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16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01976.9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设备选型方法及计算机装置。该方法包括:S1、构建综合能源系统设备选型规划模型;所述设备选型规划模型的决策变量包括综合能源系统中不同类型的不同型号的设备的装机台数;所述设备选型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包括以综合能源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总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得到的目标函数;所述全生命周期内的总成本包括易损耗设备的更换成本;S2、对所述设备选型规划模型求解得到最优决策变量;S3、根据所述最优决策变量进行综合能源系统设备选型规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综合能源系统中设备的规划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4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60757.6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柔性负荷的预测方法和系统,属于负荷预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至少两个不同的负荷预测模型输出的负荷预测结果进行多模型融合后得到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负荷预测结果,负荷预测模型的输入均为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多维度数据、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和历史负荷数据。本发明至少将两种负荷预测模型输出的负荷预测结果进行多模型融合,通过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多维度数据、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历史负荷数据和深度学习的有机结合,能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负荷需求时获得更加精准和可靠的预测结果,以满足高精度预测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3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01686.3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节点电压调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低压配电网的电压调控方法及计算机设备。本发明的方法在中、低压配电网的节点电压存在越限时,判断配电网的无功资源是否匮乏;若无功资源匮乏,则以根据配电网的各供电台区的权重以及调控后各供电台区的电压偏移情况确定的系统电压质量得分最大为目标函数,确定电压调控策略并进行调控;供电台区的优先级越高,权重越大;若无功资源充足则将电压偏移量最大的节点作为分析节点,以配电网系统各节点总电压偏移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确定满足相应约束条件的电压调控策略并结合根据各节点注入有功和无功功率对分析节点的电压灵敏度选取的调控设备进行调控,直至各节点电压恢复正常。
-
公开(公告)号:CN118232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652002.X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储能和柔性负荷参与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区域电网运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区域电网需调节的功率值、调节方向以及各储能电站及柔性负荷参与功率调节的评价指标;根据各储能电站及柔性负荷的评价指标,计算各储能电站及柔性负荷的功率调节权重;根据各储能电站的功率调节权重,控制各个储能电站优先参与功率调节,若分配给储能电站功率调节量超出其最大调节能力时,根据各柔性负荷的功率调节权重,控制各个柔性负荷参与功率调节。该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控制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计算机指令。本发明提高了区域电网功率调节的可靠性,保证电网的安全、高效、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7622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01973.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能互补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及计算机装置。该方法包括:S1、构建多能互补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所述容量优化配置模型的决策变量包括多能互补系统中不同能源类型的装机容量;所述容量优化配置模型的目标函数包括以系统供电量和耗电量之间的差距最小构建得到的目标函数;S2、对所述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求解得到最优决策变量;S3、根据所述最优决策变量进行多能互补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忽略了供电平衡导致优化结果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5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63065.5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网群间及其与外电网联合调控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微电网调度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比较微网群内能源发电量与负荷用电量的大小,然后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按照设定优先级进行调控。设定优先级为群内调节优先于群间调节优先于外电网调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调控过程中过程复杂,计算量大的问题,以一种较为清晰、简便的运行控制策略实现了微网群间及其与外部电网的最优调度,可以减少传输能量损耗以及对外电网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952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29473.7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量预测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发电量预测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与预测时间段的气象参数相似的若干个历史时间段,并获取每个历史时间段所对应的光伏发电水平数据;2)确定步骤1)中所获取的光伏发电水平数据的分布情况;3)依据设置的置信度,确定所述光伏发电水平数据的置信区间;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光伏发电水平数据的置信区间和光伏开机容量,计算得到光伏发电量的置信区间,计算得到的光伏发电量置信区间为预测时间段光伏发电量预测的结果。本发明解决了光伏发电量预测精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45160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811197464.0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抑光伏功率波动的光储并网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光储混合微网系统的并网电压;2)当并网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时,判定处于正常并网模式,对DC/AC进行第一定电压控制,对光伏DC/DC进行MPPT控制,对电池DC/DC进行第一滤波平抑控制,对超级电容DC/DC进行热备控制;3)当并网电压低于第一设定值时,判定处于低电压并网模式,对DC/AC进行无功给定控制和限流控制,对光伏DC/DC进行限功率控制,对电池DC/DC进行热备控制,对超级电容DC/DC进行第二定电压控制。本发明对正常并网模式下和低电压并网模式下DC/AC、光伏DC/DC、电池DC/DC和超级电容DC/DC的精细化控制,有效地平抑了光储混合微网系统并网模式下的功率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917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11295538.0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集群调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集群系统及其调控方法。本发明通过分析配网内各台区分布式光伏的有功及无功调节能力,利用智能算法以网损最小为优化目标,向各台区分布最优有功分配计划以解决馈线有功功率反送越限问题;进而利用多台区无功调节能力和电压控制灵敏度调节台区分布式光伏无功以解决馈线电压越上限问题。所提调控策略可实现配电网中多台区分布式光伏动态集成聚合、协同管控,为分布式光伏资源在配电网中大规模便捷接入、灵活高效利用开拓新路径,有效保证了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943602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119912.5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流器开关频率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首先检测变流器的实际谐波含量,然后比较实际谐波含量与设定含量阈值的大小,当实际谐波含量大于设定含量阈值,且变流器是七段式控制方式时,控制提高变流器开关频率;当实际谐波含量小于或者等于设定含量阈值,且变流器的开关频率大于最低允许开关频率时,控制降低变流器开关频率。通过该控制方法能够在保证变流器能够并网稳定运行的情况下,根据并网点输出的谐波含量的变化情况,相应控制改变变流器的开关器件的工作方式和开关频率,保证变流器在全功率输出范围内,具有较小的谐波含量,实现在变流器全功率区间内的低谐波及高效率运行,提高变流器的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