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58313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11111.8
申请日:2013-0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利用秸秆生物质炭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土霉素的方法,将生物质炭以1:50~1:100的固液比(g/mL)加入到含土霉素和Cu2+的水溶液中,调节pH3.5~7.5,并搅拌24~48h。本发明以农业作物秸秆为原材料制备生物质炭,实现农业废弃物合理有效利用,不仅成本低廉而且环境友好。600℃生物质炭对水溶液中土霉素吸附去除率最高,初始浓度低于92mg/L时,其吸附去除率均可达到92%以上。而300℃生物质炭对土霉素的去除效率相对较低,但在Cu2+协同促进下,其吸附去除率则可提高到99%以上,且可同时吸附Cu2+并控制处理后的废水中Cu2+浓度低于0.2mg/L,达到地表水Ⅱ级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266201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73322.7
申请日:2012-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油中氯苯类有机污染物的提取测定方法,属于氯苯类有机污染物分析领域。其步骤为将含有氯苯类有机物的硅油搅拌混匀,在离心管中,加入上述含氯苯类物质的硅油,然后加入DMF,使得DMF与硅油的体积比为2:1,提取、离心。吸取离心后的上层溶液于新离心管中,加入正己烷,使得正己烷与溶液的体积比为100:1,提取、离心。吸取离心后的上层液相过固相萃取柱净化并经GC-ECD测定。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取测定硅油中氯苯类有机污染物,回收率高,方法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840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710043188.1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G01N1/14
Abstract: 一种有机污染物原位固化采集装置及其应用,包括多功能金属盖、探针输入仪、样品瓶支架、至少一个样品瓶、感温室和加热磁力搅拌器,所述加热磁力搅拌器的下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感温室设于加热磁力搅拌器的上部,所述样品瓶支架设于感温室的上部,所述样品瓶内含有聚四氟乙烯磁性转子,且样品瓶可拆卸的设于样品瓶支架内,所述多功能金属盖设于样品瓶的顶部,且与样品瓶螺纹密封连接,所述探针输入仪与多功能金属盖螺纹连接。装置可在原位快速将水体环境中一定物质的量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吸附或分配固定在微型探针上,避免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的损失,并可长期保存。
-
公开(公告)号:CN11707454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736538.8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胺甲恶唑单体碳和氮稳定同位素的检测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磺胺甲恶唑进行衍生化条件优化,实现了气相色谱分离检测,并通过GC‑C‑IRMS建立磺胺甲恶唑的单体碳和氮双元素稳定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填补了抗生素稳定同位素值分析领域的空白,为深入研究环境中抗生素的迁移转化过程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856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524946.2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高效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淋洗剂及应用方法,属于场地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筛选合适淋洗剂成分并科学设置淋洗剂成分配比、固液比和淋洗时间,有效实现了土壤多环芳烃的绿色、高效淋溶修复,解决了现有淋洗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存在淋洗效果差、淋洗剂有效成分长期残留及毒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190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257597.8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G01N27/626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5‑二羟基苯甲酸用作基质的质谱成像目标物及其质谱成像方法,属于质谱成像技术领域。它包括先在含有目标物的植物组织上涂覆辅助激光解析电离的基质,再将植物组织放在质谱仪中进行电离成像;所述目标物包括包括植物组织中的邻苯二甲酸酯。本发明能够有效增强植物组织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离子化效率,有效避免基质对目标物的干扰,从而实现植物组织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原位分布的高灵敏质谱成像,对特定的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进行鉴定和可视化分布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52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90296.9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C02F9/00 , C02F3/30 , C02F1/72 , C09K17/40 , B09C1/08 , B09C1/10 , B09C1/00 , C02F101/30 , C02F101/32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e氧化还原强化的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方法,属于环境污染监测与修复领域。方法包括在包含有机污染物和铁的介质中加入微生物和碳源,依次进行厌氧培养、好氧培养的步骤;所述微生物包括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希瓦氏菌属,购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CTCC AB 2013238;本发明方法通过Fe、微生物以及提供微生物生长条件,调控Fe氧化还原过程进而强化有机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在调控场地土壤、水等介质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控制有机污染扩散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00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24948.1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属于场地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综合考虑土壤理化性质、污染物特点、表面活性剂毒性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并合理设置表面活性剂的组合方式和复配比例,提供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是一种绿色、高效淋溶修复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能够实现污染土壤的绿色、高效淋溶修复,在土壤修复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25052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041353.1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曲拉通X‑100强化高级氧化协同电动修复去除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染土壤转移至电动修复装置,向所述土壤中加入氧化剂和曲拉通X‑100;2)调节电解质pH值,启动电动修复装置进行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盐、过氧化氢、高锰酸盐和次氯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方法基于电动修复+氧化剂+曲拉通X‑100的组合处理方式协同去除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能够实现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去除率的大幅度提升,同时能够实现原位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069508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140578.6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螯合剂强化高级氧化协同电动修复去除土壤中有机氯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染土壤转移至电动修复装置,向所述土壤中加入氧化剂和谷氨酸N,N-二乙酸,同时在所述的电动修复装置的阳极附近设置纳米零价铁;2)调节电解质pH值,启动电动修复装置进行土壤中有机氯化合物的去除。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盐、过氧化氢、高锰酸盐和次氯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方法基于电动修复+纳米零价铁+氧化剂+谷氨酸N,N-二乙酸的组合处理方式协同去除土壤中的有机氯污染物,能够实现土壤中有机氯污染物去除率的大幅度提升,同时能够实现有机氯污染物的原位的去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