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储能电站系统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7615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77897.9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储能电站系统。该系统中电解水制氢系统、发电系统、制氢辅助系统、热回收系统、散热系统、制冷系统、供/补水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储氢系统置于同一车间,且车间采用防爆屋顶;电解水制氢系统采用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制氢系统的电能输入为光伏发电系统和市电的并网母线;储氢系统与发电系统连接;发电系统用于根据氢气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通过逆变升压装置并入母线;储氢系统和电解水制氢系统用防爆墙进行隔离;热回收系统、散热系统、制冷系统以及供/补水系统均与电解水制氢系统连接;控制系统分别与电解水制氢系统和发电系统连接。本发明能够减少氢储能电站系统的面积和成本,提高氢储能电站系统的安全性。

    一种气体渗氮用管式炉装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8146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66166.4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渗氮用管式炉装置系统,包括管式炉、中转储气罐、通气管道总成、中控系统,管式炉内底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喷嘴安装支架、网状加热元件一、导轨支架、载物架。通气管道总成包括进气管、储气罐出气管、排气管、泄气管、回气管。进气管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贯通至中转储气罐内;储气罐出气管一端贯穿至中转储气罐内,另一端贯穿管式炉底部;排气管下端安装在管式炉顶端,泄气管、回气管一端均连接在排气管上,回气管另一端贯通至中转储气罐内。本发明气体渗氮用管式炉装置系统,结构紧凑,管式炉的尾气和余热利用率高,炉内温度控制方便,均匀性好,炉内气体流通效率高,渗氮气氛控制方便,渗氮效果好,质量稳定。

    一种电缆绝缘层厚度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19913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1355241.4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绝缘层厚度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设备。该检测方法通过获取电缆切面的拍摄图像,然后对拍摄图像预处理,提取出拍摄图像中的电缆区域,并计算出电缆区域的圆心坐标以及半径,经过极坐标‑世界坐标的转换,以及子带投影,形成与每条子带相对应的响应曲线,并计算出所述响应曲线的T步长梯度,从而将复杂的分割问题转变为边缘检测问题,最终计算得到电缆的绝缘层的最小厚度、平均厚度以及离心率。该检测方法可以直接电缆切面进行直接测量,而不需要额外的顶芯和薄片切割操作,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流程繁琐的弊端,从而实现能够在现场快速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