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63712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53461.4
申请日:2017-10-1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摘要: 新型单井地热联合太阳能供暖系统,包括单井换热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泵系统、采暖用户、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第三循环泵、第四循环泵、第五循环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优点是,通过地热的储热能力和变负荷应变能力提高太阳能供暖时的稳定性,同时能在非采暖季将太阳能存储在地下,有效补充冬季采暖时地下的热亏损;非采暖季,通过多孔体系内水的自然对流,将注入水的热量有效的传递到远离井壁处,强化了井外岩石的换热,大幅提高了地热单井储热能力。采暖季,通过多孔体系内水的自然对流,将远处岩石的热量快速传导到金属井内,提高了单井采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67716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56360.8
申请日:2015-02-0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CPC分类号: Y02E60/14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适应形变容积相变蓄能器,设有筒状的保温外壁、封闭保温外壁两开口的保温底板与保温盖板,还包括有设于保温外壁内部的内壁和设于内壁内部的换热器,内壁与外壁间留有间隙,内壁包括有肋骨、螺纹连接件和壁面,肋骨是固定在壁面外侧面上或者内侧面的弹性连接棒,所述壁面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螺纹连接件数目比壁面多一个,相邻两个壁面通过螺纹连接件接合,并且保温底板和保温盖板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与内壁两端的壁面接合。本发明可以避免因工质相变时密度及体积变化引起的容器损坏或者损毁,同时可以保证蓄能容器内部工质高度不因密度变化而降低过多,从而保证换热器保持沉浸在工质中,提高换热效率和换热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7802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685328.1
申请日:2014-11-2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2F1/14
CPC分类号: Y02A20/141 , Y02A20/212 , Y02W10/33 , Y02W10/3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电耗聚光太阳能中高温压汽沸腾蒸馏系统,包括主机模块、发电模块、聚光加热模块、动力控制模块和压缩模块,主机模块包括蒸发器、电加热器和换热器,电加热器与动力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发电模块包括光伏发电模块,其与动力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聚光加热模块采用开放式循环管道结构与蒸发器连通以交换溶液,压缩模块包括由动力控制模块供电的压缩机、蒸汽管道和收集管道,蒸发器连接后压缩机,压缩机依次连通蒸汽管道、换热器和收集管道。本发明由太阳能以及风能提供运行全部能耗,使用跟踪型聚光集热器加热,及压汽蒸馏的高效制水途径,适用于偏远地区或者海岛等电力难以到达地区或者能源贫乏地区、季节性缺水、水污染地区或者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04961179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13615.4
申请日:2015-06-0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2F1/14
CPC分类号: Y02A20/128 , Y02A20/129 , Y02A20/142 , Y02A20/212 , Y02W10/3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间接吸热型太阳能平板一体式淡化装置,包括太阳能吸热层、M个蒸发层和M个冷凝层,M为至少两个以上,太阳能吸热层的背阳面与第一个蒸发层贴合后,蒸发层再与冷凝层依次间隔贴合设置,蒸发层内部各设有至少两个以上敞口的蓄水槽,相邻蓄水槽间设有导流部,通过导流部将蓄水槽多余溶液输送到下一层蓄水槽,冷凝层是用以冷凝水蒸气的空腔,各蒸发层顶部的蓄水槽接入有溶液进入口,底部有浓溶液出口,冷凝层的底部有淡水采集出口。本发明太阳能光热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好,寿命长,利用部分冷凝潜热;蒸发面积大;清理维护便利,不会因涂层覆盖、污染或者固体结晶等因素降低产品性能,消除了生物污染、污泥覆盖及盐体结晶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47802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85328.1
申请日:2014-11-2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2F1/14
CPC分类号: Y02A20/141 , Y02A20/212 , Y02W10/33 , Y02W10/37 , C02F1/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电耗聚光太阳能中高温压汽沸腾蒸馏系统,包括主机模块、发电模块、聚光加热模块、动力控制模块和压缩模块,主机模块包括蒸发器、电加热器和换热器,电加热器与动力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发电模块包括光伏发电模块,其与动力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聚光加热模块采用开放式循环管道结构与蒸发器连通以交换溶液,压缩模块包括由动力控制模块供电的压缩机、蒸汽管道和收集管道,蒸发器连接后压缩机,压缩机依次连通蒸汽管道、换热器和收集管道。本发明由太阳能以及风能提供运行全部能耗,使用跟踪型聚光集热器加热,及压汽蒸馏的高效制水途径,适用于偏远地区或者海岛等电力难以到达地区或者能源贫乏地区、季节性缺水、水污染地区或者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04090584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184587.6
