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5077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17852.9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 , 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3B80/02 , F23J15/02 , F23L1/00 , F23L5/02 , F23L7/00 , F23L9/00 , F23L15/00 , F23L17/00 , F23N3/00 , F23N5/26 , B01D5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氧燃烧锅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含锅炉炉膛,设置于锅炉炉膛上的燃烧器,第一送风机,第一注氧器,第二注氧器,其中,所述锅炉炉膛的烟气出口与所述第一送风机、所述第一注氧器、所述第二注氧器和所述燃烧器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注氧器设置在靠近所述燃烧器的位置处。本发明所述系统和运行方法,解决了富氧燃烧系统中送风管路发生回火的技术问题,保证富氧燃烧系统的连续安全运行,实现最佳性能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42931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41497.8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幅提高MC-DCFC功率密度的阳极室、方法及电池,属于MC-DCFC领域。该阳极室中的电极组件可在耐热硬管内自由取放,包括取放棒、下部限位板、耐高温绝缘导线以及集电器;下部限位板固定于取放棒下端,且下部限位板的周缘与耐热硬管内壁间隙配合;集电器位于取放棒下方;耐高温绝缘导线一端连接集电器,另一端穿过下部限位板上的通孔以在使用时连接外部设备;下部限位板与耐热硬管下端围成用于盛放燃料粉末的空间,集电器位于该空间内;耐热硬管下端开设有流通孔,在使用时供熔融碳酸盐流入耐热硬管并与燃料粉末混合。本发明能保证煤/碳粉燃料和熔融电解质充分接触,提高反应速率,大幅提高MC-DCFC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952588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471759.9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化炉高温合成气激冷装置及方法,该激冷装置包括煤气化炉、激冷室和合成气导管,激冷室为由圆形、矩形或多边形截面沿着截面的法线方向运动形成的空间;激冷室的周界上布置多层喷头单元,每一层喷头单元包括:多个沿着周向切圆布置的喷头,当煤气化炉生成的合成气经合成气导管进入激冷室进行激冷时,所述喷头逆着合成气的运动方向喷入冷却介质使得所述冷却介质与所述合成气均匀混合。本发明采用多层多个沿着周向切圆布置的喷头逆着合成气的运动方向喷入冷却介质,以降低激冷边界对气化炉温的影响;逆着合成气的运动方向喷入冷却介质增加了混合强度,削减合成气的残余旋转动量,大大缩短气化炉激冷室出口导管的长度,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856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54065.1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 , 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富氧燃烧锅炉,包含炉膛,燃烧器,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和空气预热器。通过充分考虑炉膛容积热负荷、炉膛截面热负荷、受热面的烟气流速、水冷壁受热面积、燃烧器的高度比和喷口间距等锅炉特性参数,形成富氧燃烧锅炉的关键特征参数和结构构成,为大容量富氧燃烧锅炉的设计提供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5605562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994435.7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4 , Y02E20/348 , F23C7/00 , F23C9/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氧燃烧锅炉的烟气循环系统,其包括一次烟气循环系统,所述一次烟气循环系统包括锅炉(10)、预热器(20)、烟气处理装置(30)以及一次风循环管道(40),一次风循环管道中依次设有一次风风机(50)和磨煤机(60),该富氧燃烧锅炉的烟气循环系统还包括一次风循环支管(41),该一次风循环支管并联于一次风风机与磨煤机之间的一次风循环管道部分上,一次风循环支管也通过预热器;其中,一次烟气循环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一次风风机与磨煤机之间的一次风循环管道中的一次风注氧器(70)。该富氧燃烧锅炉的烟气循环系统中确定了注氧器的位置,实现了富氧燃烧锅炉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最佳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88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04926.5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3J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火电锅炉受热面结焦积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锅炉受热面贴壁吹入具有一定动量的流动气体,以在锅炉受热面贴壁流动而形成贴近受热面的气体边界层,从而改变原有气体边界层的速度和组成成分,避免熔融矿物质与受热面接触,使其不易附着在受热面上,实现对火电锅炉受热面结焦积灰的抑制;且气体边界层外可以根据需要增设气体保护层;气体的流动方向可以是竖直的、水平的、斜向下的或斜向上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止锅炉受热面结焦积灰的边界层气体发生装置。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以保证所形成气体边界层能够有效形成保护,而且,将净化后的含有大量CO2的烟气引回炉膛,还可抑制NOx生成,增加对流受热面的换热系数,控制受热面的腐蚀。
-
公开(公告)号:CN101055077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52202.0
申请日:2007-05-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煤粉粗细分离燃烧方法及其装置,属于煤粉燃烧技术领域,适用于煤粉燃烧锅炉。本发明方法包括:(1)分离步骤,将常规煤粉气流分离为细煤粉气流和粗煤粉气流;(2)引流燃烧步骤,将粗煤粉气流处于燃烧射流的中部;把细煤粉气流引到粗煤粉气流外部进行环绕燃烧,在粗煤粉气流周围形成稳定着火热源,以强化粗煤粉气流着火和稳燃。本发明的装置,主燃烧器前部装有旋风分离装置,旋风分离装置出口为双层圆形套管,双层圆形套管内管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主燃烧器外一次风圆管,双层圆形套管外管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主燃烧器内一次风圆管。本发明着火特性好,稳燃能力强,煤粉燃尽率高,NOx排放量低,负荷和煤种适应性强,实现了煤粉的高效低污染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0468261.6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限热载荷的耐火材料使用性能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非等温加热法对待测耐火材料加热,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加热过程中耐火材料的DSC曲线进行采集;S2、基于DSC曲线获取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参数,以对耐火材料使用性能进行评测;其中,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参数包括:耐火材料的极限温度Tmax、极限热载荷Qmax、平均热载荷 单位质量耐火材料的瞬时热流加速度q'和单位质量耐火材料的单位温度差下的平均热流加速度 这些参数除了考虑到表象温度,还从热量的角度来表征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能够准确表征热稳定性和抗热冲击性,并反映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可以简单快速准确的评测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856385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50537.X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01D5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固或气液分离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效低阻的气固或气液分离器及分离方法,其包括多个并排层叠的谐波曲面板,其中:两个相邻的谐波曲面板间形成分离通道,该分离通道包括前段的粗分离段和后段的细分离段,所述粗分离段的谐波曲率小于所述细分离段的谐波曲率,而幅值则相反,可迫使气固或气液两相流产生满足分离要求的曲率和幅值,且处于所述细分离段的谐波曲面板上开设有分离孔;所述谐波曲面板上安装有弹性谐振子。本发明设计的分离器能在同一弯曲流道实现粗细颗粒的分级分离,整个分离过程阻力小且稳定,分离效率高,并且能够适应更宽的气流速度范围,同时通过弹性谐振子可以周期性地自动清除被分离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707347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0860528.9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8/14 , H01M8/0202 , H01M4/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功率密度的熔融碳酸盐直接煤/碳燃料电池,包括电池体和对电池体加热的加热炉,所述电池体内安装有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包括阳极室,所述阳极室内插入有取放棒,阳极室上开有与电池体内腔电解质连通的流通孔,所述阳极室内填充有煤/碳燃料,所述煤/碳燃料内埋设有集电器,所述集电器通过耐高温绝缘导线引出;所述煤/碳燃料的成分至少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碳粉。本发明通过向阳极室中添加某种过渡金属氧化物,起到催化剂作用,有效促进了阳极的电氧化反应,提高了阳极性能,进而有效提高了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