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0046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93709.X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大略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压全固态电池的含氟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固态电解质为离子化合物,其中阴离子为F-和除F-之外的任意一种卤素离子X-,阳离子为Li+和一种正三价金属阳离子M3+。本发明提供的含氟固态电解质,可在某一特定电压下衍生出具有高氧化稳定性的氟化物界面产物,为实现在高电压下可稳定循环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该电解质具有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电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可直接使用或搭配正极材料使用,突破正极材料的电压限制应用于高压全固态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172556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81132.6
申请日:2020-05-31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 C30B29/12 , C30B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固体电解质材料、固态锂电池,所述化合物晶体,其组成式为LiaYbX3+a,其中,1.5≤a≤4.5,X为F、Cl、Br、I中的至少一种;在使用CuKα射线的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2θ=17.3°±0.5°、2θ=21.7°±0.5°、2θ=23.6°±0.5°和2θ=36.7°±0.5°位置具有特征衍射峰。本发明提供了化合物LiaYbX3+a的一种新晶型,其晶体结构对称性为P-3m1,属于三方晶系,具有高于0.5×10-3S cm-1的室温离子电导率,而且可与正极材料相兼容,将其应用于全固态锂二次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4097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26993.4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大略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态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固态电解质由下述组成式(I)表示:LiaHobCl(I);其中,0.25
-
公开(公告)号:CN108336411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468149.0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锂盐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种锂盐和溶剂,所述二种锂盐为式(I)的锂盐和硼酸锂盐,式(I)为LiN(CxF2x+1SO2)(CyF2y+1SO2),其中x和y是自然数,所述硼酸锂盐选自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MFMB,LiDFEFMB,LiDFPFMB中的一种;式(I)的锂盐和硼酸锂盐的摩尔比例为(1~10):1。本发明还提出含有所述的复合锂盐溶液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采用复合锂盐制备高浓度锂盐电解液,通过调节锂盐种类以及各锂盐的相对比例,来控制电解液中溶剂化物的配位结构,控制SEI膜的形成反应,最终达到控制SEI膜成分及性质来提高电极循环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890541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150168.X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50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富锂锰基正极的原始料与快离子导体包覆液混合均匀,固液分离,得到表面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前体;所述快离子导体包覆液中的溶质选自可溶性磷酸氢盐、焦磷酸盐和偏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溶剂为水;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表面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前体进行热处理,得到表面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本发明采用一步法工艺,达到包覆和水洗降低总碱量的双重效果,工艺流程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批量放大和工业化生产。改性后材料表面的总碱量显著下降且首次库伦效率和倍率性能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61671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54733.4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44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脉冲化成方法,并进一步公开由该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所述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通过锁定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的特定电压区间,并采用交替式进行脉冲式充电和脉冲式放电过程来完成整个化成过程,有效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效率,增加了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33641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468149.0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锂盐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种锂盐和溶剂,所述二种锂盐为式(I)的锂盐和硼酸锂盐,式(I)为LiN(CxF2x+1SO2)(CyF2y+1SO2),其中x和y是自然数,所述硼酸锂盐选自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MFMB,LiDFEFMB,LiDFPFMB中的一种;式(I)的锂盐和硼酸锂盐的摩尔比例为(1~10):1。本发明还提出含有所述的复合锂盐溶液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采用复合锂盐制备高浓度锂盐电解液,通过调节锂盐种类以及各锂盐的相对比例,来控制电解液中溶剂化物的配位结构,控制SEI膜的形成反应,最终达到控制SEI膜成分及性质来提高电极循环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95907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128167.6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44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活性物质含有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化成方法包括至少三次充放电循环,前两次充放电循环充电截止电压低于4.4V,放电电流大于充电电流且第二次充电电流大于第一次充电电流;最后一次充放循环充电截止电压不低于4.4V,且充电电流不小于第二次充电电流。本发明采用阶梯电压充放电的化成方式,在多次低电压充放电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SEI膜﹑并且有利于正极表面形成稳定的CEI膜,抑制电解液在高电压下与极片副反应,减少了气体产生,从而解决电池胀气问题,同时,该方法也能提高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高压下的结构稳定性和容量发挥,提高了该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466142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435744.1
申请日:2013-09-23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硅氧碳/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其为在石墨负极的表面均匀牢固的分散尺寸低于3μm的含硅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硅材料分散在液态的有机硅氧烷单体中,依次添加乙醇-水的酸性溶液、固化剂和石墨负极材料后经球磨或机械搅拌及混捏混合得膏状混合物。膏状物于保护性气氛中,经高温煅烧得和破碎筛分得到各种不同粒径的硅/硅氧碳/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硅/硅氧碳/石墨复合负极材料中的含硅材料牢固且均匀的分布在石墨材料的表面,该结构能使硅材料有效的吸附在石墨的表面,避免硅材料自身的团聚和与石墨的剥离,具有充放电比容量可调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1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84987.3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 D06M10/02 , D06M10/06 , D06M101/20 , D06M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固态电解质膜,包括电解质层以及基材层,所述电解质层包括固态电解质材料和粘结剂,所述基材层经表面改性处理接枝一种或两种或多种活性官能团,所述活性官能团能与所述粘结剂发生聚合形成交联网络;所述粘结剂为不饱和系粘结剂。本发明提供的固态电解质膜,所述电解质层和基材层通过所述活性官能团与粘结剂发生聚合形成的交联网络连接,强度和结构稳定性得到提高,避免了基材仅与电解质层单面接触而易脱落的问题;可降低电解质膜的电子电导率,可有效抑制自放电现象。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电解质层独立成膜,更易于实现大规模卷对卷工艺生产,可用于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