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2855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580078101.3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IPC: C01G23/00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需要导电助剂或者能够将导电助剂抑制为最小限度的新颖的钛氧化物粒子、钛氧化物粒子的制造方法、蓄电元件用电极、及蓄电元件。新颖的钛氧化物粒子(1)是由多个微晶(2)连续地键合而构成三维网络结构,且在微晶(2)的表面具有马格涅利相(2a)。微晶(2)无规地取向而彼此在轴面或端面键合,层叠为三维网络结构状。能够使钛氧化物粒子(1)的内部存在大量纳米尺寸的空间部(3),微晶(2)间可消除接合界面的晶界,另一方面,能够存在大量微小孔隙。
-
公开(公告)号:CN110891900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80045991.1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蓄电器件的电极的制造中与电极活性物质一起使用、实现具有良好的循环寿命的蓄电器件的导电性碳混合物。一种导电性碳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用于制造蓄电器件的电极,该导电性碳混合物包含具有导电性的氧化处理碳、和与该氧化处理碳相区别的导电性碳,所述氧化处理碳覆盖所述区别的导电性碳的表面,该导电性碳混合物的拉曼光谱中的2D带的峰强度相对于D带的峰强度之比为上述区别的导电性碳的拉曼光谱中的2D带的峰强度相对于D带的峰强度之比的55%以下。该导电性碳混合物特别良好地覆盖电极活性物质的表面,使蓄电器件的循环寿命延长。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519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580067141.8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速率特性提高的蓄电装置的电极中使用的金属化合物粒子群及其制造方法、蓄电装置用电极。一种在蓄电装置的电极中使用的金属化合物粒子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金属化合物粒子的前驱物与碳源进行复合化而获得第一复合材料的步骤;通过在非氧化环境下对所述第一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而生成金属化合物粒子,获得该金属化合物粒子与碳复合化而成的第二复合材料的步骤;通过在氧气环境下对所述第二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将碳除去且获得金属化合物粒子键结为三维网状结构的金属化合物粒子群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5765773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480064170.4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致力于具有高能量密度的蓄电器件的导电性碳。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导电性碳包含亲水性固相成分,该亲水性固相成分的、由拉曼光谱算出的石墨烯面方向不含扭曲的晶粒尺寸La与石墨烯面方向含有扭曲的晶粒尺寸Leq满足以下关系:1.3nm≤La≤1.5nm,且1.5nm≤Leq≤2.3nm,且1.0≤Leq/La≤1.55。在蓄电器件的电极的制造中,若对形成于集电体上的、包含活性物质粒子和本发明的导电性碳的活性物质层实施压延处理,则由于该压力,本发明的导电性碳糊状地扩展,被覆活性物质粒子的表面并致密化,被挤出并填充于在相邻的活性物质粒子之间形成的间隙部。其结果是,压延处理后得到电极的每单位体积的活性物质量增加,电极密度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0478195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380058944.8
申请日:2013-11-12
Applicant: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0492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4/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将因高温反应而容易形成不稳定的晶体的金属化合物担载于碳材料上,或在含氧气氛下进行复合材料的复合化,从而提高了输出特性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具备该电极材料的蓄电装置。首先,一边使碳材料纳米粒子化,一边将金属化合物前体担载于碳材料上。金属化合物前体为含锂之前的MβYγ。接着,使金属化合物前体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在该复合化工序中,对担载于碳材料上的金属化合物前体进行合成并使其晶体化。作为对金属化合物前体进行合成并使其晶体化的方法,采用在高压水蒸汽的存在下进行的化合物合成及使晶体生长的方法即水热合成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43094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17302.7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期稳定性优异的混合电容器。包括:含有具有碳材料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a的正极1,其中所述碳材料含有具有电双层电容的多孔质结构或纤维状结构;以及含有具有能够吸藏放出锂离子的材料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a的负极2,在正极活性物质层1a与负极活性物质层2a之间介隔存在捕捉质子的锂化合物。更包括配置于正极活性物质层1a与负极活性物质层2a之间的隔板3,隔板3包含锂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42855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80078101.3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IPC: C01G23/00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需要导电助剂或者能够将导电助剂抑制为最小限度的新颖的钛氧化物粒子、其制造方法及用途。新颖的钛氧化物粒子1是由多个微晶2连续地键合而构成三维网络结构,且在微晶2的表面具有马格涅利相2a。微晶2无规地取向而彼此在轴面或端面键合,层叠为三维网络结构状。能够使钛氧化物粒子1的内部存在大量纳米尺寸的空间部3,微晶2间可消除接合界面的晶界,另一方面,能够存在大量微小孔隙。
-
公开(公告)号:CN103460454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280016774.2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IPC: H01M4/48 , B82Y30/00 , H01M4/36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 B82Y30/00 , H01G11/32 , H01G11/50 , H01M4/133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62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高可逆容量且具有降低了的初始不可逆容量的、能够吸贮及放出锂的负极活性物质。就本发明的负极活性物质而言,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由如下复合物和选自石墨及难石墨化碳组成的组的骨料凝聚而成的造粒物,所述复合物以高分散状态包含具有纳米尺寸的导电性碳粉末和与该导电性碳粉末的表面接触的氧化锡粉末。由于通过减少上述造粒物中的碳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抑制了电解液的电化学分解,因此负极活性物质的初始不可逆容量显著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58009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80045275.5
申请日:2014-08-11
Applicant: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32 , H01G11/06 , H01G11/34 , H01G11/46 , H01G11/50 , H01G11/52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低的直流内阻、且即使经历高温,直流内阻的增加也被抑制的电化学电容器。本发明的电化学电容器具备:具有包含活性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具有包含尖晶石型的钛酸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和在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与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配置的保持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液的间隔件,钛酸锂的100%放电容量被设定为活性炭的100%放电容量的2.2~7.0倍的范围。在电化学电容器的充放电中,仅利用钛酸锂粒子的表面附近,DCIR降低并且DCIR的稳定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620425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80045747.2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日本贵弥功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C01G23/005 , C01G45/1242 , C01G51/42 , C01P2004/03 , C01P2004/62 , C01P2004/64 , C01P2006/10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供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材料的特征在于,含有:能够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工作的第一活性物质的粗大粒子、和导电性碳与附着于该导电性碳上的能够作为与上述第一活性物质相同电极的活性物质工作的第二活性物质的复合体的粒子,上述第一活性物质的粗大粒子的粒径大于上述复合体的粒子的粒径,上述复合体的粒子被填充在形成于上述第一活性物质的粗大粒子之间的间隙部中。在上述间隙部中,可以还含有导电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