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7972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13755.6
申请日:2014-11-3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感应吸脱附油页岩干馏瓦斯轻质油的回收工艺,其特点是:同时设置结构相同的第一同步循环罐和第二同步循环罐,每个罐内装入用于吸附瓦斯气中油蒸汽的碳纤维或石墨颗粒填料,每个罐上分别布置感应加热发生器,两个罐共用一个瓦斯冷凝器、轻质油储罐、感应加热控制器、瓦斯储气罐、冷却塔和循环泵,当第一同步循环罐吸附瓦斯油蒸汽时,第二同步循环罐进行感应加热脱附和再生碳纤维或石墨颗粒填料,当第一同步循环罐中填料吸附达到饱和时停止送入瓦斯气,此时第二同步循环罐启动吸附瓦斯油蒸汽,而第一同步循环罐开始进行感应加热脱附并同时再生碳纤维或石墨颗粒填料,重复交替进行,连续实现从干馏瓦斯气中回收轻质油。
-
公开(公告)号:CN102952558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462706.0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油页岩干燥、加热、炼油、半焦燃烧一体化工艺,其特点是:将破碎至≤15mm的油页岩经中温气体间接或直接换热干燥加热器加热干燥,与来自循环流化床燃烧炉燃烧产生的热灰渣一起送入固体热载体干馏反应器进行混合换热完成干馏炼油;来自循环流化床燃烧炉的高温烟气送入高温气体间接干馏反应器与油页岩换热实现固体燃料的干馏炼油;从固体热载体干馏反应器出来的油页岩半焦经半焦仓斗和高温气体间接干馏反应器排放的固体半焦都送入循环流化床燃烧炉内继续燃烧,同时从循环流化床燃烧炉排出的多余热灰渣通过冷渣器冷却排放送入建材厂。可完成油页岩燃料干燥、加热、炼油及半焦燃烧。亦可用于煤、油砂、废旧轮胎、石油焦、有机废料和生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3341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66443.1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高效储热与放热一体化装置与工艺,包括:储热反应物料仓、物料预热器、卧式沸腾床反应器、固体产物冷却器、储热固体产物料仓、旋风分离器、气体选择性分离膜、气体换热器、引风机、气体产物储罐、放热用阀门、送风机和储热用阀门。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流程合理,应用范围广,处理量大,系统集成度高,减少储热材料的磨损与粉化,提高反应器的热效率和系统的总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17368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92980.1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F03D1/06 , F03D80/40 , G06F30/17 , G06F113/06
Abstract: 一种贴片式风电机组叶片表面气膜防冰设计结构及方法,属于风电机技术领域,将风电机组叶片本体的叶尖指定部位截断后形成第一叶片子体和第二叶片子体;第一叶片子体的上端连接的气膜供气扁管上分布有气膜防冰‑旋涡发生组件;气膜防冰‑旋涡发生组件包括若干旋涡发生器卡接片,旋涡发生器卡接片之间设有气膜防冰喷气孔;气膜供气扁管靠近叶片加长段的一端连接有气膜供气转接管,气膜供气转接管的端部设有气膜供气管开孔;风电机组叶片本体内部的来自风电机组机舱内的热空气由襟翼通气孔射流至气膜供气管开孔,射流至气膜供气管开孔的热空气经气膜防冰喷气孔排出。本发明实施费用低;有效起到叶片除冰效果,确保寒冷环境下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8836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410072840.2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基于废旧风电机组叶片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传动摇杆的上端伸入至叶片本体的内部,传动摇杆的下端和活塞杆的一端铰接;空气压缩壳体的前端连接前端盖,后端连接后端盖;活塞头组件设置在空气压缩壳体的内部,伸入至空气压缩壳体内部的活塞杆的另外一端和活塞头组件连接;第一单向进气阀的出气端导通空气压缩壳体的内部;第二单向进气阀的出气端导通空气压缩壳体的内部;第一集气管路的集气口经前端盖连通空气压缩壳体的内部;第二集气管路的集气口经后端盖连通空气压缩壳体的内部;第一集气管路、第二集气管路的出气端连通压缩空气储罐。