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建筑结构积灰荷载无源监测评估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485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714173.0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建筑结构积灰荷载无源监测评估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监测单元、发射/接收装置和控制中心;该方法包括:根据控制命令获取工业建筑内结构积灰荷载数据;根据工业建筑内结构积灰荷载数据,分别计算构件、结构系统、监测单元对应的积灰荷载安全性评估强度储备比和积灰荷载使用性评估强度储备比,并进行等级评价;获取安全性等级评价结果和使用性等级评价结果,并根据预设规则获取结构系统的积灰荷载可靠性等级。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工业厂房中积灰荷载监测系统电池供电耐久性差等问题,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工业建筑结构积灰荷载无源监测评估方法,本发明更加客观准确,保证了评估方法的可靠性。

    一种钢结构厂房关键构件的变形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58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89059.7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厂房关键构件的变形监测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发射/接收装置和监测模块;该方法包括:针对厂房结构进行安全性、使用性和可靠性评估,依据结构可靠性鉴定评价结果,提取结构关键构件,确定结构变形监测的实施对象;选取优化算法,通过优化算法获取监测点位和数目的全局最优解,并按照全局最优解进行监测点位的布设;按照按预设频率发送控制命令,根据控制命令采集钢结构厂房关键构件的实时荷载数据,根据实时荷载数据,实时计算监测点位的相对坐标,进行有限单元法的结构受力变形模拟。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钢结构厂房关键构件变形监测系统中电池供电耐久性差等问题。

    一种碳纤维平行板索平面交汇节点构造及索撑连接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330924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766323.1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平行板索平面交汇节点构造,包括:碳纤维拉索(1)、拉索连接节点(2)和销轴(3),碳纤维拉索(1)与拉索连接节点(2)采用销轴(3)连接;碳纤维拉索(1)为多层平行的碳纤维板,碳纤维板所在平面与销轴(3)的轴线方向垂直;拉索连接节点(2)由碳纤维环箍(21)和劲性内芯(22)组成。本发明碳纤维拉索在节点处采用销轴连接可以使碳纤维拉索仅承受轴向拉力,不在节点处发生弯折和承受局部荷载;拉索两端销轴轴线方向与拉索碳纤维板所在平面垂直可以保证碳纤维板不承受平面内的弯矩和剪力;通过在节点外边缘设置碳纤维环箍改变节点的传力机理,同时金属内芯能够有效降低节点重量,提升结构效率。

    一种钢-混组合梁连接构造及设计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648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765606.4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梁连接构造及设计计算方法,该连接构造包括预制混凝土楼板、H型钢梁、后置钢筋架、后置贯穿纵筋以及后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楼板在连接侧的侧面开有纵向贯通槽和多个竖向贯通槽,在竖向贯通槽内伸出有连接钢筋,连接钢筋端部形成有弯钩;两侧的预制混凝土楼板拼接在H型钢梁上翼缘上;后置钢筋架居中设置在两侧楼板对接形成的竖向贯通槽内;后置贯穿纵筋从后置钢筋架和连接钢筋端部的弯钩中穿过;后浇混凝土浇筑在纵向贯通槽和多个竖向贯通槽中。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易开裂、施工效率低和耐久性差的技术问题,具有性能可靠、构造简单、便于工厂化生产现场拼接方便,施工效率高等优势。

    水泥基材料变形、湿度场、失水量综合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2676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1595740.0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水泥基材料变形、湿度场、失水量综合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用于测量水泥基材料变形、湿度场、失水速率、环境温湿度及风速。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位移测量系统、湿度测量系统、环境监测系统、质量测量系统、控制及分析系统和试验箱。所述位移测量系统、湿度测量系统、环境监测系统、质量监测系统和控制及分析系统均集成于试验箱中,所述试验箱具有减震、调平功能。本发明提供的测量装置测量方法简单、原理清晰、数据准确、方便携带、一机多用,可以同时测量三个试件,是进行水泥基材料湿度变形性能研究的综合试验平台,可供实验室进行科研试验,也可用于工程现场与工程结构进行同条件试验对比研究。

