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箱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038994U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20231320.4

    申请日:2012-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箱,该动力电池箱上安装有用于与电池仓在连接时对应锁止配合的推拉锁止装置,该推拉锁止装置包括导向装配于动力电池箱上的锁舌及沿动力电池箱抽拉方向活动装配的解锁头,在该解锁头中设有沿动力电池箱的抽拉方向延伸、供锁匙插入的锁孔,并在解锁头上设有用于与卡配到位后的锁匙止退配合的挡止件,在解锁头与锁舌之间还传动连接有在解锁头受到沿电池箱抽拉方向的外力驱动后带动所述锁舌沿导向方向移动的连杆机构。该动力电池箱解锁的施力方向与电池箱的抽取方向相同,从而可以在开锁的同时将电池箱抽出,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布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移动式充电机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366635U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23221417.4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充电机,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机,充电机上设有用于移动充电机的移动件,充电机上还设有固定部,固定部用于与固定设置在充电机放置位置的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以实现充电机与固定件的固定或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充电机在需要移位使用时,通过充电机上的移动件实现充电机的移动;通过充电机上的固定部与固定设置在充电机放置位置的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以当需要移动充电机时,将充电机的固定部与固定件脱离后通过充电机上的移动件移动充电机;当需要归还充电机时,通过充电机的固定部与固定设置在充电机放置位置的固定件固定,实现充电机的原位归还,避免充电机无序放置、胡乱放置情况的发生,便于管理充电机。

    活顶盖预制舱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804388U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20472684.5

    申请日:2015-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顶盖预制舱。活顶盖预制舱包括舱体及设置在舱体顶部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与舱体的顶部框架的外侧面平行的固定折边,所述折边上设有供螺纹紧固件穿过的固定孔,所述顶部框架上的外侧面上焊接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安装孔。由于设置了连接块,顶盖可以通过与连接块的固定实现与舱体的固定连接,而设置连接块能够增大与螺纹紧固件的配合面积,提高连接强度,并且连接时螺纹紧固件是横向布置,而舱体与顶盖之间的横向作用力较小,因此可以有效避免连接处在大的竖向力作用下变形,可靠性好。

    一种储能舱风道系统及使用该风道系统的储能舱

    公开(公告)号:CN204801496U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20426763.2

    申请日:2015-06-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储能舱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舱风道系统及使用该风道系统的储能舱。储能舱风道系统包括主风道和分支风道,主风道具有进风口和与分支风道连通的出风口,分支风道按照与主风道进风口的距离从远到近分为远端分支风道和近端分支风道,远端分支风道有至少一个,远端分支风道的横截面从靠近主风道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变小。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舱风道系统的分支风道按照与主风道进风口的距离从远到近分为远端分支风道和近端分支风道,并且远端分支风道的横截面从靠近主风道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变小,因此,可有助于保持远端分支风道内的风压,促使各分支风道的出风速度保持大致相同,保证储能设备的温控系统的性能和温控效果。

    一种电动汽车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969198U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20050985.X

    申请日:2020-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涉及新能源车辆技术领域。电动汽车包括车体,车体上安装有车端受电组件,车端受电组件包括安装在车体下侧的前端部和/或后端部的受电极板,受电极板具有正对朝向或倾斜朝向其所在端的方向的板面,且该板面构成在车体朝向受电极板所在端的方向移动时与对应设置的地端充电组件的充电极板导电接触的受电接触面。驾驶员控制车辆前进或后退至设定的位置即可,相比现有的充电方式,不必拉扯和拖拽充电线缆以及操作充电枪插入充电接口,省去了人工接触带电元件的操作,驾驶车辆主动与充电极板导电接触的充电方式,解决了现有充电方式中安全性低,操作不便的问题。

    一种充电桩及其桩体、门板

    公开(公告)号:CN221497697U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23237454.4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及其桩体、门板。充电桩包括桩体和门板,桩体包括桩体框架以及安装在桩体框架上的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上板体部分和下板体部分,上、下板体部分拼接固定在一起而在拼接部位形成桩体颜色分割线,上、下板体部分在拼接部位密封配合;门板包括上门板部分和下门板部分,上、下门板部分拼接固定在一起而在拼接部位形成门板颜色分割线,上、下门板部分在拼接部位密封配合;桩体颜色分割线与门板颜色分割线在桩体与门板连接部位对接。可对桩体的上下两部分、门板的上下两部分分别单独进行任意颜色的喷涂,使上下部分分层明显,也避免桩体及门板体积较大而导致喷涂保护困难的问题。

    一种手动弹簧操作机构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87343U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20590273.7

    申请日:2013-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弹簧操作机构,该手动弹簧操作机构中储能机构为手动储能机构,操作摆臂的转动行程内装配有用于在操作摆臂压动下向合闸摆臂的自由端传递压动力的合闸推杆、用于在操作摆臂压动下向分闸摆臂的自由端传递压动力的分闸推杆,分、合闸推杆处于操作摆臂的同侧上手动操作轴两侧的位置处,且分、合闸推杆沿各自的长度导向装配在机架上,分闸推杆和/或合闸推杆上止推装配有推杆复位弹簧。在使用过程中,分、合闸推杆能够在操作摆臂和分、合闸摆臂之间传递动力的作用,以使得分、合闸半轴之间的距离可适当增大,从而便于整个弹簧操作机构的布局组装,简化了弹簧操作机构的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