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831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491057.X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数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速加解密算法的隐私保护与存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原始数据;S2、构建至少两组数据池,将第一数据池分发至所述原始数据的持有端,将第二数据池分发至所述原始数据的存储端;S3、将所述原始数据以预设分片规则分片为多个子数据,构建关于所述子数据的第一数据序列;S4、将所述第一数据序列以预设切割规则分片为多个子序列;S5、存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所述子序列和所述子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池;S6、建立第一数据序列与所述子序列之间的第一索引集;S7、建立子序列与所述子数据之间的第二索引集;S8、将所述第一索引集和所述第二索引集经加密写入至所述子数据中,返回所述子数据至所述第一存储池;S9、备份存储所述子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池。本发明实现了数据的有效加密。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60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340228.9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数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硬件加速的高速数据传输与加密的方法及其装置,涉及数据传输与加密的技术领域,该方法不仅通过对数据包内相关信息的过滤和聚合,实现了数据状态数据集的生成和二次加密的智能判定,并通过特征提取进一步计算得出了数据包的历史能耗系数Mgxs;同时,对主硬件与待机硬件性能数据的分析计算,以及历史能耗系数Mgxs的抽取与分析,进一步增强了对总性能评估系数Zxnx的准确判断和分析。通过设置性能评估系数阈值K,该方法能够及时识别并判定当下总性能评估系数Zxnx是否出现异常,从而为后续的系统调整和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此外,结合历史能耗系数Mgxs和总性能评估系数Zxnx的比较分析,生成唤醒指数Hzzs。
-
公开(公告)号:CN11819560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456359.3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数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匿名交易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交易数据管理技术领域;通过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并确定密钥长度,以满足安全需求信息和算法特性信息的要求,对安全需求信息和加密算法信息进行特征提取,提取加密信息敏感程度和算法安全指数等特征;综合分析这些特征,评估加密方案对交易信息的保护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将交易信息划分为不同的加密级别,并实时优化加密方案,执行优化后的加密方案,对实时的网络负载异常程度和交易量偏差值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动态调整验证时间,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计算开销,保障交易信息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匿名交易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793898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119280.1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数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速加密算法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方法用于中间单元的部分,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来自第二单元的注册请求和第一交互响应;校验第一预设密钥占位符和第二预设密钥占位符,从密钥词典中生成对应所述第一预设密钥占位符和第二预设密钥占位符的第一注册密钥;生成第一注册值并向所述第一注册值的随机扩展占位符写入关于所述第一预设密钥占位符和第二预设密钥占位符的值;发送第一注册值至第二单元;接收来自第一单元的第一注册值,校验随机扩展占位符向第一单元发送第一注册密钥。本发明实现了中间单元参与的并发交互和加密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91057.X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数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速加解密算法的隐私保护与存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原始数据;S2、构建至少两组数据池,将第一数据池分发至所述原始数据的持有端,将第二数据池分发至所述原始数据的存储端;S3、将所述原始数据以预设分片规则分片为多个子数据,构建关于所述子数据的第一数据序列;S4、将所述第一数据序列以预设切割规则分片为多个子序列;S5、存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所述子序列和所述子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池;S6、建立第一数据序列与所述子序列之间的第一索引集;S7、建立子序列与所述子数据之间的第二索引集;S8、将所述第一索引集和所述第二索引集经加密写入至所述子数据中,返回所述子数据至所述第一存储池;S9、备份存储所述子数据至所述第二存储池。本发明实现了数据的有效加密。
-
公开(公告)号:CN118199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82909.1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数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靠远程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提供的方法包括:构建基于卫星通信网络中包括中继通信节点;构建中继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和校验通信节点;构建中继通信节点与校验通信节点之间的校验链路;获取由卫星通信设备经中继通信时的第一瑞利分布和第一泊松分布;发送与第一瑞利分布中的幅值分布相同的直射信号至卫星系统,卫星系统返回接收到的直射信号至校验通信节点备份;经校验链路发送模拟信号至校验节点,获得校验信号的衰变;循环执行至获得第N瑞利分布和第N泊松分布;确定卫星设备响应于任意通信节点的理论泊松分布;通过数据响应和理论值的误差确定问题中继通信节点和问题通信链路,以诊断卫星通信网络中的错误节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7978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83383.1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数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高速加密的卫星通信报文数据传输方法,包括采集大气温度数据构成气象数据序列,并将其划分为各个块;获取每个块中大气温度数据的波动程度,进而得到获取每个块的影响块个数;根据每个块的影响块个数,获取每个块的影响块;获取每个块对其每个影响块的影响程度,进而获取每个块的重要程度;获取每个块的每轮加密数据的混淆程度,得到每个块的每轮加密数据的混淆程度变化;根据每个块的每轮加密数据的混淆程度变化以及每个块的重要程度,获取每个块的每轮加密数据的优选程度,进而得到每个块的最优加密轮次并对每个块中的大气温度数据进行加密传输;本发明自适应最优加密轮次,提高了加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926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05254.0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数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到端卫星通信数据高速加密方法,包括:采集参考温度通信数据序列;根据参考温度通信数据序列得到参考温度通信数据段;根据参考温度通信数据段得到局部偏离程度以及局部偏离因子;根据局部偏离程度以及局部偏离因子得到局部加权偏移程度;根据局部加权偏移程得到正常参考温度通信数据;对正常参考温度通信数据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簇;根据聚类簇得到局部信息丰富程度;根据局部信息丰富程度内所含信息量大小的程度得到最优加密轮次;根据最优加密轮次对参考温度通信数据序列进行加密传输。本发明降低了数据加密的成本,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7978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83383.1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数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高速加密的卫星通信报文数据传输方法,包括采集大气温度数据构成气象数据序列,并将其划分为各个块;获取每个块中大气温度数据的波动程度,进而得到获取每个块的影响块个数;根据每个块的影响块个数,获取每个块的影响块;获取每个块对其每个影响块的影响程度,进而获取每个块的重要程度;获取每个块的每轮加密数据的混淆程度,得到每个块的每轮加密数据的混淆程度变化;根据每个块的每轮加密数据的混淆程度变化以及每个块的重要程度,获取每个块的每轮加密数据的优选程度,进而得到每个块的最优加密轮次并对每个块中的大气温度数据进行加密传输;本发明自适应最优加密轮次,提高了加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385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154543.4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数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速加密技术的多层次身份验证系统,录入及登录模块,被配置为录入初始数据并生成初始数据的唯一标识码,构建初始数据和唯一标识码的索引,根据索引生成管理账户;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由请求方发起的数据校验请求,响应并采集来自请求方提供的基本数据,且基本数据中至少包括唯一标识码;数据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校验初始数据并执行密钥调用;密钥存储模块,被配置为录入及登录模块对同一个管理账户进行一次验证通过后的响应更新密钥,同时被配置为存储密钥和将密钥分发至管理账户索引时的请求方;数据存储模块,被配置为备份并存储初始数据和基本数据。本发明实现了同一验证信息下的异源验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