    一种非接触型阵列式分布光纤装置及其模拟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595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621148.3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型阵列式分布光纤装置,包括安装基座,安装基座包括减震底座和支撑装置,减震底座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上方沿其轴线直线阵列设置有多个连接缠绕点;还包括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感应光纤和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设备,感应光纤设置于两个间隔、平行、相对的安装基座之间,且依次设置于支撑装置上的各个连接缠绕点,呈连续的层状结构;感应光纤的一端与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设备电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装置的模拟监测方法;本申请能够有效解决非接触型阵列分布式光纤声波测试技术模拟监测的问题,构建建筑结构构件在断裂过程中的声纹信息数据库,为其应用于建筑结构构件的安全监测做准备。

    一种碳纤维平行板索平面交汇节点构造及索撑连接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330924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766323.1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平行板索平面交汇节点构造,包括:碳纤维拉索(1)、拉索连接节点(2)和销轴(3),碳纤维拉索(1)与拉索连接节点(2)采用销轴(3)连接;碳纤维拉索(1)为多层平行的碳纤维板,碳纤维板所在平面与销轴(3)的轴线方向垂直;拉索连接节点(2)由碳纤维环箍(21)和劲性内芯(22)组成。本发明碳纤维拉索在节点处采用销轴连接可以使碳纤维拉索仅承受轴向拉力,不在节点处发生弯折和承受局部荷载;拉索两端销轴轴线方向与拉索碳纤维板所在平面垂直可以保证碳纤维板不承受平面内的弯矩和剪力;通过在节点外边缘设置碳纤维环箍改变节点的传力机理,同时金属内芯能够有效降低节点重量,提升结构效率。

    一种非接触型阵列式分布光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132347U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23437749.7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型阵列式分布光纤装置,包括安装基座,安装基座包括减震底座和支撑装置,减震底座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上方沿其轴线直线阵列设置有多个连接缠绕点;还包括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感应光纤和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设备,感应光纤设置于两个间隔、平行、相对的安装基座之间,且依次设置于支撑装置上的各个连接缠绕点,呈连续的层状结构;感应光纤的一端与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设备电连接。本申请能够有效解决非接触型阵列分布式光纤声波测试技术模拟监测的问题,构建建筑结构构件在断裂过程中的声纹信息数据库,为其应用于建筑结构构件的安全监测做准备。

    抢险救灾集装箱及其形成的水上救援交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474455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970805.7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抢险救灾集装箱及其形成的水上救援交通系统,抢险救灾集装箱包括可变型箱体;可变型箱体包括顶板、前/后面板、侧面板和底板;前/后面板的数量为两块,且与顶板固定连接;侧面板的数量为两块,且通过电动铰链与顶板连接;底板与前/后面板和侧面板通过电动锁扣可拆卸连接;浮力机构安装在可变型箱体上;驱动机构安装在可变型箱体上,且用于驱动可变型箱体在水中运动;吸水膨胀材料置于可变型箱体的内部空腔;约束帆布两端分别与两块侧面板底端连接,底面与底板固定;约束帆布包裹吸水膨胀材料;水上救援交通系统包括多个上述的抢险救灾集装箱;多个可变型箱体在水面呈线性排列,且相邻两个可变型箱体的前/后面板相对。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抗压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180351U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23352904.5

    申请日:2021-12-29

    Inventor: 王晟 王彬 冯耘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抗压检测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腔顶端设置有输送线,所述输送线的顶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多个连接组件,每一个所述连接组件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检测盒,每一个所述检测盒的内腔两侧分别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固定箱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底端设置有挤压组件,所述固定框的内腔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检测盒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平衡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抗压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能进行批量测试,当检测需求量较大的时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检测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