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92218C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510033174.9
申请日:2005-02-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太阳能及其它废热利用领域,更准确地是一种无泵吸收制冷机,包括有热虹吸泵、冷凝器(9)、蒸发器(12)、吸收器(14)、储液罐(16),热虹吸泵通过制冷剂气体出口管(6)连接冷凝器(9)的入口端,冷凝器(9)的出口端连接至蒸发器(12),冷凝器(9)出口端分为两根小管,一根直接向下,连接到蒸发器的前端,另一根先向上然后再弯头向下。具有热利用率高,单位体积设备的制冷量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0C
公开(公告)日:2004-11-17
申请号:CN02149764.8
申请日:2002-12-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5/04 , Y02A30/277 , Y02A30/278 , Y02B30/62 , Y02B30/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吸附制冷、太阳能蓄热及需要大热量传递的气固反应技术领域,更准确地是强化传热的吸附再生器,其特点是在无缝管中心安装一多孔小管,在小管与无缝管之间安装径向翅片和纵向翅片,在无缝管内径向翅片和纵向翅片隔出的空间填充吸附剂;本发明焊接点及密封连接点少,采用无缝钢管、铜管或铝管,管内利用特殊的结构,加装径向及纵向翅片,加工及安装方便,强化传热效果显著,而吸附性能不受丝毫影响,密封容易。
-
公开(公告)号:CN10637153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610970643.8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式CPU散热冷却装置,包括CPU、半导体制冷片、导热块、多根第一热管、多根第二热管和散热风扇,所述CPU的上端设有第一导热胶层,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和导热块的下端均固定于第一导热胶层,半导体制冷片和导热块并联设置,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端面积与导热块的下端端面面积之和等于第一导热胶层的上表面面积;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端面与导热块的上端端面覆盖有第二导热胶层;位于半导体制冷片正上方的第二导热胶层通过第一热管与散热风扇连接,位于导热块正上方的第二导热胶层通过第二热管与散热风扇连接。本发明即通过导热块传热散热的同时,还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制冷降温,以减小CPU工作时升温幅度,故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0647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610940662.6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式CPU散热冷却装置,包括CPU、半导体制冷片、导热块、多根呈U形的热管和散热风扇,所述CPU的上端端面设有第一导热胶层,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固定于其中一部分第一导热胶层,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端面覆盖有第二导热胶层,所述第二导热胶层和剩下部分的第一导热胶层均与导热块的下端连接,所述导热块的上端通过热管与散热风扇连接。本发明提高了CPU工作时的散热效率;同时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为CPU提供冷量,这进一步减小CPU工作时升温幅度,故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6634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611219116.X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水冷式散热半导体制冷系统,包括电源、蓄水桶、水泵、制冷机构和喷淋机构,所述电源与制冷机构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管与蓄水桶的下端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水管与制冷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冷机构的另一端与喷淋机构连接,所述喷淋机构安装于蓄水桶的上方,所述喷淋机构的喷淋出口与蓄水桶上端的开口相通。本发明利用水泵、水管、制冷机构、喷淋机构和蓄水桶等组成的水流回路,对半导体制冷片热端进行循环水冷式散热,水冷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热端温度,提高制冷机构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制冷机构的制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8862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1710548102.0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5F17/90 , C05F17/964 , C05F17/986 , C05F11/00 , B01F27/704 , B01F33/83 , E03B3/02 , H02J7/35 , H02S2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堆肥联合系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垃圾分类搜集装置、雨水搜集清洗装置、堆肥发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蓄电池;垃圾分类收集机制包括四个垃圾箱;雨水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沟、雨水储存室、连接管道等;堆肥发酵装置包括发酵室、收集装置等;本系统采用新型埋地式发酵室,采取两次粉碎方式和新型的三角形搅碎器,大大提高了发酵速率和效率;本系统堆肥发酵装置、雨水收集装置均安装于地下,大大节省了空间;本系统为太阳能供电、雨水清洗加湿,多余的电能可供路灯、多余的雨水可用作消防用水。
-
公开(公告)号:CN107188630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710554074.3
申请日:2017-07-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5F17/90 , C05F17/964 , C05F17/986 , C05F17/979 , C05F17/993 , C05F11/00 , E03B3/02 , H02J7/35 , B09B3/35 , B09B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雨水收集及落叶粉碎发酵装置。该装置包括发酵室、钢丝网、挤压系统、喷水滚筒系统、筒盖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通风系统、太阳能供能系统;通过设置挤压板、钢丝网及喷水滚筒,实现二次挤压、粉碎物料并初步喷淋物料;物料的粉碎有利于充分发酵,提高肥料质量;发酵时,进气挤压板与出气挤压板向前推进,气体由缝隙进出发酵室,通过设施钢丝网和喷水滚筒,增大了气流湍动,气体提供充分氧气并带走热量;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并简单净化、储存雨水,提供装置水源;并通过设置太阳能供能系统提供装置电源,实现绿色理念;该装置主体设置于地下,节约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14067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0548439.1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铜泥回收利用制备硫酸铜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种节能型铜泥回收利用制备硫酸铜的装置,包括干燥装置、研磨机、缓冲反应装置、焙烧炉、板式过滤器、浓缩釜、结晶釜、太阳能供能装置和控制电路;所述缓冲反应装置由缓冲罐和反应釜,所述缓冲反应装置分为内外两层,其中外层为反应釜,内层嵌套缓冲罐;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器、鼓风机和传送带。本发明采用新型的干燥器,减小干燥器体积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干燥的效率;本发明采用新型焙烧炉,采用粉末状列管焙烧,大大提高焙烧的速率和效率。本发明采用新型反应釜,反应自身放出热量为原料预热,极大的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63431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047619.0
申请日:2019-01-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脱硫除尘功能的VOCs综合治理系统,包括水幕除尘器、脉冲直流电晕脱硫副产物收集装置、脉冲电晕处理VOCs装置和活性炭吸附器,所述水幕除尘器的出气口与脉冲直流电晕脱硫副产物收集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脉冲直流电晕脱硫副产物收集装置的出口与脉冲电晕处理VOCs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脉冲电晕处理VOCs装置的入口的出口与活性炭吸附器连接。本发明将水幕除尘器、脉冲直流电晕脱硫副产物收集装置、脉冲电晕处理VOCs装置和活性炭吸附器配合使用,简化整体装置结构并提升性能,从而提高了废气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48754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06692.X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D06M11/83 , D06M13/292 , D06M101/06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阻燃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同时赋予织物抗菌和阻燃功能。该制备方法首先在普通织物表面吸附植酸分子,再将织物置于含银离子的溶液中,利用植酸对银离子的强螯合作用,在织物表面反应并沉积不溶性植酸银颗粒,最后利用还原剂将织物上以沉淀形式存在的银离子原位还原成银,进而赋予织物抗菌性能。本发明能有效杀灭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杀菌率均达到99%以上;同时本发明还提高了棉织物的阻燃性能;由于植酸提高了纳米银的附着力,抗菌阻燃织物的耐水洗性良好,效果持久。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高效、原料环保、成本低廉、极易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