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4255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0382098.7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空气源超级热泵及其提取热量的方法。该空气源超级热泵包括再生器、冷凝器、吸收器、换热器、能源塔、压缩机、循环泵、阀门及驱动热源;该空气源超级热泵是采用以空气能制取热水或冷水的热泵机组通过再生过程、吸收过程和压缩过程完成从空气中提取或者释放热量以实现大范围制热或者制冷的目的,单台制热量为1至30MW,并采用三种运行方式满足制热或制冷需求,该热泵在制热模式下无结霜问题,同时在运行过程中采用控制两台压缩机的压缩比调节热水和冷水的出口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57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1539312.1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高效超级热泵换热装置及换热方法;该换热装置由热汇入口、热汇出口、热源出口、热源入口、A换热器、B换热器、C换热器、D换热器、A压缩装置、B压缩装置、A转轴、B转轴、A通道开关、B通道开关、A阀门、B阀门、C阀门、D阀门、A驱动装置、B驱动装置、A循环工质和B循环工质构成,本发明根据热源和热汇的温度自行调节运行方式,以6种运行方式实现不同热源及热汇温度要求下低不可逆损失灵活高效换热,实现热源与热汇的大温差换热。
-
公开(公告)号:CN108592444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810116953.2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动热泵与吸收式热泵复合的换热机组,所述换热机组包括:电动热泵冷凝器、双侧相变换热器、吸收式热泵发生器、吸收式热泵冷凝器、吸收式热泵蒸发器和管路;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低品位余热废热回收场合,该换热机组采用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和电动热泵蒸发器合二为一的结构,可以大幅度的提升被加热介质的出口温度。相比只采用吸收式热泵的技术而言,解除了热泵流程和工质导致的自身最高出口温度限制;相比只采用电动热泵的技术而言,大幅度的减少了耗电量,显著的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该新型机组在节能环保领域具备一定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5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535067.7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大温升超级热泵换热装置及其换热方法。本发明提出的低温冷源与高温热源较大温差的热泵换热装置,由a压力提升器、a换热器、b压力提升器、b换热器、c换热器、d换热器、a调节器、b调节器、a驱动装置、b驱动装置、a阀门、b阀门、c阀门、d阀门、蒸汽压缩机、a循环泵、b循环泵、热汇入出口、叶片、热源入出口和传热管构成;本发明提取热源中热量以加热热汇,并根据热源与热汇负荷自动改变运行循环方式,保持高效运行,进而在大范围强负荷变工况下,主动调节循环过程。实现热源与热汇大温差换热并可根据运行负荷进行不同循环工况自适应调节;本发明实现超大温差(>100℃)的换热效果。
-
-
-
公开(公告)号:CN11033257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719351.0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热管热泵蓄热供热系统,所述供热系统包括:高温热管换热单元、中温热管换热单元、低温热管换热单元、预热器和工质控制器;水管依次通过增压泵和阀门连接高温热管换热单元的入口,高温热管换热单元通过阀门连接中温热管换热单元,中温热管换热单元通过阀门连接低温热管换热单元,低温热管换热单元的入口连接预热器,工质控制器通过线路连接高温热管换热单元、中温热管换热单元和低温热管换热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914612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696630.5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杨洋 , 李烨 , 蒲天骄 , 陈乃仕 , 范士雄 , 杨占勇 , 麻秀范 , 洪潇 , 卫泽晨 , 韩巍 , 王伟 , 刘幸蔚 , 李蕴 , 黄仁乐 , 贾东强 , 汪伟 , 王存平 , 孙健 , 王海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 G06Q10/06312 , G06Q10/0639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能源综合协调效果评价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预先建立的多能源综合协调效果多层级评价体系各同层级因素间的三角模糊数重要程度评判结果,计算评价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基于对评价体系中因素的打分结果,得到评价矩阵;根据权重和评价矩阵,计算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该方法和系统通过多能源综合协调效果多层级评价体系的三角模糊数重要程度评判结果计算该评价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基于该评价体系中因素的打分结果,得到评价矩阵,最终根据权重和评价矩阵,计算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能够从多能源协调优化效果出发,对多能源协调优化运行进行评价,可用于对能源互联网工程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805073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28266.1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驱动余热回收型吸收式热泵。该吸收式热泵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溶液换热器、吸收器和蒸发器组成,烟气首先进入发生器,在其流动过程中与发生器内的内降膜传热管接触释放热量,然后再进入蒸发器,与蒸发器内的内降膜传热管接触,再次放热后离开吸收式热泵。本发明的吸收式热泵采用烟气驱动并同时实现烟气余热回收,由于吸收式热泵的蒸发温度较低,能把烟气降低到更低的温度,进而提升各种产生烟气的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此外,吸收式热泵可以使烟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使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回收了水蒸气的冷凝热,产生的凝结水可以洗涤净化烟气,从而实现节能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双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74308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214844.5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电压水平不确定性影响弹性网回归分析方法,首先采用点估计法估计节点电压期望值,并利用期望值构造弹性网算法所需训练样本,通过对节点电压的弹性网回归分析,确定各不确定源中对各节点电压最具有影响力的主导影响源及其影响力度量,然后针对作用模式分析需求,由不确定源概率分布特性与节点电压回归方程构建节点‑不确定影响源相关矩阵,引入奇异值分解获得不确定源对各节点电压的作用模式与相应节点分类结果。本发明提出的弹性网回归分析方法可定量分析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波动负荷等不确定源对各节点电压的不确定影响与作用模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