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5845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710935830.7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熔盐电解用SiO2‑Gc/C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电极由包括二氧化硅、石墨添加剂与无定形碳的原料复合而成,其中石墨添加剂为表面包覆裂解碳的石墨,无定形碳分散在二氧化化硅和石墨添加剂之间。本发明的复合电极中引入的无定形碳及石墨表面包覆的裂解碳不仅增加了电极反应活性点,而且与电解生成的Si反应生成SiC阻止Si颗粒之间的连接、长大,因此起到减小Si颗粒粒度的作用;同时引入无定形碳和裂解碳以后电解产物中的SiC的量是可控的,即通过控制无定形碳和裂解碳的量来调节电解产物中SiC的量。原位裂解的碳包覆在石墨表面还起到增加石墨表面的粗糙度,增强石墨与二氧化硅的结合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65949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604753.8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13 , H01M4/62 , H01M4/13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固态电解质、低孔隙率的负极,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固态电解质、导电剂、粘合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负极活性材料和固态电解质按照粒度至少分为3级,再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来实现粒度级配;将粒度级配得到的材料与导电剂、粘合剂及有机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涂片并烘干;将烘干后的极片在常温下加压,压制成可用的电极。本发明通过向负极极片中添加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参与负极材料级配且通过冷压制备低孔隙率电极,并为低孔隙率负极提供锂离子通道的方法,能够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减少电解液的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89610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957251.3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IPC: G01N21/78 , G01N21/357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78 , G01N21/35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中SiO2、Si含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真空干燥后的试样a、b分别置于塑料容器中,试样a用盐酸和氢氟酸溶出其中的SiO2,试样b用硝酸和氢氟酸溶出其中的Si和SiO2,冷却后定容,随后进行过滤;取过滤后的清液,依次加入pH缓冲溶液、钼酸铵、还原剂,定容,得到处理后的待测溶液;(2)以去离子水为参比液,用分光光度计于810nm处测量溶液;(3)取不同浓度的标准SiO2溶液,按照上述操作步骤测量其吸光度,制作标准曲线;(4)根据标准曲线及计算公式,计算出硅碳复合材料中SiO2和Si的各自含量。本发明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准确的检测硅碳复合材料中SiO2、Si含量,以满足锂离子电池材料分析测试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6816598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856539.1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8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Si/SiC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由该材料制备的负极和电池。该复合材料由Si纳米材料和SiC纳米材料复合而成,其中SiC纳米材料的存在形式中至少含有SiC纳米线。其制备方法是:以硅氧化物/碳复合多孔块体材料与导电的阴极集流体复合作为阴极,设置阳极,置于包含金属化合物熔盐的电解质中,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施加电压,惰性气氛下,控制电解时间,在阴极制得Si/SiC复合材料。本发明的Si/SiC复合材料中的SiC纳米线与纳米Si材料相依而生,充分接触;其中的SiC纳米线由于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以缓解Si负极在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产生的内应力对电极结构的破坏,提高Si负极的力学性能,因而改善Si电极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8469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19503.3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4/625 , H01M4/62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Si/SiC/C复合材料和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负极和电池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和锂离子电池。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Si/SiC/C复合材料和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负极和电池,复合材料中的纳米Si和SiC均匀分散在石墨上和颗粒之间,制备方法是一种电化学方法,使用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很好的循环性能,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本发明中的Si/SiC/C复合材料包括石墨及分散在其表面和颗粒之间的纳米Si和纳米SiC,纳米SiC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0%。本发明还包括上述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及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749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967746.4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8 , H01M10/0525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B82Y30/0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纳米线,所述硅纳米线以二氧化硅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为原料,通过熔盐电解方法使得二氧化硅在金属催化作用下,电化学还原形成硅纳米线;同时,所述金属或由金属氧化物在熔盐电解过程中还原的金属,在熔盐高温下,与二氧化硅形成硅金属化合物,在外接电势的驱动下,加快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的过程,且硅金属化合物作为纳米线结构的生长核心,有利于制备结构可控、完美的纳米线,从而提高了纳米硅材料在电池应用中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3019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086189.0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 H01M4/587 , H01M4/62 , B82Y30/00 , B82Y40/00 , D01F8/08 , D01F1/10 , D01F8/10 , D01D5/00 , D01D5/34 , D04H1/728 , D04H1/438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了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纤维膜,包括多个纳米纤维丝,所述纳米纤维丝包括:芯层,所述芯层包括碳材料和银颗粒;壳层,所述壳层包括碳材料;所述壳层套设在所述芯层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碳材料选自碳颗粒和连续碳材料中的至少之一。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纤维膜,能够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30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1024709.0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其组成如式(I)所示:Li7+k‑i‑nNaiPjMkSlOmXn(I)。本发明通过Na、M(Sn、Si、Al、Ge)以及O的比例调整获得多种不同类型的固溶相结构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所获得的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可进一步实现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在全固态电池中的使用,提升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30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086189.0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 H01M4/587 , H01M4/62 , B82Y30/00 , B82Y40/00 , D01F8/08 , D01F1/10 , D01F8/10 , D01D5/00 , D01D5/34 , D04H1/728 , D04H1/438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了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纤维膜,包括多个纳米纤维丝,所述纳米纤维丝包括:芯层,所述芯层包括碳材料和银颗粒;壳层,所述壳层包括碳材料;所述壳层套设在所述芯层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碳材料选自碳颗粒和连续碳材料中的至少之一。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纤维膜,能够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588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38795.9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62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态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固态正极,包括: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和线状导电剂;所述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包括固态电解质以及附着于所述固态电解质表面的点状导电剂。本发明提供的固态正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固态电解质和点状导电剂混合,得到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S2、将所述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正极材料和线状导电剂混合、成型后,得到固态正极。本发明的固态正极,拥有完整的短程和长程三维导电网络,提高了固态正极的容量发挥和循环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