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90972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811326765.9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电为主电网异步互联后调速器参数调整方法及系统,对全网进行分析并获得小干扰状态和大干扰状态;所述小干扰状态为阻尼水平最低的状态;所述大干扰状态为故障后振幅最大、阻尼水平最低的故障状态;根据负阻尼效应贡献情况对水电机组进行排序;优先对负阻尼效应贡献大或/和稳定的机组调整参数;将优化参数后的电网依次在小干扰状态和大干扰状态下运行并根据运行结果调整参数至电网在小干扰状态和大干扰状态下满足阻尼指标要求。本发明水电为主电网异步互联后调速器参数调整方法及系统,给出了针对水电为主电网制定调速器参数优化调整方案的一般流程,为电网分析人员通过调整水电机组调速器参数预防超低频振荡提供了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8599192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810278241.0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孤岛换流站连接无源电网的功率越限快速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在受控断面的两个换流变的一次侧对受控断面的有功功率进行实时监测,获取实时有功功率值;将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值发送至孤岛换流站功率越限快速控制中心,利用所述孤岛换流站功率越限快速控制中心判断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值是否达到预设控制红线阈值;当所述实时有功功率值达到所述预设控制红线阈值时,新能源控制主站根据调控顺序发送功率调节指令至执行站进行分配,通过所述执行站实现有功功率的下降。本发明能够对孤岛换流站的有功功率起到限制作用,可应用于所有经柔直送出的系统,覆盖范围广,相对于风电场或者换流站本身改造,具有实现方便和投资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59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26876.0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机组调速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当前水电机组的运行模式,根据所述运行模式,选择转速模式、开度模式或功率模式,并对水电机组进行对应的调节,解决水电机组一次调频控制水平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47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227453.7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f交叉控制风电机组逆变器调节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风电机组逆变器的内环电流控制环节参数,根据风电机组逆变器的内环电流控制环节参数确定无功电流参考值及有功电流参考值;确定无功电流参考值和有功电流参考值的均方根值,若均方根值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动态分配的无功电流值和无功电流值,使用无功电流值和无功电流值对风电机组逆变器进行交叉控制调节。本发明保证了风电机组逆变器能够有效的参与系统的电压控制和频率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45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226843.2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f控制光伏逆变器调节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光伏获取光伏逆变器的内环电流控制环节参数,根据光伏逆变器的内环电流控制环节参数确定无功电流参考值及有功电流参考值;根据无功电流参考值及有功电流参考值确定参考电流,若参考电流满足光伏逆变器最小及最大的电流限制,使用参考电流对光伏逆变器进行控制调节。本发明通过在光伏逆变器加入附加动态V-f控制环节,同时根据逆变器电流限制动态调节各电流限值,在满足系统调频调压需求的基础上,保证光伏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42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267134.9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交直流混联电网暂态稳定性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在电网侧,通过进行扰动试验,基于电网响应确定电网暂态稳定主导发电机,在发电机侧,通过在实际机组上进行扰动试验,计算基于主导发电机响应的暂态功角稳定量化指标,根据发电机暂态功角稳定量化指标,计算发电机稳定量化指标对参数灵敏度,并根据所述指标对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参数灵敏度对参数进行差异化优化,从发电机侧提升交直流混联电网暂态稳定性。本发明从网源协调的角度研究发电机暂态功角稳定性能优化方法,基于性能差异化思想提出提升暂态稳定性能优化技术,解决了如何针对不同电网的不同主导稳定问题进行差异化控制的现有技术难点,适合实际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6423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226828.8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变器有功无功电流比例分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获得新能源机组并网点的电力数据;在所述新能源机组处于电压频率双重扰动时,根据所述电力数据计算获得原始的有功电流调整值以及原始的无功电流调整值;计算获得动态分配后的有功电流调整值以及无功电流调整值;根据所述动态分配后的有功电流调整值以及无功电流调整值对所述新能源机组的逆变器进行调整,并重新采集所述新能源机组并网点的电力数据;根据所述重新采集的电力数据判断所述新能源机组是否恢复稳态运行;所述方法及系统通过在电压控制及频率控制输出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分配控制,保证新能源机组能够有效的参与电力系统的电压控制和频率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943459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070716.8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压响应的多无功补偿装置并列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各无功补偿装置根据获取的并网点电压检测值Vt、无功电流检测值Iti及对应的无功电流名义补偿系数δi,生成并网点电压补偿值 其中,所述各无功补偿装置并联设置在同一个并网点处;各无功补偿装置根据获取的并网点电压参考值Vref和所述并网点电压补偿值 生成q轴电流控制环节对应的无功电流参考值Iqref;各无功补偿装置执行所述无功电流参考值,以使得各无功补偿装置输出的电压值跟随所述并网点电压参考值,且各无功补偿装置输出的无功电流Itqi与其无功电流名义补偿系数δi成反比。该方法可以抑制各个无功补偿装置之间的无功环流,提高新能源场站运行时的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20215.1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国亮 , 孙华东 , 李卫国 , 徐云飞 , 栾晓明 , 乔光尧 , 赵兵 , 李文锋 , 靳艳娇 , 卢娟娟 , 徐式蕴 , 李青平 , 石秋雨 , 程喆 , 胡锴 , 陆振纲 , 刘海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电压强度支撑型装备及电压强度支撑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换流阀、高压直流母线、隔离型直流转换器模块、低压直流母线和储能模块;低压直流母线用于作为低压平台从低电位接入储能模块;隔离型直流转换器模块用于将储能模块输出的低压直流电转换为高压直流电输出至高压直流母线;换流阀一侧接入高压交流电网,另一侧与高压直流母线连接,用于将高压直流母线的高压直流电逆变为高压交流电,为高压交流电网提供电压支撑,本装备直挂高压交流母线,避免了多组低压装备并网引起的环流和暂态振荡的问题,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且通过隔离型直流变换器模块实现了储能模块的灵活配置及低电位独立安装,提升了系统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21461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110829711.X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试验场景的新能源机组参数辨识方法及系统,属于发电设备参数辨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实际工程场景,搭建用于参数辨识的试验系统;针对试验系统进行扰动试验,获取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多场景时频域响应曲线;构建与试验系统相对应的模拟系统,将需要辨识的新能源发电设备参数组视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待优化参数,并随机初始化粒子群;将粒子群中每个粒子对应的参数组代入模拟系统进行计算,直至计算结果满足计算的终止条件,并确定最优参数组,所述最优参数组即为参数辨识结果。本发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多个试验场景的综合辨识,有利于实现多辨识目标的统一,同时提高了参数辨识的精度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