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2667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32223.2
申请日:2020-11-06
IPC: G01N21/88 , G01N21/958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色并行移频照明的快速成像系统,包括光源、显微物镜、管镜、多色图像探测器阵列、控制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光源包括垂直照明光源和两组以上倾斜照明光源;同一组倾斜照明光源的照明波长相同,不同组倾斜照明光源的照明波长不同;垂直照明光源的照明波长与任一组倾斜照明光源的照明波长不同,或与其中一组倾斜照明光源的照明波长相同。本发明利用照明光场的波长差异性,通过控制模块并行施加多色倾斜照明光场,利用多色图像探测器阵列快速并行采集各照明波长下被观测样品的远场像;借助数据处理模块,结合移频重构算法获取被观测样品宽频段空间频谱信息,重构恢复被观测样品的像,快速提升整个显微系统的成像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5577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220855.7
申请日:2020-11-05
IPC: G02B2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径大景深高分辨率内窥光学成像系统,包括从物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光阑、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红外滤光片,芯片保护玻璃,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均为球面透镜且均以空气为间隔分离设置,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平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的有效半径≤0.5;所述内窥光学成像系统的镜头F数为5‑8。本发明具有超细径、大景景深及高分辨率的镜头,结构紧凑,便于加工和安装,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69483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71808.4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荧光组织光学仿体,包括基底、荧光微球,多层薄膜以及量子点分辨率靶,所述量子点分辨率靶设置在基底表面或任一层薄膜表面;每层薄膜中加入散射介质和吸收介质,通过控制每层散射介质和吸收介质的量,从而使每层的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不同;每层薄膜中加入的荧光微球的直径不同,或荧光微球的发射波长不同,且每层的荧光微球的发射波长与其他层的荧光微球以及量子点的吸收波长错开;量子点的发射波长与每层的荧光微球的吸收波长错开;每层薄膜的制作过程为:在基体中加入荧光微球、散射介质和吸收介质并混合均匀,在基底上旋涂并固化具有荧光微球分布且带有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均匀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170126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257516.X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1L21/12 , H01L21/06 , H01L29/786 , H05K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氧水氧化的场效应晶体管栅极电介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二维碲烯;将二维碲烯置于硅/二氧化硅基底上,得到第一样品;在第一样品的两端制备源极和漏极,得到两端器件;在源极和漏极间生成场效应晶体管栅极电介质:清洗两端器件,并放入体积浓度大于等于3%的双氧水溶液中3‑4小时,烘干、冷却。本发明方法利用碲自身氧化的特征,在沟道层上面形成一直致密的氧化膜电介质层,该方法简单、易于重复,并且制备出的栅极对电流的控制能力较强,本发明为碲烯未来工业化大规模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735464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321005.X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4N25/707 , H04N25/4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拮抗像素电路、拮抗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以及探测器,其中,该拮抗像素电路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拮抗单元;拮抗单元以及信号耦合单元,每一子像素中包括;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接收外部刺激信号,根据外部刺激信号生成探测信号,并将探测信号传输至信号放大单元;耦合单元用于将同一拮抗单元中的两个信号放大单元接收的探测信号进行耦合,产生耦合后的探测信号,并将耦合后的探测信号分别反馈至对应的两个信号放大单元;信号放大单元用于将耦合后的探测信号放大,再分别传输至对应信号输出单元的第二端。解决了拮抗像素电路的探测结果容易导致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提高了拮抗像素电路的探测性能,进而增加了显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1887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319271.X
申请日:2021-11-09
IPC: G01N2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视场快速高分辨的光学内窥显微方法,所涉及整个系统包括光源、光学透镜、二维色散元件、孔径光阑、分束镜、探测器等,其中,二维色散元件、光纤和微型光学透镜被集成在光学内窥镜头端,该光源通过光频梳芯片的调制,出射光为光学电磁频域离散的光谱信号,进一步,所述电磁频域离散光谱信号通过二维色散元件,生成空间二维分布的共聚焦照明光斑阵列,并被用于对被观测样品进行二维共焦照明成像,结合锁模与干涉增强技术,通过对所获取样品表面信息干涉信息的傅里叶解析,得到被观测样品表面高分辨强度图像和相位信息,本发明所提方法借助飞秒脉冲光的超快特性,可以实现对被观测样品表面像的视频级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7969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71808.4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荧光组织光学仿体,包括基底、荧光微球,多层薄膜以及量子点分辨率靶,所述量子点分辨率靶设置在基底表面或任一层薄膜表面;每层薄膜中加入散射介质和吸收介质,通过控制每层散射介质和吸收介质的量,从而使每层的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不同;每层薄膜中加入的荧光微球的直径不同,或荧光微球的发射波长不同,且每层的荧光微球的发射波长与其他层的荧光微球以及量子点的吸收波长错开;量子点的发射波长与每层的荧光微球的吸收波长错开;每层薄膜的制作过程为:在基体中加入荧光微球、散射介质和吸收介质并混合均匀,在基底上旋涂并固化具有荧光微球分布且带有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均匀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165488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0445319.4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内窥诊疗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该光学内窥诊疗系统包括:多模态光学成像子系统、光动力治疗子系统和内窥探头;内窥探头包括第一光纤组件和探头模块;多模态光学成像子系统包括成像装置和至少两个多模态光源装置;多模态光源装置用于发射多模态成像光信号;成像装置用于接收探头模块基于多模态成像光信号返回的针对目标组织的成像数据,并根据成像数据获得目标组织对应的组织图像;光动力治疗子系统用于发射治疗光信号;探头模块用于基于组织图像移动至指定位姿,在指定位姿下对目标组织发送治疗光信号。通过本申请,解决了光学内窥诊疗系统的准确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8485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31162.4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1L21/34 , H01L29/861 , H01L29/24 , H01L27/14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非光敏型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图像传感器。该用于制造非光敏型二极管的方法包括:形成堆叠于导电衬底的电子传输层,其中,导电衬底包括衬底和导电膜,衬底、导电膜及电子传输层依次堆叠;形成堆叠于电子传输层的碘化铅层,形成碘化铅层的步骤包括:通过匀胶工艺在电子传输层涂覆碘化铅前驱体溶液,碘化铅前驱体溶液的溶质浓度在0.5mol/L至1mol/L的范围,碘化铅前驱体溶液的溶质为纯度大于或等于99%的碘化铅;以及形成依次堆叠于碘化铅层的空穴传输层及电极层。该方法可用于制造具有高整流性能,并保证了对光照的不敏感性能的二极管。
-
公开(公告)号:CN11232666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011039692.2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分步式移频照明的缺陷检测系统,包括光源、显微物镜、管镜、图像探测器、控制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其中,光源包括垂直照明光源和倾斜照明单元。垂直照明光源和各倾斜照明单元的出射光能够照射到被观测样品上而激发出散射场,散射场经显微物镜收集后再经管镜整形而入射到图像探测器,并由数据处理模块转换成远场强度图。控制模块按时序控制各光源的点亮以及各光源照明下图像探测器对被观测样品散射场信号的采集。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对被观测样品空间频谱信息的重构,最终实现无论是在透射式照明还是反射式照明条件下,被观测样品表面复杂缺陷特征轮廓信息和细节特征信息的检测成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