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05151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03137456.5
申请日:2003-06-20
Applicant: 日本无公害电池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16 , H01M2/18 , H01M2/26 , H01M4/04 , H01M4/0402 , H01M4/0404 , H01M4/0419 , H01M4/043 , H01M4/0433 , H01M4/0435 , H01M4/0438 , H01M4/0492 , H01M4/32 , H01M4/50 , H01M4/521 , H01M4/661 , H01M4/74 , H01M4/742 , H01M10/0525 , H01M10/30 , H01M10/345 , H01M2004/021 , Y10T29/10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且在高率放电特性(大功率特性)及高可靠性等方面优异的电池,特别是Ni/MH电池。该电池通过:在预先进行过施加无数个超微细凹凸加工的镍箔上,形成无数个在前端没有尖的凹凸加工部的凹凸桥而三维化后的导电性电极基体用于正极或负极,与比现有更薄的聚烯烃系的隔膜组合,而得到。
-
公开(公告)号:CN1841831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68369.1
申请日:2006-03-3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2/22 , H01M2/26 , H01M4/742 , H01M4/808 , H01M10/0422 , Y10T29/49108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将隔膜配置到将基板的活性物质未充填部沿着极板的宽度方向压缩而形成的引片部的端部,也不会发生短路和与集电体的焊接不良,从而提高了信赖性的电池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是将如下的电极组与电解液一同收容在外装罐内的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极组是将在由发泡镍构成的电极基板(11a)的端部形成有活性物质未充填部的正极板(11)和负极板(12),夹隔隔膜(13)而相对配置形成的,该电池制造方法包括:电极组形成工序,在将隔膜(13)配置在正极板(11)与负极板(12)之间后,将它们卷绕成涡旋状来形成电极组;引片部形成工序,在电极组卷绕成涡旋状的状态下,压缩活性物质未充填部(11c)来形成引片部(11d);电极体形成工序,将正极集电体焊接到引片部(11d)上来形成电极体。
-
公开(公告)号:CN1266789C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03140058.2
申请日:2003-07-31
Applicant: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文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70 , H01M4/742 , H01M4/76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电极,该多孔电极包括一集电体及一电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集电体包括一基底及形成于该基底内的多个孔隙,该多个孔隙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该电极活性材料填充于该多个孔隙内。集电体内形成多个孔隙,使电极表面积增大,从而提高电池电容量及集电体集电性能;电极活性材料在多个孔隙内有序排列,有利于锂离子迁移;另外,该多个孔隙尺寸小,电极活性材料填充后不易与集电体脱离。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多孔电极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202582C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02140218.3
申请日:2002-06-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岩手东京线材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改善电池特性且经济性优异的二次电池用极板材料,其制法如下:对钢板进行冲孔、镀镍之后,进行在表面上设置突起物的压力加工,最好设计开裂部,成为三维结构体。
-
公开(公告)号:CN1162932C
公开(公告)日:2004-08-18
申请号:CN00124951.7
申请日:2000-09-2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用活性材料浆填充多孔金属材料(10),然后烘干并辊压成预定的厚度。辊压致使网状构架形成的空隙在辊压方向(图1(a)中的箭头方向)被拉伸,形成类似于有长轴的椭圆或变形椭圆的形状。随后,切割多孔金属材料,使形状类似于有长轴的椭圆或变形椭圆的空隙(12)的纵向与电极板的横向(垂直辊压方向的方向)重合。辊压处理致使在平行于图1(c)所示辊压方向的方向上以极小的间距形成数个压痕(14)。
-
公开(公告)号:CN1134852C
公开(公告)日:2004-01-14
申请号:CN99125272.1
申请日:1999-10-13
Applicant: 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 , H01M4/13 , H01M4/661 , H01M4/742 , H01M4/745 , H01M10/052 , H01M10/0565
Abstract: 提供一种锂(Li)聚合物电池。该锂聚合物电池包括:正极板,包括有多个开孔的正集电体和形成在正集电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负极板,包括呈箔形状的负集电体和形成在负集电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以及在正负极板之间用于使正负极板绝缘的隔板。
-
公开(公告)号:CN1268781A
公开(公告)日:2000-10-04
申请号:CN00103194.5
申请日:2000-03-2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42 , H01M4/242 , H01M4/32 , H01M4/36 , H01M4/362 , H01M4/661 , H01M10/28 , H01M2006/5094 , H01M2010/4292 , Y02E60/124
Abstract: 一种密闭型碱性蓄电池,在正极板的整个面介入隔板与负极板对向,同时规定负极板相对于正极板的放电容量比例在1.9以上,负极板面积相对于正极板面积的面积比例在1.4以下,进一步正极板的厚度在0.6mm以下。这种蓄电池是一种最优化正、负极板的容量比例、面积比例,平衡抑制氢气产生和提高氧气吸收,长寿命的碱性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258937A
公开(公告)日:2000-07-05
申请号:CN99126301.4
申请日:1999-12-15
Applicant: 东海铝箔株式会社
IPC: H01M4/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4 , H01M4/661 , H01M4/742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Y10T29/10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可充电电池,其可通过集成隔离体而获得,在正负电极之间包含一个聚合物和一个增塑剂,然后用电解质溶液替代增塑剂。正负电极设置有通过腐蚀金属箔衬底材料获得的集电器。本发明同样提供此集电器。根据本发明的聚合物可充电电池阻抗特性和负载特性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232576A
公开(公告)日:1999-10-20
申请号:CN97198550.2
申请日:1997-10-03
Applicant: 片山特殊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杉川裕文
Abstract: 一种电池电极用基板的制造方法,使薄壁金属薄板通过压花加工,施以挤压力,在其整个面上形成凹凸部;藉由对所述凹凸部进行的加工挤压力,在各个凹凸部顶点处开设孔穴,同时,在所述孔穴的周缘形成向外侧突出的毛口。所述电池电极用基板的结构是:层叠所述设有凹凸部的金属薄板,使邻接的下层凸部顶点处毛口与上层凹部顶点处毛口缠合成一体,通过凹凸部各顶点处的开孔,将活性物质填充于上下邻接的金属薄板之间的空隙中。
-
公开(公告)号:CN1201269A
公开(公告)日:1998-12-09
申请号:CN98106497.3
申请日:1998-04-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47 , H01M4/661 , H01M4/74 , H01M4/742 , H01M4/80 , H01M4/806 , H01M4/808
Abstract: 本发明改善了电极基板的集电性及活性物质的保留能力,揭示了具有良好充放电特性及寿命特性的碱性蓄电池。该电极由导电性芯材和与芯材两面连为一体的起毛的镍纤维形成的基板,以及填充在基板中的活性物质层组成;至少基板的镍纤维的端部埋在活性物质层中,并呈屈挠状或弯曲状,以保持活性物质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