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圆柱电池及其电池模组

    公开(公告)号:CN216389653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963534.2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圆柱电池,它包括第一盖板组件、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电极组件、第二汇流片以及位于第一盖板组件中的第一汇流片,壳体具有单侧开孔,用以连通内部容纳空间,壳体的底部加工有起爆破作用的压痕,第一汇流片与电极组件的第一极耳电连接,第一汇流片并与第一盖板组件的第一极柱电连接向外输出电流,第二汇流片与电极组件的第二极耳电连接,第二汇流片与壳体底部通过电连接向外输出电流;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新型圆柱电池的电池模组;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保证动力电池倍率和功率性能的前提下,简化电池结构,简化制造工艺,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电池整体质量,提高二次电池的质量和体积能量密度,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电池盖板及使用该盖板的铝壳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11700346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20826375.4

    申请日:2020-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盖板及使用该盖板的铝壳电池,一种电池盖板,它包括光盖板,光盖板的中间设置有用于焊接防爆片的凹槽,凹槽的中心设置有用于注液的注液孔,该电池盖板具有结构及加工工艺更加简单,成本低的优势;使用该盖板的铝壳电池,采用横向大卷芯结构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电芯的加工效率,且相比传统一侧出极耳的铝壳电池,本实用新型的铝壳电池将正负极设置在卷芯的两侧,提高了电芯的均热效果,相对于传统的两侧出极耳电芯,电解液通过注液孔从卷芯的顶部注入,可使卷芯的两端同时浸润,浸润速度更快;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内部温度分布均匀、电解液浸润速度快、装配结构简单高效的优点。

    一种软包锂电池电源模组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295223U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20252567.9

    申请日:2020-0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包锂电池电源模组,它包括框架、框架单元、Busbar组件和绝缘盖,框架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绝缘体,框架前面设置有导热板,导热板左侧设置有容纳腔,框架四角均设置有钢套,框架左侧中部设置有卡子,卡子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导向销,框架的容纳腔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粘合材料,粘合材料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电芯,电芯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材料,绝缘板外侧前面中部设置有信号采集组件,信号采集组件下方设置有汇流排,汇流排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凸台,绝缘盖左侧上方依次设置有正极标识和负极标识;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成组效率高、对电芯薄弱部位提供良好防护、结构装配方便、有效的导热结构、低成本的优点。

    一种双盖板方形电池结构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604755U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22261027.3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盖板方形电池结构,属于方形电池技术领域,其包括电芯和套设在所述电芯外部的壳体,所述电芯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膜,所述绝缘膜的侧边通过胶带固定封接,电芯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电芯的连接位置贴设有绝缘胶带,所述负极极耳与电芯的连接位置贴设有绝缘胶带;所述正极极耳上焊接有正极集流体,所述负极极耳上焊接有负极集流体,且所述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均通过折叠形成“U”形。通过将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均设置为“U”形,减小电池极耳所占空间,有效避免极耳与壳体意外接触,电池不会出现低压问题,电池性能更稳定,有效避免产生低压不良现象。

    一种新型圆柱电池及电池模组

    公开(公告)号:CN216903151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20544670.X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圆柱电池及电池模组,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第一盖板组件和第二盖板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极柱组件,第一盖板开设有极柱引出孔,极柱组件包括绝缘密封件、极柱、下绝缘件和第一汇流片,绝缘密封件、极柱、下绝缘位于壳体一侧且覆盖第一盖板的极柱引出孔,绝缘密封件与第一盖板和极柱的连接方式为纳米注塑连接,极柱与第一汇流片电连接,第一汇流片与第一极耳电连接并通过极柱向外输出电流,第二盖板组件仅包含第二汇流片,第二汇流片与第二极耳电连接,并与壳体底部通过电连接向外输出电流;本实用新型具有部件少、连接简单,操作方便,空间利用率高及安全可靠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