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2526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28518.6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功率空气透平的末级动叶片结构及叶片组,包含叶身、中间体、叶根及用于使叶片形成整圈互锁的阶梯状围带。围带包含双工作面卡槽,双向防止中上部叶型相对于叶根产生扭转,其中,短工作面用于抑制离心力对中上部叶型的扭转回复作用,长工作面用于抑制空负荷或低负荷工况下鼓风产生的气流激振,从而降低叶片的动应力;整圈互锁后俯视图围带无缺口,避免运行过程中产生鼓风损失;围带子午剖面为阶梯型,多道密封齿可以有效减小叶顶泄漏损失。本发明的末级动叶片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运行可靠性高、加工工艺简单、装配方便快捷、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40MW及更高功率等级的压缩空气储能或其它余压余热能量回收系统透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20952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68422.7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向心涡轮背部空腔泄漏流损失抑制密封技术。具体结构为:在向心涡轮主流道与叶轮背部空腔交界区域的机匣上设置泄漏流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可采用矩形凸起形式、梯形凸起形式、蓖齿密封结构,刷式密封结构等;该结构可采用软金属、石墨等材料以减少对叶轮的磨损;该结构可从机匣上拆卸,便于磨损后更换;可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压缩空气储能等多个领域内向心涡轮,尤其适用于高压向心涡轮。该结构优点在于:有效控制工质气体从叶轮流道向叶轮背部空腔的泄漏,以及叶轮背部空腔密封气向叶轮流道的泄漏,因此能有效控制向心涡轮叶轮背部空腔泄漏流的损失,使向心涡轮气动效率增加,提高涡轮对能量的利用率,便于维护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04931658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510360014.9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膨胀装置的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该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是:低压储气罐内的气体工质经气体压缩装置压缩升压后进入高压储气罐,调节高压气体驱动气体膨胀装置被试件达到实验工况,同时高压气体膨胀降压后进入低压储气罐,完成一个循环;其中气体膨胀装置被试件经齿轮箱连接测功器实现转速控制和功率测量,压力、温度振动等传感器根据需要测量气体膨胀装置进出口及内部压力、温度分布、转子振动参数,从而实现气体膨胀机的实验研究和性能检测。本发明易于实现气体膨胀装置进出口压力控制、膨胀装置转速控制、长期连续运行,另外由于是闭式实验系统,其运行工质可以是混合工质、单一工质、易燃、易爆及有毒工质,具有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220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19884.0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华科超能(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携冰压缩空气的净化系统,包括喷淋器、盐水罐、旋喷吸收器和除盐水罐;喷淋器的出气口与旋喷吸收器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携冰的压缩空气从所述喷淋器进气口进入,从喷淋器的出气口流出后进入旋喷吸收器的进气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携冰压缩空气在进行除冰净化时,容易堵塞设备,除冰后难以产生低温产品气的技术问题,具有在去除压缩空气携带的冰及固态杂质的同时还能够保证通入压缩空气使用设备中的压缩空气为低温清洁干燥的气体,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机械、轻工、纺织、汽车制造、电子、食品、医药、生化、国防、电力储能领域中的压缩空气储能行业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1109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50715.6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调压系统及天然气集输站,涉及天然气输送及余压回收领域。本发明的天然气调压系统包括,天然气长输管道末端的高压天然气分为第一路和第二路;上述第一路进入第一膨胀发电机组;上述第二路经初冷换热器的热侧后流入第二膨胀发电机组,上述第二膨胀发电机组的乏气经深冷换热器的热侧后进入液化天然气储罐。本发明的天然气集输站包括上述的天然气调压系统。本发明的天然气调压系统现有的天然气调压系统中对天然气调压过程所产生的压力能和冷能的利用方式单一、利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具有高效回收利用天然气压力能和冷能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57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69830.3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式多级间冷压缩机,包括:压缩机缸体,具有供气体进入的进气口和供气体排出的出气口;压缩机缸体内具有至少两个压缩段,用于对工质进行多次压缩;转子,设置在压缩机缸体内;换热机构,设置在压缩机缸体内,设置在压缩机缸体的压缩段后方,用于对压缩气体进行多次冷却。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一体式结构的多级间冷压缩机可以有效地克服现有的压缩机与换热器集成度低,设备的整机效率低、建设成本高,以及管道推力导致的压缩机组运行不确定性增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85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42173.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3B13/00 , F03B11/02 , F03B3/00 , F03B11/06 , F03B3/12 , F03B11/08 , F03B11/00 , F03B15/08 , H02M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轴涡轮及发电装置,无轴涡轮包括:外壳;发电机定子安装在外壳内周;发电机转子间隔套设在发电机定子内部,发电机转子转动连接于外壳内周;在发电机转子内周间隔设有多个叶片;发电机转子随叶片转动而转动。发电装置包括:无轴涡轮;变频器与发电机定子电连接,且变频器接入电网,将发电机定子发电产生的电能变频转变为工频电;本申请采用无中间转轴结构,增加洋流在叶片内部的通流面积,提高叶片的做功能力;叶片受到洋流作用时,带动发电机转子转动,旋转的发电机转子切割发电机定子的磁场,由电磁感应产生电能,电能经过变频器变频后,符合并网条件,将电能传输到电网中,以方便利用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6201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12077.X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通风无轴涡轮发电系统,属于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无轴发电电动机,安装在建筑的通风道内;流量计,安装在所述通风道内,并位于所述无轴发电电动机的进风口之前;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无轴发电电动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接收所述流量计的信号,朝向所述无轴发电电动机发送控制信号;本发明的建筑通风无轴涡轮发电系统,通过流量计对通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控制器根据通风道内的气流反馈,实时控制通风道内的无轴发电电动机与通风道内的气流相匹配,从而使无轴发电电动机达到最佳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71480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910961498.0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1K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CAES系统膨胀机组的旁路控制系统,针对各类存在CAES系统频繁启停及变工况运行的特点,通过改变设置膨胀机旁路通道及阀门结构实现各级压力控制调节,一方面可缩短启动时间,改善启动条件,延长膨胀机寿命;另一方面在运行过程中如出现机械故障或瞬间甩负荷情况,高压气体可通过旁路系统迅速排空,使机组能适应频繁起停和快速升降负荷;最后在滑压运行工况下可实现膨胀比落在中低压效率较高的膨胀机中做功。此外,本发明还能够根据CAES系统不同进气(储气)压力和用户端不同负荷要求有效调整膨胀机组运行工况,可适应于大范围变工况的运行,在有效提高其变工况运行范围、调节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还能提高机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2017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582612.1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1D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轮机械动叶叶顶密封结构,包括透平叶冠、密封齿和机匣,叶冠进气侧的第一个凸台周向连续无开槽,其它高台阶设置泵送槽/孔,槽口由排气侧至进气侧呈收缩状,并与转轴中心线成一定夹角,这样在叶片转动时间隙气流通过收缩状泵送槽/孔产生“泵送作用”,从而提高长密封齿出气侧的压力,以减小长密封齿间隙两侧的压差,起到减小泄漏的作用。为了减小叶顶间隙气体沿着开槽逆流升压时向叶顶方向泄漏,叶顶凸台开槽向叶顶方向为收缩形状,或者在凸台上设置开孔来替代开槽,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止泄漏的效果。通过上述密封结构的应用,可以使叶顶间隙的泄漏量更小,从而减小透平的泄漏损失,提高机组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