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97640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510239438.X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一种通过在热点区域添加承载平台制备高灵敏度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的方法,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在硅基底上构筑悬空纳米领结结构阵列,通过溶解银的时间来调控金属纳米领结的间距。而胶体球之间制备的连接桥在除去部分银的过程中得以保留,最终成为承载拉曼探针分子的平台,这有利于更多的拉曼探针分子位于热点区域,实现了对热点区域的充分利用,该结构具有很好的拉曼检测性能。此种定位检测物于热点区域的理念也可以用于制备其他结构,这为检测基底(不只是拉曼基底)的制备开辟了一条新的蹊径。
-
公开(公告)号:CN107167846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58129.3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空结合多功能高精度快速地磁信息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地面地球磁场信息测量部分和空中悬挂式高精度快速地球磁场信息测量部分。若干个地面部分沿着测线布置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磁场等信息,空中悬挂式高精度快速地球磁场信息测量部分装载在飞行平台上,使其距离地面具有一定高度用于测量空中地球磁场等信息。地面部分通过无线通信将测量的信息发送至空中悬挂式高精度快速地球磁场信息测量部分,地面和空中测量的整个信息数据通过卫星通信终端传输到卫星网络直到地面监测查询终端。本发明具有地空有机结合对地球磁场测量的高精度、快速高效、多参数测量的有益效果,结合了地球磁场测量、地图信息和GIS,具有良好的系统智能先进性,具有对复杂地形的地区地磁信息长期测量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710236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11035.8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载低温超导核磁共振浅层油渗漏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是由直升机内装有上位机和低温超导机载核磁共振浅层油渗漏探测装置,预极化线圈和杜瓦瓶通过绳索吊装在直升机下方,且杜瓦瓶吊挂在预极化线圈中央,杜瓦瓶轴线垂直于地面,杜瓦瓶内装有SQUID,杜瓦瓶和预极化线圈通过导线与低温超导机载核磁共振浅层油渗漏探测装置连接构成。采用“空中发射—空中接收”模式,适用于浅层油渗漏检测,解决了传统仪器检测分辨率低下的难题,实现原位非侵入式检测,速度快,极大地提高了信噪比,为之后的反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操作简单,极大地提高了探测范围。不仅减少了探测时间,增大探测面积,还能获得高信噪比高精度的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814400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177107.7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40 , G01V3/14 , H02J7/0052 , H02J2007/0059 , H02M7/493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阵列逆变充电的核磁共振探水发射装置及工作方法。PC机,内置有上位机软件对参数进行设置;MCU主控单元与PC机进行通讯,对阵列逆变电源进行控制;FPGA逻辑控制单元,接受所述MCU主控单元的启动命令,产生的具有拉莫尔频率时序通过驱动模块驱动发射桥路,使得发射桥路工作,将高压直流电信号转变成具有当地拉莫尔频率的高压交变电信号;能释单元,通过MCU主控单元控制,连接激发线圈的储能电容组,在发射结束后根据储能电容组中的剩余电量,通过能释单元将剩余电量进行释放。本发明能够保持每次发射激发电压,还能够在多次叠加后保持初始设定电压,而且在减小体积的同时提高对储能电容组的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4776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210796228.0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无损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航空长导线源瞬变电磁零磁通快关断发射系统,该发射系统包括发射装置、发射电缆、反向电缆、接地电极以及电源,发射装置通过控制开关选择发射电缆与反向电缆或接地电极的连接,向大地输出双极性方波,同时电源供给发射系统能量以保证系统正常工作,通过所述控制开关控制发射电缆单独接入电路进行发射、发射电缆与反向电缆串联并关闭发射系统进行残余能量的泄放。解决发射电缆在关断时向空间辐射电磁干扰和加速发射系统关断时间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瞬变电磁信号早期道的利用率,提高浅层的探测能力,又能缩小近源探测盲区。
-
公开(公告)号:CN1194085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44012.8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W30/02 , G06F18/23211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汽车稳定性协调控制方法,属于电动汽车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利用线性二自由度模型,获取期望横摆角速度和期望质心侧偏角;通过滑模控制,获取附加横摆力矩和主动后轮转向转角;获取当前车辆的状态类型;构建强化学习的智能体和奖励函数,并不断训练智能体,直至输出附加横摆力矩和主动后轮转向转角各自的最优协同控制系数,以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协调控制;奖励函数包括稳定状态奖励、横摆角速度误差和质心侧偏角误差奖励、临界稳定状态奖励以及防抖动奖励。本发明能够对主动后轮转向与横摆力矩协调控制,以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77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54769.5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无损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空频率域电磁运动噪声主动抑制方法。根据勘探深度范围,利用趋肤深度公式计算出发射电流主频的频带范围;调整接收线圈传感器的动态噪声抑制模块的弹性系数,降低接收线圈传感器的固有频率f使其与发射基频fo1不混叠;通过动态噪声抑制主动调节模块读取接收线圈传感器的俯仰方向和横滚方向的角速度和加速度,并根据角速度和加速度调整阻尼系数,通过改变阻尼特性使接收线圈传感器的加速度达到最小。所要解决频率域地空电磁勘探方法中电磁传感器的动态噪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7807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1227061.3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转向安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由车速传感器、采集车轮转台的传感器、车辆参数单元和摄像头组成的数据采集模块,决策控制单元、模拟计算单元和轨迹规划单元组成的中央处理模块,以及制动系统控制单元、转向系统控制单元、车速控制单元和蜂鸣器组成的执行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依次根据车轮的径向轮跳量、轮胎胎压控制车辆安全行驶;路面附着识别;根据目标变道轨迹下目标变道时域内车辆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控制车辆安全行驶。本发明在考虑路面附着、车轮径向轮跳量、轮胎胎压和车辆运动状态的基础上,实时监测车辆运动,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转向变道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85508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639398.9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预极化场核磁共振堤坝渗漏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远程与现场客户端、私有云平台,以及安装在堤坝坝顶的无线传输系统、现场环境监测平台和阵列式预极化场磁共振探测平台。客户端在线访问私有云平台下达在线监测指令,无线传输系统将相应指令通过无线网发布给现场环境监测平台和阵列式预极化场磁共振探测平台,进行堤坝现场环境评估和渗漏水源探测。本发明利用阵列式预极化场发射技术和差分式阵列核磁共振信号采集技术提升了堤坝复杂环境下的测量核磁共振信号的信噪比和探测分辨变率,实现堤坝渗漏水源的精细探测,并且通过私有云技术将堤坝现场核磁共振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与分布式计算,实现了堤坝渗漏情况的实时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597134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0078514.1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绝热脉冲为激发源的新型核磁共振探水装置及其方法。通过采用新型发射序列激发,可以有效提高核磁共振信号的初始振幅。由上位机向主控单元配置发射参数,主控单元通过电压传感器实时监测发射电压,并控制调压电路输出期望的发射电压,保证激发电流幅度随发射时间按照双曲正割函数形式改变逐渐增加;同时根据发射频率参数,主控单元控制激发脉冲频率,使激发脉冲频率按照双曲正切函数形式逐渐增加至当地拉莫尔频率。通过同时调制激发电流幅度和激发频率,实现了绝热脉冲激发;通过由偏共振过渡到共振的激发方式,可以提高核磁共振信号初始振幅进而提高接收核磁共振信号的信噪比,为地面核磁共振探水技术的精确反演提供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