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28447A
公开(公告)日:2003-07-09
申请号:CN01138916.8
申请日:2001-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孔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燃烧合成多孔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工艺。步骤操作为:首先,以纯钛粉和镍粉为原料,按近等原子比配置原料粉末,均匀而充分地混合;然后制成具有35~65%原始孔隙度的坯料;再置于加热炉中,在惰性气体气氛的保护下预热;当坯料达到最小点火温度、且低于700℃时,采用外热源点燃坯料的一端,燃烧波自发地蔓延到另一端,合成多孔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本发明具有周期短、成本低、孔隙度高、产物纯净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381604A
公开(公告)日:2002-11-27
申请号:CN01113847.5
申请日:2001-04-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具体为液态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时浆体中颗粒的加入法。本发明首先对颗粒进行酸洗、加热、保温处理,接着对基体金属铝或铝合金熔化、精炼、扒渣,降温至半固态,然后直接将颗粒加入到半固态金属表面,用无级调速搅拌器进行搅拌,形成浆体。本发明解决了基体金属铝或铝合金与颗粒之间的润湿性问题,为颗粒增强铝基(铝或铝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良好的浆体。
-
公开(公告)号:CN1381322A
公开(公告)日:2002-11-27
申请号:CN01113848.3
申请日:2001-04-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梯度复合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颗粒增强铝合金基功能负梯度复合管的制备方法。它采用液态法制备浆体,通过控制感应炉的供电功率,使富集颗粒的浆体沉集于坩埚的底部,然后直接浇铸,利用水平式离心铸造机成型,制备出颗粒(颗粒密度大于基体铝合金的密度)增强铝合金基功能负梯度复合管。它在颗粒密度大于基体铝合金的条件下,使颗粒的体积百分数从复合管的外表面至内表面增加,使内层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蚀性以及热膨胀系数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360979A
公开(公告)日:2002-07-31
申请号:CN00136020.5
申请日:2000-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合金无缝管,具体地说是一种细径合金无缝管内壁质量控制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合金锻造圆棒经机加、钻孔成管坯,然后依次在60、30、15、12及8轧机上冷轧轧制,最后经一道次空拔即可。本发明能提高细径无缝管的内壁质量,在质量控制工艺方法上回避了热穿孔,使产品变形量小,质量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6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89006.7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第二代高温超导基带用1500MPa级镍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以重量百分比计,该镍基合金的化学成分为:Cr 15.0~17.0%,Mo15.0~17.0%,W 4.5~9.5%,Fe 5.0~7.0%,Mn 0.3~0.7%,Si 0.01~0.05%,V 0.1~0.2%,Co 0.1~0.5%,Al 0.1~0.2%,B 0.001~0.01%,C
-
公开(公告)号:CN1191774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310859995.6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的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Al‑Fe‑La合金圆杆电导率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对Al‑Fe‑La合金铸锭或铸杆进行均匀化处理后,通过热挤压或者轧制制备成铝合金圆杆,然后将铝杆在适当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即可获得具有高电导率的Al‑Fe‑La合金圆杆。本发明适用的Al‑Fe‑La合金圆杆成分范围为:Fe含量为0.4~0.6wt.%,La含量为0.04~0.10wt.%,余量为Al。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铝圆杆的电导率,在保证性能稳定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铝圆杆的良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4511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0209662.4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C21D1/00 , C21D1/26 , C21D6/00 , C21D8/02 , C21D8/0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3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加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控高Nb奥氏体不锈钢中碳化物形态的冷变形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均质化处理:将冶炼浇铸的高Nb奥氏体不锈钢铸锭放入高温炉均质化处理;(2)铸锭热加工:将均质化后的铸锭进行热锻或者热轧成锻棒或板材;(3)固溶热处理:将热锻或热轧的锻棒或板材进行固溶处理;(4)冷变形:将热处理后的锻棒或板材进行冷拉拔或冷轧;(5)退火热处理:冷拉拔或冷轧后的锻棒或板材在800~900℃保温2~4小时,空冷。本发明可以消除高Nb奥氏体不锈钢在凝固后期形成的一次粗大NbC,获得数量密度高、尺寸细小、弥散分布的NbC,可对高Nb奥氏体不锈钢的综合性能产生积极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98990.8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08 , C22C38/10 , C22C38/34 , C22C38/44 , C22C38/50 , C22C38/52 , C21D1/00 , C21D6/00 , C21D8/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强度钢铁结构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及其热处理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为C:<0.1%;Si:1.0~4.0%;Mn:<0.1%;S:<0.01%;P:<0.01%;Cr:<0.1%;Ni:8.0~20.0%;Mo:2.0~4.0%;Ti:<0.01%;Al:<0.01%;Co:<0.01%;N:<0.1%;O:<0.01%;余量为Fe。马氏体时效钢的热处理方法如下:首先在850~950℃保温1~2小时,水冷至室温;然后在450~550℃保温0.5~2小时,空冷至室温,以获得高强度和高韧性。本发明采用在柔韧的Fe‑Ni马氏体基体上利用Ni3Si金属间化合物实现强化,达到高强韧目的,同时还降低冶炼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1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809059.0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用奥氏体不锈钢结构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基堆紧固件用高温组织稳定性优异的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核能领域面临长时高温铅铋腐蚀环境的新型紧固件结构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钢的化学成分为:C:0.09~0.12%;Si:2.4~2.8%;Mn:≤0.5%;S:≤0.005%;P:≤0.1%;Cr:14.0~16.0%;Ni:10.0~14.0%;Mo:0.8~1.6%;Nb:0.8~1.0%;N:0.06~0.12%;O:≤0.005%;余量为Fe。本发明在保证具备优异耐铅铋腐蚀性能的前提下,均衡考虑合金元素对组织稳定性的影响,实现了发明钢对耐铅铋腐蚀性能、抗应力松弛性能和组织热稳定性匹配的最佳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57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321503.X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能装备关键部件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压氢气压缩机临氢膜片用耐氢脆耐疲劳板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基于镍铬钼合金体系,利用铬、钼以及铁的固溶强化和晶界调控来保证板材的高强度、耐疲劳和耐氢脆能力,通过铸锭制备→带坯制备→二十辊轧机精轧→晶界调控→平整定尺的方法制备板材,板材宽度不小于400mm、厚度在0.45~0.55mm、长度不小于1000mm,板材表面粗糙度Ra≤0.2μm、不平度不大于10mm/m,厚度精度±0.02mm,其室温及200℃屈服强度可分别达350MPa和300MPa以上,室温疲劳极限可达230MPa以上,同时兼有良好的塑性、耐氢脆能力,可用于制备高压(45MPa及以上级)氢气隔膜压缩机临氢气侧膜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