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4712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1018042.9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9C5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材扩口装置,其中有固定组件,包括底板、固定板、管壳和管架;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管壳内部,包括行星轮件、万向轴件和加热件;扩张组件,设置于所述管壳内部,包括底杆、连接杆和顶杆。本发明通过外壳组件、缩放组件和限位组件之间的配合,能在为管材扩径的时候保持圆度不降低,同时操作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19422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8134.3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融合气象、日历特征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于待预测功率的电力设备,获取电力设备的预测参数,预测参数包括电力设备在预设周期内的电力数据、气象数据和日历数据;将预测参数输入训练好的负荷监测模型,以得到电力设备的功率预测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将气象和日历信息整合到负荷监测模型的输入数据的特征选取过程中,克服了现有NILM仅考虑电气数据特征的局限性,提高了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741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36578.8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丁超 , 邓松 , 张英 , 谈竹奎 , 张淮清 , 刘卫华 , 宋宏天 , 蒲曾鑫 , 黄宇 , 王保帅 , 樊磊 , 胡珊珊 , 刘喆 , 袁代龙 , 白洁 , 刘建刚 , 黎安俊 , 张俊玮 , 金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DH技术的激光稳频系统及其方法,包括依次设置的激光器、光隔离器、偏振片、电光调制器、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和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电光调制器依次连接有电光调制器驱动器、本地振荡器、混频器、低通滤波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和压电陶瓷,压电陶瓷用于调节激光器的腔长;第一偏振分光棱镜与混频器之间设置有误差信号采集子系统,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的射出端设置有强光路子系统;还包括S1‑S4的等步骤。本发明的激光稳频系统,通过腔内EIT效应和外加磁场的塞曼效应两部分共同作用,压缩了稳频后的激光线宽,提升了稳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发明在PDH稳频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窄了所稳激光的线宽,减小了激光损耗,提升了激光光束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65206.8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肖艳红 , 唐建林 , 胡厚鹏 , 钱斌 , 欧家祥 , 林伟斌 , 殷子皓 , 周密 , 朱灵子 , 林晓明 , 王立力 , 张帆 , 高正浩 , 孟杨 , 高芳萍 , 吴欣 , 张俊玮 , 黄宇 , 丁超 , 柏文健 , 邓钥丹 , 陈泽瑞 , 杨尚 , 李航峰 , 何沛林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N5/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多主体协同调度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先根据综合能源系统中包含的多个主体,构建对应的主体运行模型,根据纳什谈判博弈理论和各个主体运行模型,以各主体未合作时的运行效益数据作为各个主体的谈判破裂点数据,构建多主体谈判博弈模型,通过对博弈的求解,确定综合能源系统中各个主体的最优调度数据,通过在各主体的运行调度方式中融入不同主体在现实运行中的协同运行及收益分配因素,实现兼顾网内多主体协同互济及收益公平分配,从而维持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消纳能力的稳定,解决了现有综合能源系统针对多主体间协同运行的调度手段导致的系统能源消纳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91594.X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6F18/2413 , G06F18/2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侵入式负荷分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电力系统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待测设备的待测负荷特征,以及获取电力系统的已知设备集中的每个已知设备的已知负荷特征;基于待测负荷特征和已知负荷特征,在已知设备集中筛选出多个候选已知设备,并获取各候选已知设备对应的负荷距离权重;基于负荷距离权重和负荷聚类模型,获取待测设备对应的预测负荷类别;获取待测设备与预测负荷类别的余弦相似度,在余弦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预测负荷类别为待测设备对应的目标负荷类别。该方法,提高了非侵入式负荷分类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523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49992.5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4 , G06Q50/26 , G06F18/213 , G06F18/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提高监测精准度的生产企业碳排放计量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上述方法基于企业的总线有功功率和各负荷有功功率,确定多个模型预测结果集;确定各模型预测结果集对应的重抽样预测集合;根据各模型预测结果集和各重抽样预测集合,确定各模型预测结果集的融合预测值和融合预测修正值;根据各负荷的运行数据和最大运行年限,确定低维空间特征向量;根据低维空间特征向量中的融合预测修正值和历史直接碳排放量,确定各负荷对应的预测直接碳排放量,根据企业的总线有功功率和预设的间接碳排放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确定间接碳排放量,以确定企业的总碳排放量。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生产企业碳排放计量方法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2867.2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肖冬萍 , 丁超 , 张英 , 谈竹奎 , 张淮清 , 宋宏天 , 蒲曾鑫 , 黄宇 , 樊磊 , 刘喆 , 白洁 , 黎安俊 , 李波 , 肖艳红 , 胡厚鹏 , 张俊玮 , 吴宇豪 , 胡珊珊 , 王保帅 , 钱斌
IPC: G01R2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超表面的循环光路原子气室结构,包括原子气室,原子气室包括气室壁和腔室,腔室为真空环境,且腔室内填充有碱金属原子蒸气;腔室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一光学超表面结构和第二光学超表面结构;原子气室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探测光输入接口和耦合光输入接口;气室壁的内部设置有探测光路;探测光输入接口与腔室同轴设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化原子气室结构,减少了电场测量系统光学器件数量,降低了环境因素对测量的影响,提高了基于里德堡原子电场测量的便携性和实用性。本发明不依赖光学平台且不包含金属元件,不会使待测电场产生畸变,可直接作为电场测量探头放入待测电场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9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27724.7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Q50/26 , G06Q50/06 , G06F119/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电力数据的企业碳排放测算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主体在历史时段内各非用电设备的历史能源碳排放时序数据和各用电设备的历史电力时序数据;从历史能源碳排放时序数据和历史电力时序数据中学习获得非用电设备碳排放预测模型;结合目标电力数据和非用电设备碳排放预测模型,得到预定时段内各非用电设备分别对应的目标能源碳排放数据;根据目标电力数据获取在预定时段内各用电设备分别对应的目标电力碳排放数据,并结合目标电力碳排放数据和目标能源碳排放数据确定目标主体总碳排放数据。采用本方法能够高测算效率,并利用先进碳排理论,实现由设备级到企业级的碳排放测算,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427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83307.7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D5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带式油冷的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装置,包括壳体机构,其包括中框,所述中框两端内设置有隔板,且所述中框两端开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反应矩阵,所述反应矩阵由反应器构成;冷却机构,其包括滚筒,所述滚筒与反应器转动套接,且所述滚筒内壁与反应器外壁之间设置有导热片。该冷却机构完全基于现有的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装置结构特点而设计,无需对现有设备结构大幅度修改即可低成本完成改进,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还安全稳定,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设备的简易风冷散热无法保障设备在长时间、高负荷状态下运行安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18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57953.4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SF6设备中特征组分光谱吸收特性检测精度的方法,包括,在变压力和变温度条件下,测定SF6设备中特征组分的光谱吸收特性,建立温度和压力对吸光度影响的线性关系;通过线性关系对吸光度补偿,提高检测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精度。本发明通过线性关系实施对吸光度的补偿,保证装置在不同环境下都能维持高精度检测,为研制光学检测特征组分装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