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炊事采暖炉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9545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87911.4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颗粒炊事采暖炉,隔板与炉体的顶部之间有间隙,炉排插入于燃烧区内,燃烧区底部的侧面设置有入风口,鼓风机与所述入风口相连通,燃烧区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炉体的顶部设置有料仓,料仓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料仓的底部出口处设置有给料机,料仓的底部出口位于炉排的正上方,电加热棒插入于燃烧区内,油管的一端与柴油储油罐相连通,油管的另一端插入于燃烧区内后位于炉排的正上方,油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换热区内设置有水套,换热区的底部设置有排烟口,换热区的侧面设置有与水套相连通的入水口及出水口,该采暖炉能够实现炊事和采暖功能,具有便于点火、适应性好、烟尘排放小且换热效果好的特点。

    一种混合燃料加压连续给料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765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054146.7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燃料加压连续给料系统和方法。本发明针对加压反应装置无法实现长时间连续混合给料以及给料过程中掺混比例无法实现动态调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加压反应装置的混合燃料加压连续给料系统,包括压力控制模块、混合给粉模块和动态调节模块。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加压反应装置的压力变化时实现动态调节、实验过程中实现掺混比例动态变化并且在掺混过程中精确掺混且可动态调节掺混比例,提出了可实现加压反应装置给料稳定且动态调节的方法,改善了给料不连续、掺混比例不可调等问题,实现了加压反应装置给粉精确连续且掺混比例动态可调。

    一种O2/H2O燃烧锅炉褐煤和气化残炭低NOx掺烧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73325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05221.5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2/H2O燃烧锅炉褐煤和气化残炭低NOx掺烧的系统和方法。本发明利用干燥后的褐煤和水煤浆气化残炭在电站锅炉中进行O2/H2O混燃,进而优化炉内配风方式,不仅可以降低锅炉出口处的NOx排放量,也可以有效利用水分含量较高且难直接利用的褐煤和水煤浆气化残炭。利用LNG气化为深冷空分设备提供冷能,进而制备氧气。利用高温烟气将褐煤和水煤浆气化残炭干燥后的水加热为水蒸气,在炉内进行O2/H2O燃烧。利用烟气对干燥后的气化残炭进行预热,强化其在炉内燃烧。利用深冷空分系统中氧气和氮气气化时的冷能收集烟气中水分,进而加热到蒸汽在系统中利用,既提高了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也消除了烟气中的白色视觉污染。

    一种高水分固废干化与高效掺烧处理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1039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20395.1

    申请日:2020-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水分固废干化与高效掺烧处理的系统及方法。针对污泥等高水分固废中水分含量通常超过80%,且具有一定热值的特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挤压脱水、太阳能聚焦预热干燥和烟气强对流干燥组成的三级固废干化系统,实现了干燥污泥过程中的能量梯级利用。干燥后的污泥送入电站锅炉中进行高效掺烧,通过合理设置燃烧区域,优化调整燃烧工况,不仅充分利用了污泥热量,同时保证了污泥中有害物质的充分降解。该系统在处理污泥的同时回收了污泥中的水分,实现了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能量充分利用。

    一种低挥发分型煤环保节能炉

    公开(公告)号:CN109539316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1367919.9

    申请日:2018-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挥发分型煤环保节能炉,包括振动炉排、引风装置、前炉壁、后炉壁、一次风加热器、尾部烟道和换热水箱等。本发明的作用在于,改善正烧炉炉膛结构,强化炉内气体扰动,降低黑烟排放,增添烟气及灰渣余热回收装置,预热一次风,增强燃用低挥发分燃料的能力,促进煤炭的清洁高效梯级利用;本发明中炉膛结构新颖,相比于传统正烧炉具,能够提高炉温,加强炉内气体扰动,强化了型煤燃烧效果,提高了型煤燃尽率,引入自加热二次风系统及余热回收装置,提高了炉具的燃烧效率,应用可调频率的振动炉排及可变风率的送风装置,提高了炉具的火力调节能力,炉具整体上对多种燃料适应性强,具有经济实用的特点。

