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0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9421.6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瓦斯保护试验远程辅助控制装置、系统及方法,涉及变压器保护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在瓦斯继电器顶部盖壳上;触发单元,包括驱动件、螺杆和探针滑套,所述驱动件固定在第一支撑板顶部,所述螺杆与驱动件输出轴固定,所述探针滑套活动套接在螺杆外,并与所述支撑杆相对滑动,所述探针滑套底端与瓦斯继电器顶针接触,通过本装置实现了瓦斯保护试验由人力操作试验变自动操作试验,并且量化了瓦斯保护试验中轻、重瓦斯探针下探的动作区间,解决了人力试验的模糊性和盲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810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89973.3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D5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SF6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等离子体的SF6无害化降解方法及系统,包括,将SF6和反应气体输入反应室中,反应室中的热等离子炬产生的等离子体射流将SF6逐渐分解成原子,反应气体捕获释放的F原子生成HF,同时阻止SF6缔合反应,实现SF6降解,本发明通过等离子体射流将SF6分解,再由H2捕获释放的F原子生成HF,利用HF便于吸附清理的特性,有效的解决SF6降解率有限,降解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2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32494.1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何思阳 , 王怀元 , 禹海林 , 王帅 , 范俊秋 , 杨政校 , 袁龙 , 宁楠 , 何光禄 , 潘富祥 , 黄俊澄 , 金炬峰 , 张昌孜 , 赵世钦 , 杨成江 , 辜永龙 , 杨竣淇 , 闵鲟 , 赵鹏程 , 李金骏 , 荣尉凯 , 万宗旭 , 何子炜 , 吴金承 , 杜鑫 , 李毓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短路容量的电网电压稳定性解析与控制的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网电压稳定性分析技术领域,包括实时采集电网运行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数据;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动态评估结合多时间尺度分析,实时预测电网的短路容量;建立短路容量与电压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模型,分析电网电压稳定性性能;实时监测并进行预警,并根据预警进行控制。本发明有效提高了电网电压稳定性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优化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还增强了系统对电网状态变化的适应能力,显著改善了电网管理和稳定性分析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03498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111366500.3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力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安装板、主机显示器、振动信号采集耳蜗和声音信号采集耳蜗;所述主机显示器设置在安装板中央,安装板上位于主机显示器两侧开设通孔,振动信号采集耳蜗和声音信号采集耳蜗通过通孔卡接在安装板上并与设备连接,安装板背面设有磁板,本发明装置各结构独立设置,可快速吸附安装和拆卸,尤其是震动信号采集耳蜗和声音信号采集耳蜗的结构,实现快速安装的同时,提高信号采集质量和效率,为信号数据分析判断提供可靠依据,有效提高野外监测的实际操作性和监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8803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1451369.5
申请日:2022-11-2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禹海林 , 杨光彪 , 罗斌 , 赵世钦 , 何思阳 , 罗芳 , 刘昌宏 , 严博佳坭 , 陈雪 , 王科磊 , 喻尤平 , 虞列华 , 徐松 , 赵姝瑶 , 史纯清 , 莫可芝 , 周贵发 , 徐继林 , 杨光射 , 李华鹏 , 周西南 , 余万荣 , 侯志超 , 孟政武 , 高玉洪 , 沈祥
IPC: A63B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源外骨骼登杆脚扣,包括防护机构,其包括坐垫,设置于坐垫底部的第一活动关节,铰接于第一活动关节中间的外支撑杆,滑动连接于外支撑杆内部的内支撑杆,稳定机构,其包括固定设置于坐垫顶部的大腿束带和联络束带,以及设置于联络束带顶部的腰带,本发明能够在高空悬停作业时,将人体及作业总重量转移到无源外骨骼登杆受力腿的一侧的座垫上,从而将原脚扣登杆的脚掌所承受的压强改变为,由臀部承受,并通过主支撑杆将人体重量、作业重量直接传递并压迫在该侧脚扣上,替换原作业人员伸直腿部踩踏脚扣传递力量的方式,所产生的压力实现该侧脚扣倾斜扣紧电杆夹紧锁死,完成高空悬停。
-
公开(公告)号:CN11384466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1106554.6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巡线用的GaN三光吊舱稳定装置,包括一级减震器和二级减震器,一级减震器安装在吊舱基座与动载体之间,二级减震器安装在外俯仰框架和内俯仰框架之间;外俯仰框架两侧通过两个限位减震器二在倒立U型的外方位框架上,外方位框架上端通过限位减震器一连接在动载体下侧,内俯仰框架内上下侧通过两个限位减震器三连接到内方位框架外侧。本发明采用了多重减震装置进行组合减震,吊舱的基座通过一级隔振系统固定到无人机上,同时在内、外框架之间应用二级隔振系统再次减振,则内框架里面光电负载所受到得振动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这对三光吊舱装置在无人机飞行时稳定拍摄数据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542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11729.5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开关防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二次空开闭锁的接地保护系统,其包括系统主体,包括护罩模块、设置于护罩模块一侧的空气开关、与护罩模块连接的接地模块、与护罩模块连接的电感模块、与电感模块连接的处理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的指示模块,以及与处理模块连接的电源转换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使停电空开可靠接地,使作业范围具备封闭地线,防止二次回路反送电,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44257.9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何思阳 , 禹海林 , 何光禄 , 王帅 , 潘富祥 , 黄俊澄 , 金炬峰 , 张昌孜 , 赵世钦 , 谢扬华 , 杨竣淇 , 闵鲟 , 赵鹏程 , 王怀元 , 李金骏 , 荣尉凯 , 万宗旭 , 何子炜 , 吴金承
IPC: G01R31/08 , G06F18/23213 , G06N3/0464 ,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线路短路容量监控诊断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采集配电网线路数据,将配电网信息转化为线路拓扑图数据;将数据进行核对并归一化处理,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特征与目标变量的相关性;进行线路短路容量问题的定位和识别,通过诊断结果进行监控预警并制定调控策略。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将抽象复杂的电网数据结构化,增强了数据的可操作性和可分析性;通过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特征与目标变量的相关性,实现了数据特征之间关系的量化,从而提高了故障预测的准确性;通过结合了K均值聚类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分析工具,进行线路短路容量问题的定位和识别,提高了配电网线路故障处理的响应速度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9998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714836.9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气体红外光谱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光源发射,不同气体透过不同红外光源检测获得各自气体参数;所述光源经过滤光片后,进入气体池,在气体池中,不同气体通过不同波段的吸收后,照射入探测器形成第一组吸收波形;所述第一组吸收波形输入至调理电路进行二次放大,并经由多相锁频鉴相电路后进行波形分离,从而获取不同气体特征组分。本发明能够用于现场定量检测四种特征组分,能够高精度、高时效性的检测出多种气体参数,可为标准中量值确认提供支撑,检测装置具有较高稳定性,气体吸附性小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33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0110103.3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FD技术的GIS设备中SO2扩散特性确定方法,它包括:对SF6电气设备模型等比例建模;确定初始浓度对SO2扩散的影响;确定绝对压力对SO2扩散的影响;确定模型各个监测点SO2浓度变化情况;得出在同一压力不同初始浓度条件下,初始浓度越大,扩散达到均匀的时间越长;绝对压力越大SO2的扩散速率越大,SO2扩散至均匀所需要的时间越少;解决了现有技术尚无人研究特征分解物SO2在GIS设备中扩散特性,不能为进一步判断设备故障提供参考等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