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93715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0153709.4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一种电气设备局放源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装置包括六个圆柱形声压传感基元(1),圆柱形声压传感基元端部设有光纤小孔(2);圆柱形声压传感基元端部固定弹性膜片(3);圆柱形声压传感基元内部为同轴空心圆柱体,内部有固定在底面的弹性柱体(4);弹性柱体上缠有光纤;光纤末端镀有高反射率的铝膜;所述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经过光隔离器输入到光耦合器;反射的干涉光进入光电探头。本发明装置采用的压差式结构,从原理上抵消了电气设备内部的各向同性噪声,提高了信噪比。本发明采用测向线最小切球球心原理确定局放源位置的方法。本发明对于能量较弱的超声波信号也能做出响应,具有灵敏度高,大动态范围,抗电磁干扰、可靠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9371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153709.4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09
Abstract: 一种电气设备局放源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装置包括六个圆柱形声压传感基元(1),圆柱形声压传感基元端部设有光纤小孔(2);圆柱形声压传感基元端部固定弹性膜片(3);圆柱形声压传感基元内部为同轴空心圆柱体,内部有固定在底面的弹性柱体(4);弹性柱体上缠有光纤;光纤末端镀有高反射率的铝膜;所述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经过光隔离器输入到光耦合器;反射的干涉光进入光电探头。本发明装置采用的压差式结构,从原理上抵消了电气设备内部的各向同性噪声,提高了信噪比。本发明采用测向线最小切球球心原理确定局放源位置的方法。本发明对于能量较弱的超声波信号也能做出响应,具有灵敏度高,大动态范围,抗电磁干扰、可靠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9224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05883.9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负荷预测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CMA/SMO的支持向量机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读取样本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样本数据进行赋值聚类,形成挖掘主题数据库;利用基于弱化熵优化的CMA形成电力负荷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关联关系数据库;利用最小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函数,得到最优化的惩罚因子、核函数、估计精度,利用wolfe对偶理论求得拉格朗日乘子和阈值;选择训练样本,通过极小化目标函数确定针对训练样本的支持向量机回归函数;进行电力负荷预测,最优化的估计精度小于0.0001时,用均方根相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进行预测结果分析;有效提高了电力负荷预测的速度与精度,具有积极的实际应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1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88617.1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江苏大学
IPC: G06F18/241 , H02J3/00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N3/0985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征增强式自适应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在线获取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提取电压特征,输入已训练好的PSC‑HGRU暂态稳定评估模型,输出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评估结果,即电力系统稳定或失稳;PSC‑HGRU暂态稳定评估模型基于概率型麻雀搜索算法PSA、通道注意力机制CAM和增强式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HGRU进行构建;HGRU全面捕捉暂态过程中数据的复杂前后依赖关系,增强模型对暂态稳定特征的捕获能力;CAM自适应调整HGRU中不同特征通道的权重,减少冗余特征的干扰,进一步提升评估的准确率;PSA动态调整评估模型的关键参数,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384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0317229.2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陈汝斯 , 刘海光 , 余笑东 , 刘艳 , 蔡德福 , 顾雪平 , 周鲲鹏 , 王作维 , 李晓辉 , 李少岩 , 王涛 , 万黎 , 王涛 , 王莹 , 王文娜 , 董航 , 张良一 , 孙冠群 , 王尔玺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负荷恢复分布鲁棒优化方法,包括:S1:生成风电出力的典型场景;S2:利用KL散度控制模糊集的鲁棒性,以步骤S1中生成的风电出力的典型场景为风电出力参考分布,构造符合风险偏好的风电出力模糊集;S3:在风电出力模糊集的基础上,以最大化期望恢复量为目标建立负荷恢复分布鲁棒优化模型;S4:建立负荷恢复分布鲁棒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S5:将负荷恢复分布鲁棒优化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模型;S6:对混合整数二阶锥模型进行求解,生成分布鲁棒优化负荷恢复优化结果。