算烟气黑度并确定烟气侧辐射放热系数步骤,其采用的三原子气体辐射减弱系数ky按照计算,其中PH2O为烟气中H2O分压力;S为辐射层有效厚度;ε为三原子气体发射率。本发明提供的富氧燃烧锅炉热力性能获取方法,针对富氧燃烧锅炉热力性能获取更准确,其精度能达到设计和校核富氧燃烧锅炉热力性能的需求。

    一种用于燃煤发电富氧燃烧的外置式氧气注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12231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12574.7

    申请日:2013-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煤发电富氧燃烧的外置式氧气注入装置,该装置包括沿着圆柱形烟道轴向方向彼此分层间隔设置的氧气注入管路,各层氧气注入管路均包括处于烟道外部的竖管、环形管、喷管和清洁用孔,其中各个竖管一端分别与环形管相连通,所有竖管的另外一端共同连接于氧气输入主管;环形管相对于圆柱形烟道环绕而设置,其内侧经由与圆形烟道的表面以相同锐角倾斜相交的多个喷管与烟道相连通;清洁用孔设置在环形管的最下方,用于排出冷凝水和积灰。通过本发明,能够保证快捷、均匀地执行氧气与氧气的混合,有效避免燃烧不稳定等问题,同时具备结构紧凑、便于操控等特点,因而尤其适用于百万兆级以上富氧燃烧电厂的圆形管道气体混合过程。

    一种用于燃煤发电富氧燃烧的内置式氧气注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1223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12573.2

    申请日:2013-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煤发电富氧燃烧的内置式氧气注入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和喷口均处于水平烟道内部的第一和第二氧气注入管路,并且第一、第二氧气注入管路彼此分层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氧气注入管路包括沿着Z轴竖直方向设置的主干管路、以及与该主干管路呈小于90°夹角相连通且具备喷口的多个分支管路;第二氧气注入管路包括沿着Y轴水平方向设置的主干管路、以及分设在该主干管路上下两侧且各自呈90°夹角相连通且具备喷口的多个分支管路。通过本发明,能够保证快捷、均匀地执行氧气与氧气的混合,有效避免燃烧不稳定等问题,同时具备结构紧凑、便于操控等特点,因而尤其适用于百万兆级以上富氧燃烧电厂的大尺寸管道气体混合过程。

    一种用于多传感器有线测量的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85694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10047665.2

    申请日:2008-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多传感器有线测控的密封装置,包括外腔8,外腔8内设有两个多孔陶瓷管5,7,两个多孔陶瓷管5,7之间放有密封胶6,密封胶6的侧壁接触一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块4、定位销10和螺帽3,压块4位于多孔陶瓷管5底部,并与所述密封胶6侧壁接触,压块4远离密封胶的一端接触固定于外腔8上的螺帽3,在压块底部4与外腔8内侧间设有定位销10,在螺帽3与传感器导线相应处设有第三个多孔陶瓷管2。本发明防止带压密封容器两侧的流体介质沿传感器导线或控制器导线外表面发生渗漏,不仅能够应用于单传感器或控制器导线,而且能够应用于多个传感器或控制器导线。

    一种超细微颗粒物取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47981C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410013107.6

    申请日:2004-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超细微颗粒物取样装置,其管头位于取样管的上端,外层套管套在取样管外,管层之间设有用于冷却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的管口位于取样管的下端部,出水管的管口位于取样管的上端部,外层套管与取样管之间设有二根稀释气管,其出气口对称位于管头上;管头、取样管和外层套管形成的腔体为密封状。本发明对高温烟气进行稀释,以保证有效提取样品,并阻止所取样品在取样管内发生反应,保证反应时间的精确性,同时降低取样器头部温度,保护取样装置。并设置冷却水路,以降低取样装置的温度,避免高温受损。本发明特别适合于高温环境下(如各种燃烧装置、冶金炉、工业窑炉等)的超细微颗粒物取样。

    一种气固燃料能同时燃烧的无焰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1197132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88720.3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焰燃烧器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气固燃料能同时燃烧的无焰燃烧器,所述无焰燃烧器包括气体燃烧喷嘴、固体燃烧喷嘴及燃烧室,一个所述固体燃烧喷嘴及两个所述气体燃烧喷嘴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壁上;所述固体燃烧喷嘴包括固体燃料通道、突扩腔体、第一氧化剂管道、再循环烟气管道及中心钝体,两个所述突扩腔体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氧化剂管道相背的两侧;两个所述再循环氧气管道分别与两个所述突扩腔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固体燃料通道呈Y字形,其一端分为二分别与两个所述突扩腔体相连通;两个所述突扩腔体远离所述固体燃料通道的一端前分别悬挂一个所述中心钝体。所述无焰燃烧器的结构简单,且效率较高。

    一种用于半焦类难燃燃料的无焰燃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2552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667707.0

    申请日:2019-07-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焦燃烧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半焦类难燃燃料的无焰燃烧系统,该系统包括燃烧室、燃烧器、给粉装置和烟气处理装置,其中燃烧室被隔板分隔为内燃烧室和外环燃烧室,内燃烧室的下端设置有燃烧器,隔板的上端设置有切向导流出口,外环燃烧室的外壁设置有水冷管和烟气出口,其底端设置有返料斗;燃烧器包括同轴设置的一次风喷管、有焰二次风喷管、无焰二次风喷管和返料喷管,同时还包括伸入内燃烧室的点火组件;给粉装置与一次风喷管连接,用于为其提供燃料;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余热换热器和除尘器。本发明将燃烧过程和烟气利用过程进行分离,既能够保证内燃烧室进行无焰燃烧所需的高温环境,又能够实现烟气热量的有效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