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981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45318.0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00 , G06F30/18 , G06F111/08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案的可靠性增量计算方法,属于配电网扩展规划技术领域,包括将系统可靠性指标分为非序贯可靠性指标和序贯可靠性指标;对于非序贯可靠性指标,将扩展规划方案的可靠性指标分为现有配电网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指标增量,同时对系统状态进行筛选,挑选出对可靠性指标增量有影响的状态;对于序贯可靠性指标,将每个节点的元件进行分类,并筛选出对序贯可靠性指标产生影响的元件。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案的可靠性增量计算方法,通过非序贯可靠性指标,有效降低了需要分析的故障状态数量和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序贯可靠性指标,减少了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859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44757.5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6F18/241 , G06F18/23213 , G06N3/00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用电需求的县域特色负荷多维度分类聚合方法及系统,其包括:获取由日负荷曲线数据作为样本构成的数据集,采用基于分裂‑耦合的改进K‑means预分类聚合方法确定数据集的分类聚合数K值,并确定K个初始分类聚合中心;基于K个初始分类聚合中心进行蚁群分类聚合,并设定蚁群分类聚合的参数,进行蚁群分类聚合构造解空间,确定目标函数;选择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按概率进行局部搜索,更新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以及模拟退火的热度,迭代计算,输出最优解。本发明在面对用户负荷曲线分类聚合时具有较好的性能和有效性,能对特色负荷可调节能力进行评估;本发明应用于用电需求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7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26495.2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智能电网的建设改造方法,涉及电网建设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收集分布式智能电网及其相关联区域配电网的运行数据,基于运行数据构建一个全面且科学的特征指标体系,用于全面反映分布式智能电网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本发明通过收集分布式智能电网及其相关联区域配电网的运行数据,构建涵盖技术、经济、社会以及生态多个维度的特征指标体系,实现对分布式智能电网全面的评估和优化,采用综合评价与优化配置方法,确保了电网建设改造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制建设改造技术方案充分考虑了“源‑网‑荷‑储”联合运行需求和相关联区域配电网的需求与资源差异性,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21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28891.1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佳 , 张德广 , 柴林杰 , 李红军 , 马良 , 姜世公 , 李敬如 , 胡诗尧 , 李腾 , 程蓉 , 容春艳 , 高立坡 , 荆志朋 , 翟广心 , 王文宾 , 韩胜峰 , 申永鹏 , 郝军魁 , 王中亮 , 林榕 , 安佳坤
IPC: G06Q10/0639 ,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电单元集群划分评估指标计算方法及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了集群内功率互补程度指标,并提出了其计算方法,用单元集群内各条有联络关系的馈线的功率互补程度表示;建立了集群间功率互济能力指标,并提出了其计算方法,用优化运行前后由上级电网输送的总有功功率减少量表示。本方法提出了供电单元集群划分评估指标及指标计算方法,可以对新型城市配电系统供电单元集群划分结果进行评估,有利于充分考虑各组馈线出力匹配特性进行单元集群划分,提升城市配电网网架规划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78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062886.6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H02J3/00 , G06F30/18 , G06N3/126 , G06F111/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源中压架空配电网络分段优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包括:将待优化的配电网数据信息,结合配电网网架结构数据,生成基础网络拓扑图信息;基于基础网络拓扑图信息,设置待优化的线路支路参数和待优化的开关位置参数,并优化参数变量;根据优化后的参数变量及基础网络拓扑图信息,获取拟分段的线路支路信息,以将待优化开关接入拟分段的线路支路,形成待分析网络;根据待分析网络,计算接入拟分段的线路支路的全网内全部元件的停电损失风险,得到全网停电风险价值,若全网停电风险价值计算满足预设条件后,则输出接入拟分段的线路支路的分段支路和分段位置信息。本发明能提高中压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55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93803.3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宇尘 , 原凯 , 薛振宇 , 郭铭群 , 李敬如 , 罗金山 , 金强 , 杨露露 , 孙充勃 , 冯明灿 , 郑宇光 , 万志伟 , 丁雨頔 , 颜景娴 , 梁文茹 , 王婷婷
IPC: G06Q10/04 , H02J3/1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计及风光不确定的IES碳能协同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电‑氢‑碳协同调度模型和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描述综合能源系统电‑氢‑碳耦合关系和负荷需求响应收益需求;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控制模型,上层优化控制模型将综合能源系统运营商的年运营收益最大作为目标函数,下层优化控制模型将负荷聚合商目标收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综合采用区间线性规划与鲁棒优化,建立考虑风光不确定的综合能源系统鲁棒随机优化模型,并采用KKT条件和Big‑M法对双层优化控制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能够提高综合能源系统应对不确定性波动的适应性,并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9858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0099707.7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断路器开断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流过本直流断路器主支路的电流和本直流断路器所在直流母线电压;根据所述电流和电压,在确定出满足直流断路器预备控制条件时,执行主支路电流转换到转移支路操作;在确定出主支路电流成功转换到转移支路时,执行主支路机械开关分闸操作;在确定主支路机械开关分闸成功时,判定预设直流保护最长动作时刻到达前是否接收到直流保护发送的跳闸信号,若收到跳闸信号,则执行转移支路电流转换到耗能支路操作,若未收到跳闸信号,则执行直流断路器状态恢复操作。本发明能够在保证直流断路器选择性开断的前提下有效缩短故障清除时间,可以广泛应用于采用直流断路器的直流输电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62209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23374.8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负荷特性的并网型微电网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及系统,其包括:收集不同类型用户典型日负荷数据作为样本,确定不同类型用户典型日负荷特性曲线;根据微电网系统中的分布式能源和储能不同接入方式确定微电网的组网模式,并确定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建立基于负荷特性曲线分析的微电网系统容量配置模型,确定微电网系统能量调度策略;对微电网系统容量配置模型进行求解,根据能量调度结果针对不同类型负荷,得到分布式电源装机占最大负荷不同比例时的储能配置情况。本发明能促进新能源消纳及资源高效配置、促进配电网“源‑网‑荷”协同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持,助力配电网整体高效长久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69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1570775.9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系统用交流耗能装置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对新能源电场孤岛接入换流站的正极闭锁信号、负极闭锁信号、正极直流端口电压和负极直流端口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判断盈余功率问题的类型;根据确定的盈余功率问题类型,计算交流耗能装置的初始投入组数,并根据换流站的实际运行数据对初始投入组数进行动态调整,直至直流系统故障穿越成功。采用本发明的交流耗能装置调节方法能够根据其所在其换流站的电气量自动计算并调整交流耗能装置投入组数,解决了站外信息传送不准确导致的柔性直流系统故障穿越失败的问题;而且实现了柔性直流系统的低扰动故障穿越,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1336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373925.5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侧退役电池储能容量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建立考虑衰退特性的用户侧退役电池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的双层优化模型,并确定其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针对给定的配电网典型运行场景以及预先获取的配电系统及退役电池的相关参数,对建立的考虑衰退特性的用户侧退役电池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的双层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基于求解结果得到用户侧退役电池储能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充分考虑电池衰退特性提升用户侧储能经济性的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考虑衰退特性的用户侧退役电池储能容量优化配置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