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液装置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33599U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21977054.3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液装置,用于向二次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注液装置包括:箱体,具有容纳腔室;注液机构,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室内且可移动的注液杯,注液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一控制阀用于连通注液杯与容纳腔室,第二控制阀用于导通或截止注液杯;加压模块,与容纳腔室连通,加压模块用于对容纳腔室加压。本实用新型的注液装置能够在二次电池的注液过程中使二次电池的内、外部保持等压平衡状态,防止注液过程中损伤二次电池的防爆阀。

    卷筒组件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75092U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21097579.3

    申请日:2017-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筒组件,其包括:卷筒,具有外环部,外环部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凹槽,各凹槽从外环部的外周面向内凹入并沿轴向延伸。当本实用新型的卷筒组件用于极片加工时,能够为极片提供向内膨胀变形的空间,有效地避免了波浪边的产生,解决了后续卷绕过程出现的收不齐问题,提高了升温效率,缩短了升温时间,提高了对极片的除水效率。

    二次电池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742419U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20573437.3

    申请日:2017-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和端子板;电芯,位于顶盖片的下侧,且具有主体以及连接于主体的极耳。其中,顶盖片具有上下贯通的收容孔,端子板位于收容孔的顶部;极耳具有连接部以及相对于连接部弯折的弯折部,弯折部收容于收容孔内且直接连接于端子板,连接部连接主体和弯折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中,端子板与极耳的弯折部均收容于顶盖片的收容孔内,不占用顶盖片与电芯的主体之间的空间,因此,可以有效的节约二次电池的内部空间,增加二次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叠片机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32832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20250274.5

    申请日:2017-03-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叠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片机。其包括叠片装置、用于抓取极片的第一取料装置及第二取料装置,且第一取料装置和第二取料装置分别位于叠片装置的相对两侧,叠片装置包括基台和与基台转动连接的叠片平台,叠片平台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形成朝向第一取料装置的第一叠片位置,和朝向第二取料装置的第二叠片位置,在第一叠片位置处,叠片平台用于叠置第一取料装置抓取的极片,在第二叠片位置处,叠片平台用于叠置第二取料装置抓取的极片。这样设计大大缩短了叠片平台的运动行程,从而大大提高了叠片效率。

    电池的加工装置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70463U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621475324.1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的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包括注液机构以及振动机构,注液机构用于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内部,振动机构用于与电池接触,且在电解液注入过程中,振动机构能够将动能传递至所述电池,该方案中,振动机构能够将自身产生的动能直接传递至电池,使得电解液在注入电池内部的过程中快速与极片浸润,无需增加干燥等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电池及其顶盖片组件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36404U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21164878.9

    申请日:2018-07-23

    Inventor: 方宏新 邓金雁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其顶盖片组件。该顶盖片组件包括顶盖片、密封块、封装盖和密封垫,所述顶盖片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和配合部,所述顶盖片组件具有贯穿设置的注液孔;所述密封块与所述注液孔密封配合;所述封装盖具有空腔,以容纳所述密封块,所述封装盖与所述配合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垫设置于所述注液孔外,且所述封装盖与所述主体部通过所述密封垫密封配合。本申请所提供的顶盖片组件中,注液孔的封装过程较为简单,且注液孔的密封效果较好。

    收容装置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240757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20626789.5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容装置,其包括底座,底座包括端板、侧板、底板以及收容腔,收容腔用于收容待注液的电池,电池包括主体壁和侧壁;收容装置还包括多个限位块,各限位块固定于对应的侧板的内表面,各限位块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主体部,主体部包括:顶表面;底表面,贴靠于侧板;以及过渡台阶面,连接于顶表面与底表面之间;其中,当电池收容于收容腔时,电池设置于多个限位块之间,电池的主体壁面向底座的侧板,而电池的侧壁面向底座的端板。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容装置中,各限位块的过渡台阶面有效地避免了电池的主体壁被刮伤的风险,同时避免了在现有技术中的收容装置的内表面粘贴耐磨材料,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

    电化学储能装置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16490U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21042204.7

    申请日:2017-08-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电芯。壳体具有:两个长内壁面;两个短内壁面;一个内底壁面,各短内壁面与内底壁面之间形成短边拐角,短边拐角形成短边拐角区域;各长内壁面与内底壁面之间形成长边拐角,长边拐角形成长边拐角区域;电芯设置于壳体内,具有:第一极片,以多层设置;第二极片,与第一极片电极性相反,以多层设置;隔离膜,以多层设置;其中,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沿高度方向投影到短边拐角区域内的层沿高度方向与短边拐角间隔开;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沿高度方向投影到长边拐角区域内的层沿高度方向与长边拐角间隔开,有效地避免了壳体的短边拐角和长边拐角对电芯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挤压。

    电池极片去毛刺装置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88672U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20088851.5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极片去毛刺装置,包括分切机构、去毛刺机构以及收卷机构,所述分切机构用于待分切极片的分切;所述收卷机构用于已分切极片的收卷;所述去毛刺机构设置于所述分切机构与所述收卷机构之间,所述去毛刺机构包括通气管、阴极与阳极,所述通气管具有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于所述气体入口流向与所述气体出口之间,以使通过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之间的气体被电离为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所述气体出口与已分切极片相对。本申请能够避免极片受碱液的污染,且能够实现连续生产。

    加热装置及热压设备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01895U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621248920.6

    申请日:2016-11-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及热压设备,加热装置用于加热裸电芯,其包括加热机构和感应控制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机架、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均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裸电芯的间隔;所述感应控制机构包括感应电源,所述感应电源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均电连接,以在所述间隔内形成交变磁场。该加热装置采用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裸电芯置于该交变磁场内以后将会产生涡流,进而产生焦耳热效应,以此加热裸电芯。由于上述交变磁场可以穿透裸电芯,因此裸电芯的加热面积更大,加热效率更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