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25359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0285157.1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地下水回灌控制降水对环境影响的方法,包括:确定坑内降深设计值与保护设施的变形控制值;在基坑与保护设施间设置回灌井;采用数值软件模拟基坑开挖、降水和回灌的施工工序;根据坑内降深要求和保护设施变形控制值计算抽水流量和回灌流量阈值;布置检测元件,监测坑内外水位降深和保护设施变形;将变形测试结果输出到降水回灌自动控制系统并与变形控制值对比;控制系统通过对比分析,调整降水回灌流量。本发明将深基坑降水引起的环境变形由被动阻隔控制坑外水位降深设计变为主动回灌控制水位降深设计,根据紧邻深基坑被保护设施的变形控制要求主动进行环境变形调控,从而有效保护紧邻深基坑的被保护设施。
-
公开(公告)号:CN10898492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22395.1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墙后有限宽度土体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包括:确定设计所需土体、结构参数,完成基坑支护结构选型及各个剖面的初步设计方案;确定影响墙后土压力分布的临界土体宽度值(临界值),若墙后土体宽度小于等于临界值,则采用薄层单元法确定有限宽度土体的土压力荷载,反之则采用传统的三角形或梯形土压力荷载分布;在薄层单元法中,引入墙体位移与摩擦角发挥之间的关系,用以计算非极限土压力荷载;根据得到的土压力荷载,采用荷载结构分析法计算支护结构内力,完成支护结构设计。本发明可有效确定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为基坑工程在墙后有限土体宽度情况下提供更为经济的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64324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285164.1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施工中承压水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场地周边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及各土层参数;在流固耦合数值软件中建立承压水降水计算模型;按照降水工况模拟得出第一预测结果;采用一维固结理论计算得到第二预测结果;同一施工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预测结果除以所述第二预测结果,获得计算承压水降水引起地表沉降的分层总和法经验系数,根据得到的所述分层总和法经验系数,预测基坑施工中承压水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和确定承压水降水引起地表沉降的分层总和法经验系数,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和三维效应对分层总和法的影响,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基坑施工中承压水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194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71285.9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E02D17/04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传统的计算方法,没有考虑到滑降式伺服支撑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到的超挖和施工时间对围护结构的影响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滑降式伺服支撑作用下的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计算方法。提高围护结构设计可靠性,并预测施工各阶段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大小。为解决传统计算方法无法模拟滑降式伺服支撑对基坑变形的影响问题,本发明在计算过程中能分别考虑土体超挖或不超挖的工况,并采用“集中力+钢支撑”的模式来模拟可控伺服支撑,同时也考虑到了坑内土体抗力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更真实地反映出滑降式伺服钢支撑对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控制效果,为前期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提供可靠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18473.9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文体和水务工程管理中心 , 深圳市房屋安全和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 , 五洲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城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锋 , 杨威 , 高祥祥 , 周才文 , 郑岳雄 , 林希贤 , 章志成 , 藤松林 , 黄文恒 , 刘平 , 潘伟强 , 诸颖 , 颜枫 , 郭彦 , 李明广 , 王雄 , 顾沉颖 , 戴子枢 , 明艳丽 , 许清亮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Q10/0635 , G06Q50/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围护入岩工况的平台预警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基坑围护墙的实际测斜数据,记作数据组一;将基坑开挖的地质参数、工况参数和力学参数,输入弹性地基梁模型计算基坑开挖阶段围护墙测斜仿真数据,记作数据组二;通过围护墙测斜变形曲率计算整体围护墙的实际弯矩;通过围护墙的实际弯矩与截面极限弯矩计算围护墙弯矩安全余量,判断围护墙弯矩安全余量是否位于安全区间,若是,则基坑围护墙的变形处于正常状态,若否,则需发出警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围护墙弯矩分布和计算方法难以准确预测围护墙最大弯矩发生位置和大小的技术问题,可结合风险管控平台对基坑工程围护墙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259767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07369.6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降雨条件下伺服支撑系统对基坑变形控制效果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土层信息及基坑资料,观测的实际降雨量情况,场区地表入渗面积以及基坑防渗措施;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工程采取的防渗措施设置围护结构单元和地表的渗透性;按照伺服钢支撑系统在数值模型的相应位置设置自定义支撑单元;施加与实际降雨量对应的时间相关的降雨边界条件;对自定义支撑单元假设不同的伺服支撑轴力,并依次采用流固耦合模块模拟基坑开挖、渗流固结,最终确定降雨条件下伺服钢支撑系统对基坑变形的控制效果。本发明方法简单,便于推广,适用于降雨条件下的基坑变形控制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57311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10170432.5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墙土耦合的深基坑围护墙受力变形快速计算方法,充分考虑基坑开挖卸荷过程中墙土变形的耦合关系,具有计算效率高,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等优点。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建立弹性地基梁模型(采用弹性梁模拟地连墙、弹簧单元模拟支撑,土弹簧单元模拟坑内土体,土压力采用非极限土压力模型),并确定相关计算参数;(2)计算墙后土压力分布(首次计算可假定墙体变形为零);(3)求解地连墙受力平衡方程,得到对应的墙体变形;(4)判断前后两次计算的墙体变形误差是否收敛到设定值,若不满足要求,则重复第2至第4步直至误差收敛至设定值,得到墙体最终变形值;(5)基于墙体变形值计算墙体弯矩、剪力及墙后土压力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8643246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10285164.1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施工中承压水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场地周边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及各土层参数;在流固耦合数值软件中建立承压水降水计算模型;按照降水工况模拟得出第一预测结果;采用一维固结理论计算得到第二预测结果;同一施工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预测结果除以所述第二预测结果,获得计算承压水降水引起地表沉降的分层总和法经验系数,根据得到的所述分层总和法经验系数,预测基坑施工中承压水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和确定承压水降水引起地表沉降的分层总和法经验系数,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和三维效应对分层总和法的影响,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基坑施工中承压水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42535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285157.1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地下水回灌控制降水对环境影响的方法,包括:确定坑内降深设计值与保护设施的变形控制值;在基坑与保护设施间设置回灌井;采用数值软件模拟基坑开挖、降水和回灌的施工工序;根据坑内降深要求和保护设施变形控制值计算抽水流量和回灌流量阈值;布置检测元件,监测坑内外水位降深和保护设施变形;将变形测试结果输出到降水回灌自动控制系统并与变形控制值对比;控制系统通过对比分析,调整降水回灌流量。本发明将深基坑降水引起的环境变形由被动阻隔控制坑外水位降深设计变为主动回灌控制水位降深设计,根据紧邻深基坑被保护设施的变形控制要求主动进行环境变形调控,从而有效保护紧邻深基坑的被保护设施。
-
公开(公告)号:CN10805278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074706.0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以最大位移为控制目标的伺服钢支撑系统轴力确定方法,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实际工程,建立弹性地基梁模型,确定相关计算参数及最大位移控制要求;(2)建立伺服系统弹性地基梁的控制平衡方程;(3)确定调控支撑并修正对应的支撑刚度矩阵;(4)逐步增加调控轴力值,求解受力平衡方程得到对应墙体位移值;(5)计算墙体弯矩剪力及各支撑轴力值,判断各构件是否受力满足设计值。本发明基于伺服系统控制平衡方程,迭代计算判断轴力调控下各边界条件,提出了一套伺服支撑调控轴力的确定方法,可为设计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