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LCC-HVDC系统的合闸涌流抑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2979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97542.4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LCC‑HVDC系统的合闸涌流抑制方法、系统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CLCC‑HVDC系统仿真模型;确定交流滤波器的类型及配置,投入CLCC‑HVDC系统仿真模型中,构建交流滤波器仿真模型,在随机合闸和选相合闸的情况下,分析得到最佳的合闸方式;在交流滤波器仿真模型中加入最佳的合闸方式,将断路器在并联不同阻值的合闸电阻和不并联合闸电阻的情况下,投入滤波器仿真模型中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最佳的合闸电阻;将最佳的合闸电阻加入CLCC‑HVDC系统仿真模型中,对比分析不同合闸相角时的合闸涌流,得到最佳的合闸相角;将最佳的合闸方式、合闸电阻和合闸相角应用到CLCC‑HVDC系统中,抑制合闸涌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更好的抑制合闸涌流,维护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电动汽车调控及变压器寿命优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13165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892264.1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调控及变压器寿命优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以电网负荷峰谷方差最小、电动汽车充电费用最低和变压器寿命损失最低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以电动汽车SOC和充电电价作为约束条件;步骤S2:读取电价矩阵和电动汽车数据;步骤S3:设置全局参数,并基于设置的全局参数初始化种群;步骤S4:对形成的初始种群进行快速非支配排序分层和拥挤度计算;步骤S5:确定种群中最优解和最劣解;步骤S6:按照位置更新策略修正个体;步骤S7:重新进行非支配排序并计算拥挤度;步骤S8: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进化次数,若不满足则并返回步骤S5,若满足则输出解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率高等优点。

    一种主动换相的混合式换流器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24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485870.9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式换流器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该拓扑结构包括:三相六桥臂电路、上桥臂辅助阀、下桥臂辅助阀及可控开关单元,上桥臂辅助阀和下桥臂辅助阀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每相上桥臂的晶闸管阀阴极端和每相下桥臂的晶闸管阀阳极端;可控开关单元包括选择模块和可控关断模块,选择模块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换流变压器的输出端,第二连接端连接可控关断模块的第一端,第一选择端连接上桥臂的晶闸管阀阳极端,第二选择端连接下桥臂的晶闸管阀阴极端,可控关断模块的第二端连接上桥臂辅助阀的阳极端及下桥臂辅助阀的阴极端。通过实施本发明,避免了换相失败的发生,保证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一种基于电压暂态扰动量的换相失败抑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826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97545.8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压暂态扰动量的换相失败抑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暂态电压在线监测装置获取高压直流系统的电压信号,得到电压暂态扰动量;根据高压直流系统的结构参数,搭建电磁暂态故障仿真模型,根据故障仿真结果设定电压暂态扰动量的触发阈值ΔUm_ref;实时监测交流母线电压,求取电压暂态扰动量的最大值ΔUm;根据电压暂态扰动量的最大值ΔUm与触发阈值ΔUm_ref的大小关系,调整换流阀的触发角度,使得高压直流系统正常换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换相失败事件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晶闸管与IGBT串联系统的性能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12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0849.9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闸管与IGBT串联系统的性能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其中,测试设备包括:组合波发生器,输出端连接至串联系统,其中,串联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晶闸管和IGBT模组;分压器,与串联系统并联;电流传感器与串联系统串联;示波器,输入端分别与分压器的输出端,以及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IGBT触发器,输入端连接分压器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IGBT模组的信号输入端控制IGBT模组的通断;组合波发生器被配置为:当IGBT模组断开时产生并向串联系统发送冲击电压信号,当IGBT模组导通时产生并向串联系统发送冲击电流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以缩小体积以及简化后续信号处理等优点。

    一种强迫换相的新型LCC换流器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80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1076284.3

    申请日:2022-09-05

    Abstract: 一种强迫换相的新型LCC换流器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用于提高LCC‑HVDC系统的换相失败免疫能力,其特征为:所述新型LCC换流器拓扑结构包括六脉动晶闸管换流阀和六个半控型LC振荡模块M1‑M6;其中,六脉动晶闸管换流阀的每个阀臂均与一个半控型LC振荡模块相并联。相比于现有的在LCC换流器阀臂中串联辅助换相模块的方案,本发明是在LCC换流器阀臂两端并联半控型LC振荡模块,无需改变LCC换流器原有的电气接线,改造更加容易且成本更低,适用于现有的LCC‑HVDC工程改造。

    一种换流变网侧套管传感器的抗振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078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1542115.X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流变网侧套管传感器的抗振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将第一传感器安装在换流变网侧套管的末屏,将第二传感器安装在换流变网侧套管的取油口处;通过升高座将安装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换流变网侧套管固定在振动台上,并设置振动台在单个振动周期内的扫频模式和驻留模式;在振动台按照设置的扫频模式和驻留模式完成预设振动周期的振动后,检测第一传感器和末屏的连接处是否松动,检测第二传感器和取油口的连接处是否漏油;根据第一传感器和末屏的连接处是否松动的检测结果,确定第一传感器的抗振性能;根据第二传感器和取油口的连接处是否漏油的检测结果,确定第二传感器的抗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