申请日:2014-05-0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5D3/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维错位太阳能跟踪系统,其包括光敏跟踪组件和控制系统,所述光敏跟踪组件包括光敏元件、遮光板、防护罩以及底座和跟踪电路板,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板,遮光板为通过焊接或拉伸或扭曲形成的错位遮光板结构,错位遮光板结构包括第一遮光板以及至少一第二遮光板,所述第一遮光板垂直于跟踪电路板,第二遮光板与第一遮光板之间存在夹角,所述夹角不大于第一遮光板的跟踪精度,且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的底面中线的连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两侧的跟踪电路板上均设置至少一对对称分布的用于对太阳能入射光进行数据采集的光敏元件。本发明可提供太阳能跟踪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065208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51142.5
申请日:2014-06-0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有机工质冷却的发电机,膨胀机和发电机同轴,立式安装,并且通过法兰连接在一起,发电机连接在膨胀机下方,发电机膨胀机之间设有迷宫密封。发电机采用有机工质直接冷却,冷却系统采用溢流式结构,结构简单紧凑,冷却效果好,发电机体积小。定子铁芯两侧分别设有定子外挡液板和内挡液板以及防溅出板并形成溢流结构。发电机定子铁芯与机壳之间形成了液体冷却工质流动的环形通道,气化后的有机工质通过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气隙冷却定子和转子。采用气体冷却转子时,由于气体形成的阻力小,不会影响转子的工作效率,系统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058298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22651.6
申请日:2013-01-2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2F1/04 , F25B27/00 , F25B41/00 , F01D15/08 , C02F103/08
CPC分类号: Y02A20/1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品位热源驱动的海水淡化及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朗肯动力循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及增湿-去湿海水淡化三个子系统。系统利用有机朗肯动力循环驱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制取冷冻水,对增湿-去湿海水淡化子系统的实施冷冻水喷淋冷凝以生产温度较低的(冷)淡水,所产的部分冷淡水由水泵先输送至用冷末端供冷,随后被海水废料余热加热成热水供生活使用。此外,有机朗肯动力循环和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冷凝器排热被用于预热进料海水。本系统有效地实现了对热能和冷能的梯级利用,具有适应性好、淡水产率高以及能源利用效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384048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05623.9
申请日:2011-07-2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CPC分类号: Y02A20/144 , Y02E10/38 , Y02E10/4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温差太阳能和海洋能联合发电系统,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太阳池、闪蒸器、低温汽轮机、第一发电机、蓄热锅炉、高温汽轮机、第二发电机;还包括与所述低温汽轮机连接的第一冷凝器、与所述高温汽轮机连接的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具有同一冷凝水来源。本系统通过添加蓄热锅炉将用电低谷时产生的富余电力转换为高温热能储存,在用电高峰时期将高温热能转化为电能进行使用,减少了蓄电器的需求,成本降低,稳定性增强,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同时可以进行制淡、制冷、养殖等方面的综合利用,在满足生产、生活和海防需要的同时,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15580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102744.0
申请日:2011-04-2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CPC分类号: Y02E10/4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管,包括玻璃套管、金属吸热管、封头、保温管、O型密封圈、透明绝热材料以及选择性吸收涂层。金属吸热管同心安装在玻璃套管内,玻璃套管端部的外环设有封头,所述的封头一端通过保温管与金属吸热管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O型密封圈与玻璃套管相连,并能实现小位移滑动,所述的玻璃套管和金属吸热管及封头形成密闭空腔,其内部填装有透明绝热材料,用以降低金属吸热管高温表面和环境之间的热损,所述的金属管外表面涂覆有选择性吸收涂层。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的太阳集热管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且性能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