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复合制备锂离子电池碳硅负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5049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31092.7

    申请日:2019-03-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复合制备锂离子电池碳硅负极材料的方法,通过以氧化石墨烯为碳源,采取氧化石墨烯与硅纳米粒子机械搅拌的方式,得到悬浮液;悬浮液中加入抗坏血酸并搅拌均匀,升温至50-80℃,抗坏血酸将氧化石墨烯还原,与其包覆的硅纳米粒子一起析出经水洗、烘干得到产物。本专利的硅纳米粒子与石墨烯复合的负极材料不仅可以克服硅基负极材料体积膨胀严重的缺陷,更可以发挥石墨烯优异的电学、热学以及介观结构特性,在实现高的能量密度的同时,实现良好的充放电性能以及循环性能,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关键材料。同时氧化石墨烯水溶性好,制备过程水溶液体系,还原剂无毒无害,成本低,达到整个还原过程能耗低,反应后处理工序简单。

    表面处理的金属及其表面处理方法与金属树脂复合体

    公开(公告)号:CN106217754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610652464.X

    申请日:2016-08-09

    申请人: 南京大学

    IPC分类号: B29C45/14 B29C45/17 C25D1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处理的金属及其表面处理方法与金属树脂复合体,从金属表面向其内部垂直延伸用于填充树脂的孔洞,该孔洞的任一位置可向外侧扩张或向内收缩,以形成孔径不等的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能够使得金属与树脂形成更好的纳米锚栓效应,可有效地提升金属和树脂复合体的连接强度;该金属采用多级阳极氧化法对其表面进行处理,高效环保可靠且重复性强;本发明的金属树脂复合体的树脂层与金属基材之间结合力好,具有极佳的拉伸剪切强度,树脂来源广泛,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解决了现有方法中次品率居高不下的难题。

    一种计算机中自动生成英文论文标题缩写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766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31975.2

    申请日:2017-09-15

    申请人: 南京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7/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中自动生成英文论文标题缩写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描述内容进行分析,得到各个词语的权重,即重要程度;根据各个词的权重,采用beamsearch的方法在整个缩写词空间中搜索候选缩写词,并得到缩写词的初步打分;对缩写词打分进行调整,得到最终的得分,并按从大到小排序。本发明对现有的缩写词生成方法进行改善和提高,能够避免对描述文本各部分平等处理的问题。同时,通过句法分析、语义分析、语言模型等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学习人们在创造缩写词的时候所考虑到的语言学相关知识,使形成缩写词的过程更具有解释性。

    预锂化锡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9373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316626.7

    申请日:2017-05-08

    申请人: 南京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锂化锡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SnCl4·5H2O晶体或者SnCl2溶于纯水中,加热得到第一混合液,冷却至室温;加入葡萄糖或者蔗糖,搅拌溶解后,加热得到第二混合液,冷却至室温;然后离心冻干,煅烧得到碳包覆二氧化锡纳米颗粒;将其与锂片组成原电池,进行原电池反应得到预锂化碳包覆二氧化锡纳米颗粒,即预锂化锡基负极材料。上述预锂化锡基负极材料可以直接与硫正极材料匹配形成锡硫锂离子全电池;本发明通过对锡基负极进行预锂化,避免了对正极材料的锂化过程,得到的锡硫锂离子全电池拥有着优异的循环性能、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以及高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超声波唇语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7817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06640.7

    申请日:2017-01-05

    申请人: 南京大学

    IPC分类号: G06F21/32 G06F21/31

    CPC分类号: G06F21/32 G06F21/31

    摘要: 一种基于超声波唇语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信号发射源发送超声波信号,信号接收源接收来自嘴部的反射信号;(2)对采集的反射信号进行唇语特征提取,提取的唇语特征包括一段唇语事件对应的频谱特征和用户动态的嘴唇轮廓特征;(3)根据步骤(2)中提取到的唇语特征对用户进行识别与认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无需额外硬件定制的基础上,利用超声波感知的能力获取身份认证的特征参数,部署成本低,拓展了超声波技术在移动终端的应用场景;利用用户在表达相同唇语事件时行为习惯的差异性,与生物学特征相结合,解决了现有面部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中的安全漏洞,能够达到高效的身份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