本发明能够更灵活地排除极低概率场景下极端的风电出力场景,使得负荷恢复的优化结果不那么“保守”,从而保证恢复的快速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923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43968.X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J3/24 , H02J3/46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系统机组调度的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所述电力系统机组调度的方法包括:构建典型风电出力场景集,构建频率动态安全约束集;以最小化电力系统机组调度总成本为优化目标构造目标函数,将所述频率动态安全约束集加入机组安全约束中,构造约束条件,并结合所述目标函数和所述约束条件,建立日前经济调度模型;求解所述日前经济调度模型,得到满足所述典型风电出力场景集中各个典型风电出力场景的机组组合,以根据所述机组组合进行调度。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维持电网频率稳定,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070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26115.8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热电站充当黑启动电源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在电力系统恢复状态下,光热电站充当黑启动电源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参数信息;根据电力系统参数信息和待恢复机组启动功率参数确定机组恢复信息;根据电力系统参数信息和机组恢复信息确定电力系统恢复时间段内光热电站提供的功率输出信息;根据太阳直接辐射预测数据、机组恢复信息和功率输出信息确定光热电站的运行参数信息;在运行参数信息满足预设约束时,根据运行参数信息生成光热电站的运行控制优化结果和机组恢复决策结果,通过光热电站充当黑启动电源启动电力系统中的待恢复机组。
-
公开(公告)号:CN11590661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27874.9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刘海光 , 陈汝斯 , 余笑东 , 祁利 , 刘艳 , 李晓辉 , 王枫 , 周斌 , 王作维 , 尹晗 , 周志强 , 周鲲鹏 , 蔡德福 , 顾雪平 , 李少岩 , 王涛 , 万黎 , 王涛 , 王文娜 , 董航
IPC: G06F30/27 , G06F113/0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能源及储能联合发电系统黑启动时空支撑能力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制约新能源参与初期黑启动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因素,从安全裕度水平与持续支撑时间两方面定义黑启动时空支撑能力;其次,搭建光储参与黑启动初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快速时域仿真,构建神经网络训练样本集;最后,使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建立黑启动时空支撑能力的评估模型,基于所述黑启动时空支撑能力评估模型和构建的神经网络训练样本集,对定义的新能源及储能联合发电系统的黑启动时空支撑能力进行评估。本发明可在计及新能源出力随机性的同时,提升初期黑启动阶段对启动功率的使用效果,为后续黑启动方案的制定与黑启动分区提供指标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19602.X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6
Abstract: 规模风电并网加剧了不同区域间惯量分布不均的问题,给多区域系统的频率安全防御带来挑战。本发明提出一种兼顾风电出力不确定性与多区域频率动态安全的两阶段风险调度模型。第一阶段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理论协同优化多区域系统的运行成本与运行风险,并求得风电可接纳安全边界。第二阶段在恶劣风电场景下进行多区域频率动态安全校核。将备用容量解耦为非事故备用与事故备用,分别嵌套于两阶段模型中,实现求解思路的清晰化。最后通过列与约束生成算法求解此两阶段优化问题。算例仿真验证表明,本发明所提模型和方法能有效提升多区域系统的频率响应能力,保证安全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63843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17229.2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nventor: 陈汝斯 , 刘海光 , 余笑东 , 刘艳 , 蔡德福 , 顾雪平 , 周鲲鹏 , 王作维 , 李晓辉 , 李少岩 , 王涛 , 万黎 , 王涛 , 王莹 , 王文娜 , 董航 , 张良一 , 孙冠群 , 王尔玺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负荷恢复分布鲁棒优化方法,包括:S1:生成风电出力的典型场景;S2:利用KL散度控制模糊集的鲁棒性,以步骤S1中生成的风电出力的典型场景为风电出力参考分布,构造符合风险偏好的风电出力模糊集;S3:在风电出力模糊集的基础上,以最大化期望恢复量为目标建立负荷恢复分布鲁棒优化模型;S4:建立负荷恢复分布鲁棒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S5:将负荷恢复分布鲁棒优化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模型;S6:对混合整数二阶锥模型进行求解,生成分布鲁棒优化负荷恢复优化结果。本发明能够更灵活地排除极低概率场景下极端的风电出力场景,使得负荷恢复的优化结果不那么“保守”,从而保证恢复的快速有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