本发明成本低,延长叶片使用寿命,也可进行压缩空气制取,避免传统叶片处理导致的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7699264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95936.6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粉末页岩气固体混合干馏工艺,其特点是,包括:将干燥后处于环境温度的0-0.2 mm粉末页岩与温度为600-650℃热页岩灰分别送入反应室顶部进料管,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反应室混合,混合后的固体原料在反应室内与混合的页岩灰热载体以及高温烟气进行热量交换并快速上升至480-500℃进行干馏;反应室内分层交错排布的三角形截面布风管进一步增强粉末页岩与固体热载体的混合,同时将进风均匀分布在反应室不同高度来改善低风速下的温度分布,进而提高传热效率;在反应室顶端两侧的出风口加负压,布风室中进风速度取决于反应室内气体流动速度保持在0.05-0.2m/s范围内,干馏产物中的热页岩灰与半焦混合物通过底部出料口离开,油气与热烟气混合气体通过出风口收集。
-
公开(公告)号:CN10754122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996001.X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气固体混合加热式粉末状油页岩干馏装置,包括布风室外壳,反应室外壳,其特点是,在布风室外壳的中心位置置有反应室外壳,在反应室外壳内设有反应室,在反应室顶部设置的进料管和出风管均与反应室连通,反应室内壁上交叉设有若干个折流板,反应室下部设有出料口,反应室上平行交错设有若干个布风管,布风室外壳与反应室外壳之间的空腔为布风室,若干个布风管的两端均与布风室连通,在布风室外壳上设有与布风室连通的进风口。利用从布风室吸入的热烟气使热页岩灰与粉末状油页岩在反应室内进行热交换,解决了粉末状油页岩干馏问题,同时保证了粉末状油页岩干馏质量、提高了干馏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投入商业化生产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5295977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741243.5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新型气体热载体干馏和费托合成制油于一体的油页岩高效利用方法,将气体热载体干馏法、固体燃料气化和F‑T合成进行集成,利用固体燃料气化技术,将破碎后不能用于干馏的小颗粒油页岩与干馏产生的半焦送入气化炉进行气化,实现了小颗粒油页岩与半焦的高效清洁利用;气化炉中生成的气化合成气直接送入干馏炉为油页岩干馏过程提供热量;油页岩干馏过程中产生的热解气与气化合成混合气的一部分进入F‑T合成子系统制取柴油;一部分直接送入干馏炉,为油页岩干馏过程补充热量;剩下的混合合成气送入储气柜。本发明大幅度提升油页岩综合利用系统的液体燃料产量,同时实现一次能源的梯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388111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703623.5
申请日:2014-11-3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C10G5/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微波吸脱附油页岩干馏瓦斯轻质油的回收工艺,其特点是:同时设置结构相同的第一同步循环罐和第二同步循环罐,每个罐内装入用于吸附瓦斯气中油蒸汽的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填料,每个罐上分别布置微波加热发生器,将发射的微波送入罐内,两个罐共用一个间冷收油罐、轻质油储罐、微波加热控制器、瓦斯储气罐、冷却塔和循环泵,当第一同步循环罐吸附瓦斯油蒸汽时,第二同步循环罐进行微波加热脱附和再生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填料,当第一同步循环罐中填料吸附达到饱和时停止送入瓦斯气,此时第二同步循环罐启动吸附瓦斯油蒸汽,而第一同步循环罐开始进行微波加热脱附并同时再生活填料,重复交替进行,连续实现从干馏瓦斯气中回收轻质油。
-
公开(公告)号:CN10449807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43181.4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热管加热式油页岩干馏瓦斯气工艺,其特点是,包括的内容有:循环瓦斯气升温流程、高温烟气降温流程、积炭的处理和积灰的处理,循环瓦斯气升温流程由交替切换的第一循环瓦斯气升温流程或第二循环瓦斯气升温流程,将热处理的高温循环瓦斯送入干馏炉;高温烟气降温流程由交替切换的第一高温烟气降温流程或第二高温烟气降温流程,将燃烧炉的高温烟气经降温处理的烟气排入排烟系统;并能够交替切换对高温热管加热器进行积炭和积灰处理,具有工艺流程合理,便于操作,故障率低,油页岩干馏效率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