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856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89006.7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第二代高温超导基带用1500MPa级镍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以重量百分比计,该镍基合金的化学成分为:Cr 15.0~17.0%,Mo15.0~17.0%,W 4.5~9.5%,Fe 5.0~7.0%,Mn 0.3~0.7%,Si 0.01~0.05%,V 0.1~0.2%,Co 0.1~0.5%,Al 0.1~0.2%,B 0.001~0.01%,C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17296.1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ZG1Cr17Ni3不锈钢铸件的热处理方法、ZG1Cr17Ni3不锈钢。所述ZG1Cr17Ni3不锈钢铸件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ZG1Cr17Ni3不锈钢铸件加热至设定温度,保温设定时间,以使ZG1Cr17Ni3不锈钢铸件中的铁素体和马氏体界面处的长棒状和/或膜状的M23C6型碳化物充分回溶;保温结束后,对ZG1Cr17Ni3不锈钢铸件进行冷却处理;其中,控制ZG1Cr17Ni3不锈钢铸件的冷却速度为30‑80℃/s;对冷却处理后的ZG1Cr17Ni3不锈钢铸件进行回火热处理,诱导M23C6型碳化物在铁素体和马氏体界面处以短棒状和/或颗粒状重新均匀析出。本发明能重新调整大尺寸ZG1Cr17Ni3不锈钢铸件中的铁素体/马氏体界面处碳化物的析出行为和形态分布,获得尺寸细小且呈半连续均匀分布的碳化物,提高大尺寸ZG1Cr17Ni3不锈钢铸件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4701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24937.8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格架弹簧用NG718钢板的锻造方法,属于金属压力加工领域。锻造坯料选用电渣重熔钢锭,锻前加热温度1080‑1120℃,钢锭的开坯拔长变形量控制在25%‑35%,送进量L控制在0.5‑0.8h范围内,终锻温度950℃以上,开坯锻成横截面为方形棒材。开坯结束回炉加热保温。中间变形沿着坯料横截面对角线方向施加外力变形,变形量控制在25‑50%。送进量L控制在0.5‑0.8h范围内,终锻温度大于900℃。终锻末火变形量控制在30%以上,终锻温度高于900℃。本发明锻造的NG718合金板材组织均匀性高、变形道次少且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1943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37557.X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温堆用耐高温镍基合金,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 0.05‑0.1%;Cr 19‑23%;Ni 30‑35%;Al 0.15‑0.6%;Ti 0.15‑0.6%;Nb 0.02‑0.3%;Ta 0.02‑0.3%;N 0.001‑0.04%;Mg 0.001‑0.006%;V 0.1‑0.6%;Si<1%;Mn<1.5%;余量为Fe。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上述高温堆用耐高温镍基合金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高温堆用耐高温镍基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瞬时力学性能和长时持久蠕变性能,可满足高温气冷堆、气冷快堆等高温堆堆内金属部件对包括高温瞬时力学性能、长时持久蠕变性能和长时服役热老化力学性能的设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356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74147.6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合金力学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合金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后冷却,获得均匀化合金;步骤(2):对步骤(1)中的均匀化合金,进行热加工变形后冷却,获得变形合金;步骤(3):对步骤(2)中的变形合金,进行固溶处理后冷却,获得固溶合金;步骤(4):对步骤(3)中的固溶合金,在650‑700℃下保温10‑55h后,进行冷却,以诱导晶界析出颗粒状或短棒状M23C6型碳化物。本申请提高合金力学性能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999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81969.4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第二代高温超导基带用1400MPa级镍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以重量百分比计,该镍基合金的化学成分为:Cr 15.0~17.0%,Mo13.0~15.0%,W 5.5~9.0%,Fe 5.0~7.0%,Mn 0.4~0.6%,Si 0.01~0.05%,V 0.1~0.2%,Co 0.0~2.5%,Al 0.1~0.2%,B 0.001~0.01%,C
-
公开(公告)号:CN1197534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72542.3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第二代高温超导基带用1300MPa级镍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为:Cr 15.0~17.0%,Mo 15.0~17.0%,W 3.0~4.5%,Fe 5.0~7.0%,Mn 0.3~0.7%,Si 0.01~0.05%,V 0.1~0.2%,Co 0.1~0.5%,Al 0.1~0.2%,N 0.040~0.080%,C
-
-
公开(公告)号:CN11487534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1504319.4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奥氏体合金粗大晶界碳化物析出的热处理方法,属于奥氏体合金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近完全固溶处理,溶解大部分初始粗大碳化物,减小碳化物尺寸,同时保留大量微小未溶碳化物核心,为冷却析出碳化物提供形核质点,促进碳化物分散形核,抑制粗大碳化物形成。同时利用控温慢冷条件调控晶界上溶质元素的浓度分配,提高碳化物界面稳定性,保持碳化物颗粒状或棒状的良好析出形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优化大尺寸合金锭中的晶界碳化物析出形态。该方法能够避免M23C6碳化物在合金锭的慢速冷却过程中粗大析出,促进碳化物在晶界细小离散分布。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