    一种煤化工VOCs综合处理与热能利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21706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1555005.5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化工VOCs综合处理与热能利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气体预处理单元、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单元、尾气后处理单元、热能回收单元和监测控制单元组成。本发明采用多种催化剂组合联用,能够明显提高对复杂成分VOCs的整体去除效果;增加自动控制开关在保证最佳电源参数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适应性;增添气体预处理单元,实现对煤化工废气中颗粒物的脱除,大大减轻了对后续处理单元的磨损;加入热能回收单元,对整个系统关键部位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得在不同工况下,除尘器、催化剂等仍能够工作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同时对废气中多余的热量及催化反应生成的热量予以回收利用,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能量利用效率。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火力发电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07552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287284.6

    申请日:2019-12-1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火力发电系统及工艺,其中过热器连接透平,透平排气管道依次连接高低温回热器低压侧,低温回热器低压侧出口分别连接再压缩机和低温空气加热器的入口,低温空气加热器出口依次连接预冷器和主压缩机,主压缩出口连接低温回热器高压侧入口,再压缩机出口与低温回热器高压侧出口连接,然后依次连接高温回热器高压侧和高温二氧化碳加热器;中低温二氧化碳加热器分别与高低温回热器并联,烟气空气加热器与低温二氧化碳加热器并联;空气经风机由低高温空气加热器或烟气空气加热器加热,并分为一二次风送入锅炉。本发明回收了部分耗散在预冷器中的热能,实现了烟气能量的梯级利用,克服了冷热流体热容流率不同的缺陷。

    一种链条炉高效低NOx混燃煤基固体燃料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607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44761.0

    申请日:2019-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条炉高效低NOx混燃煤基固体燃料的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针对链条炉燃烧效率低、NOx排放量高以及燃用低挥发分煤基固体燃料着火稳燃困难等问题,采用热解气再燃烧、局部富氧燃烧与掺烧耦合技术改进其燃烧过程。本发明将高挥发分煤基固体燃料热解,热解后的焦炭置于炉排上在局部富氧的条件下燃烧,在热解焦炭燃烧形成底火后,将通过给料装置将低挥发分煤基固体燃料置于底火之上,使低挥发分煤基固体燃料双面受热且在富氧条件下着火燃烧,解决了热解焦炭与低挥发分煤基固体燃料着火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热解气再燃烧的过程,可实现燃烧优化并且降低NOx排放量,同时在炉膛内部采用空气深度分级技术,进一步减少NOx的排放量。

    一种燃气锅炉吸收式热泵一体化供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9497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11337202.4

    申请日:2019-12-2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燃气锅炉吸收式热泵一体化供热装置,将锅炉和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一体化,包括燃气锅炉,燃气锅炉的炉胆内天然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后烟室按比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绝热烟道连接发生器的烟气入口,进入发生器作为热源,另一部分进入锅炉烟管,加热锅水。一方面深度利用烟气余热,大量回收冷凝热,锅炉效率提高个百分点以上;另一方面由锅炉炉胆内天然气燃烧产生的部分高温烟气作为发生器的热源,不需要在发生器上安装燃烧器,节约成本,一体化设计,占地面积小、体积小。

    一种工业燃煤层燃炉掺烧半焦的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5159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1565361.5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燃煤层燃炉掺烧半焦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炉膛、倾斜往复炉排、链条炉排、给煤机、循环风机、送风机、除尘器、引风机、烟囱和尾部烟道等。本发明针对半焦挥发分低、着火稳燃困难与层燃炉燃烧过程中燃烧效率低、NOx生成量大等问题,采用倾斜往复炉排燃烧烟煤以形成底火,随后在链条炉排上铺入半焦,形成“下煤上焦”的掺烧方法,使半焦双面受热,为难燃的半焦提供了合适的燃烧环境,并通过低温循环烟气携带细粉半焦在炉内形成具有还原性气氛的再燃区,同时于再燃区上方设置燃尽风喷口,从而在实现半焦燃烧优化的同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了NOx排放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