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88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603565.X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接入配电网改造方案的确定方法,针对各电网节点,根据光伏并网的配变数据,判断待接入光伏接入后配变容量是否超容,筛选出可用接入节点,得到第一预选方案;基于配电网实际需求负荷,通过负荷指标体系对所述第一预选方案进行评价和筛选,得到第二预选方案;对所述第二预选方案进行关于光伏装机容量、最小负荷以及储能单价的敏感性分析,并确定可行方案;实现了光伏接入配电网改造方案的确定,以及再改造后配电网潮流的最优分配,有利于提高光伏能源在新型配电网中的消纳效率,同步实现了配电网网架的协调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6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58691.5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消纳率的分布式电源承载能力分析方法及终端,获取配电网现有网架结构,并对所述配电网现有网架结构中各层级的实际可消纳的分布式电源出力进行计算,得到所有分布式电源的消纳率;基于线路容量、线路电压和所述所有分布式电源的消纳率对线路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得到线路承载能力评估结果;基于变压器设备容量对变压器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得到变压器承载评估结果;基于线路承载能力评估结果和变压器承载评估结果对线路和变压器进行耦合评估,得到区域承载能力评估结果,使得分布式电源承载能力分析更加全面,从而在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情况下实现更准确和有效的承载能力评估,实现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最优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60147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66037.1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 H02J3/24 ,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8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网暂态稳定预防控制方法及终端,先基于深度前馈神经网络搭建微电网的暂态功角稳定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训练;然后将训练好的暂态功角稳定预测模型作为暂态稳定不等式约束嵌入暂态稳定预防控制模型,得到最终暂稳预防控制模型;最后通过最终暂稳预防控制模型对微电网进行暂态稳定预防控制。本发明利用深度前馈神经网络来处理暂态稳定预防控制方法中的暂态稳定约束部分,通过搭建和训练微电网的暂态功角稳定预测模型来大大减少暂态稳定约束部分的计算量,提高求解速度,从而大幅提升微电网暂态稳定预防控制的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9555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354464.2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用户均衡理论和充放电管理的智能充电站规划方法,包括步骤:基于Wardrop用户均衡理论建立含充电汽车和普通汽车的混合均衡模型以表征实际交通网的稳态车流;建立一种基于负荷转移矩阵的电动汽车慢充站充放电管理模型,实现用户充放电套利与平抑充电负荷的联合优化;建立以系统投资费用与运行等效费用等年值最低为优化目标的智能快、慢充站规划模型;对所述智能快、慢充站规划模型进行松弛处理,以将原模型转化为一个混合整数二阶锥问题并利用商业求解器求解。本发明能够实现充电站的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13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65091.4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8/23213 , G06F18/1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means++的深度嵌入聚类光荷场景生成方法,获取历史实际光荷数据并进行缺值填补,对缺值填补后的历史实际光荷数据中的异常数据进行检测处理;基于kmeans++对检测后的历史实际光荷数据进行初步聚类并计算聚类指标,使用堆栈编码器对历史实际光荷数据进行降维重构,提取降维得到的空间的数据特征并计算重构损失;使用kmeans++对数据特征进行聚类得到初始聚类中心以及聚类损失,从而根据重构损失和聚类损失建立损失函数并更新聚类结果;使用均值法计算聚类结果中各聚类场景的聚类中心,即典型光荷场景。因此,将特征提取过程与聚类过程相结合,提高计算速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聚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91487.2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效优化系统,包括前端连接有柜门的柜体和设置在柜体内部的能效优化设备,所述柜体的内部设有用于夹紧能效优化设备顶部和底部的内夹紧组件,所述内夹紧组件可沿柜体的深度方向滑动;所述柜体的后端竖设有墙壁固定架,所述墙壁固定架上设有用于夹紧柜体顶部和底部的外夹紧组件。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能效优化设备由一对夹紧板夹紧固定,同时利用夹紧板可沿柜体的深度方向移动,在检修时可将能效优化设备从柜体内局部拉出,便于进行检修;同时整个柜体夹紧在墙壁固定架上,再通过墙壁固定架安装到墙壁上,不仅安装牢固,而且装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84405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89016.8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源优化配置方法,建立主动配电网的无功电源配置规划层模型和无功电源配置运行层模型;将综合费用和碳排放最小确定为无功电源配置规划层模型的第一目标函数,并确定与其对应的第一约束条件;将运行费用最小确定为无功电源配置运行层模型的第二目标函数,并确定与其对应的第二约束条件;基于第一目标函数和第一约束条件对无功电源配置规划层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无功电源的选址定容,并基于第二目标函数和第二约束条件对无功电源配置运行层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电容器的出力、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出力以及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从而有效地实现主动配电网的无功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92993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1140132.3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和负荷时序特性的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分布式电源和负荷模型;步骤S2:构建网源双层规划模型,模型上层为规划层,以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对线路的改造、分布式电源和补偿电容的选型、选址和定容进行决策;模型下层为运行层,以年运行费用、快速电压稳定性和用户用电习惯满意度为目标,考虑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建立二者的时序模型,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需求响应和补偿电容投切;步骤S3:求解网源双层规划模型,得到主动配电网的最优调度方案。本发明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需求响应和补偿电容投切,优化配电网电压分布,提高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4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39837.1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可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测算方法。包括:明确待评估区域电网范围并测算分电压等级设备等效负载率最小值。从高到低电压等级次序,依次测算220千伏主变低压侧10千伏母线、110‑千伏主变、35千伏主变、10千伏线路、低压台区的分布式光伏最大可接入容量;区域电网可接入容量在分电压等级电网设备测算结果基础上,取各个电压层级设备均满足的原则取最小值作为区域电网可接入容量。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网可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的测算方法是开展区域配电网规划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基础,引导光伏有序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15442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97891.2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专家知识驱动的变压器重过载问题识别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110kV‑35kV变压器及其下级线路基础参数信息及运行信息;步骤S2:根据获取获取的设备信息为基础,计算变压器是否存在重过载;步骤S3:如变压器重过载,则以该变压器为依据对下级馈线负载情况作出判断;如下级馈线存在重过载情况,则负载率逐条改成50%,基于修改后的下级馈线负载率重新计算变压器负载情况;如果变压器负载计算结果为重过载,则判定为变压器容量不足,反之则为该馈线处于重载或过载;步骤S4:根据判断结果及预设边界条件进行判断,获取最优的变压器重过载解决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识别配电网变压器重过载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