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值模拟的等效载荷施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1126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83721.8

    申请日:2022-12-27

    摘要: 一种用于数值模拟的等效载荷施加方法,通过对建立的数值模型进行模型网格划分,并获得模型顶部网格的数量及各网格尺寸,提取模型顶部各网格中心点的坐标;然后采集位于模型顶部上方的相应地表的高程数据并将其进行网格数据化,得到地表网格,通过设置地表网格的几何参数,实现地表网格与模型顶部网格节点的一一对应,得到模型顶部各网格与其上方地表之间的地层厚度,并通过公式计算出模型顶部各网格上覆岩层产生的自重应力,最后将求解的自重应力等效施加至模型顶部各相应的网格上。本发明实现了对模型顶部的精细化非均匀的等效载荷施加,充分体现了起伏地表对于模型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强。

    一种确定上覆覆岩能量积聚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0189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31628.0

    申请日:2022-07-15

    摘要: 一种确定上覆覆岩能量积聚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地质情况、工作面开采情况综合确定合适的爆破位置;根据岩层性质、钻孔设备条件确定深孔爆破施工参数;根据对钻孔岩芯取样分析后绘制的钻孔柱状图,将煤层上覆覆岩中岩性接近的若干层岩层划分为一个岩层组,作为一组爆破对象,并确定其层位,通过调整装药段和堵塞段的位置及长度对煤层上覆岩层组分组爆破;利用微震监测系统记录采集爆破产生的波形信号,并进行能量求解;对求解得到的能量进行比较,将能量最大的岩层组确定为能量积聚层。该方法实现了从能量求解的角度对能量积聚层进行系统的研究,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和操作指导。

    基于反射型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热障涂层多层厚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19059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10361948.8

    申请日:2018-04-20

    IPC分类号: G01B11/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射型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热障涂层多层厚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应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装置分别测量太赫兹波透过空气和被检测的热障涂层反射的信号,作为时域的参考信号和样品信号,然后对参考信号做傅里叶变换,将其作为太赫兹入射频域谱信号;建立太赫兹多层反射理论模型;不断改变热障涂层中各层的厚度值,带入多层反射理论模型,得到样品的理论频域谱信号后对其进行反傅里叶变换,从而得到样品信号时域的理论值,并与实验测得的样品信号做比较,采用优化算法进行寻优,直到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一致,各层厚度值即为被检测厚度的结果;本发明可为热障涂层厚度的准确、无损、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一种数值模拟中三维小模型近场外部动载的施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500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49371.6

    申请日:2023-10-18

    摘要: 一种数值模拟中三维小模型近场外部动载的施加方法,通过针对所研究巷道附近的地质环境确定数值模型的尺寸大小并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巷道开挖并计算平衡,采集微震监测系统记录到的矿震波形信号,标记P波初至到时,求解震源位置;并根据震源分布确定动载设计施加的位置,将数值模型动载施加端的表面网格按照距震源的距离进行分组,根据动载的传播速度与震源到各组的距离确定动载传播至各组的时间及各组网格动载施加的时刻,进而对各组分时步施加动载。本发明使得三维小模型近场外部动载施加符合震动波由中心向四周传播的特性,真实的反映出了震动波的传播特征,得到了精确的模拟结果,满足了井下安全生产的需要。

    基于微震监测信号确定冲击地点围岩运动参数极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6853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587791.7

    申请日:2022-05-27

    IPC分类号: G01V1/30

    摘要: 一种基于微震监测信号确定冲击地点围岩运动参数极值的方法,首先人工标记P波初至到时,计算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进而标记所有有效通道S波波形,计算震源拐角频率,确定震源时间函数及震源破裂半径;对震源至测站距离大于5倍震源破裂半径的远场测站,标记P波初至之后的首个位移峰值,形成P波首波位移峰值序列;利用震源时间函数、P波首波位移峰值序列、矩张量之间物理关系式中的远场P波线性部分,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反演求解矩张量;给定冲击地压显现地点坐标,依据确定的物理关系式正演计算出冲击地点围岩运动参数极值,根据该参数极值进而确定矿震对巷道围岩的力学影响,为研究矿震致灾效应和指导巷道支护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提高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活性及抗菌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153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70737.5

    申请日:2014-06-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提高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活性及抗菌性能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制备的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在一定浓度的尿素(CO(NH2)2)和硝酸银(AgNO3)溶液中搅拌浸渍,浸渍反应一定时间后将样品干燥,得到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浸渍尿素、硝酸银复合产物;将该浸渍产物在一定温度下煅烧,待冷却后打散解聚,即得到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及抗菌性能的N-TiO2/硅藻土载银复合材料。本方法采用在尿素和硝酸银溶液中直接浸渍的方法,整个过程无其它试剂添加,避免了制备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具有简便、高效、清洁的优点,且复合材料具有较宽的可见光响应范围及抗菌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及抗菌性能的N-TiO2/硅藻土载银复合材料可用于室内环境污染净化技术领域。

    矿震关键层判识方法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10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27850.6

    申请日:2024-03-21

    IPC分类号: G01V1/30

    摘要: 本发明属于煤矿矿震与冲击地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矿震关键层判识方法,所述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需要分析的工作面;S2:根据岩层控制关键层理论,确定煤层上方关键层层位,关键层数目记为m;其中,令n=0,E0=0;S3:令n=n+1,从煤层自下而上,计算第n层关键层的弯曲能量指数En;S4:判断第n层关键层下方是否存在自由空间,若存在自由空间,则进入步骤五,若不存在自由空间,则进入步骤六;本发明能够综合考虑岩层破断、弯曲变形能、采空区范围以及“三带”分布等因素,可精准确定不同条件下煤层开采过程中矿震关键层层位。

    基于微震监测信号确定冲击地点围岩运动参数极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68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87791.7

    申请日:2022-05-27

    IPC分类号: G01V1/30

    摘要: 一种基于微震监测信号确定冲击地点围岩运动参数极值的方法,首先人工标记P波初至到时,计算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进而标记所有有效通道S波波形,计算震源拐角频率,确定震源时间函数及震源破裂半径;对震源至测站距离大于5倍震源破裂半径的远场测站,标记P波初至之后的首个位移峰值,形成P波首波位移峰值序列;利用震源时间函数、P波首波位移峰值序列、矩张量之间物理关系式中的远场P波线性部分,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反演求解矩张量;给定冲击地压显现地点坐标,依据确定的物理关系式正演计算出冲击地点围岩运动参数极值,根据该参数极值进而确定矿震对巷道围岩的力学影响,为研究矿震致灾效应和指导巷道支护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