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化合物粒子群的制造方法及蓄电装置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04519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580067141.8

    申请日:2015-05-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速率特性提高的蓄电装置的电极中使用的金属化合物粒子群及其制造方法、蓄电装置用电极。一种在蓄电装置的电极中使用的金属化合物粒子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金属化合物粒子的前驱物与碳源进行复合化而获得第一复合材料的步骤;通过在非氧化环境下对所述第一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而生成金属化合物粒子,获得该金属化合物粒子与碳复合化而成的第二复合材料的步骤;通过在氧气环境下对所述第二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将碳除去且获得金属化合物粒子键结为三维网状结构的金属化合物粒子群的步骤。

    导电性碳、包含该碳的电极材料、使用该电极材料的电极和具备该电极的蓄电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5765773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480064170.4

    申请日:2014-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致力于具有高能量密度的蓄电器件的导电性碳。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导电性碳包含亲水性固相成分,该亲水性固相成分的、由拉曼光谱算出的石墨烯面方向不含扭曲的晶粒尺寸La与石墨烯面方向含有扭曲的晶粒尺寸Leq满足以下关系:1.3nm≤La≤1.5nm,且1.5nm≤Leq≤2.3nm,且1.0≤Leq/La≤1.55。在蓄电器件的电极的制造中,若对形成于集电体上的、包含活性物质粒子和本发明的导电性碳的活性物质层实施压延处理,则由于该压力,本发明的导电性碳糊状地扩展,被覆活性物质粒子的表面并致密化,被挤出并填充于在相邻的活性物质粒子之间形成的间隙部。其结果是,压延处理后得到电极的每单位体积的活性物质量增加,电极密度上升。

    混合电容器及混合电容器用隔板

    公开(公告)号:CN10743094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17302.7

    申请日:2016-0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期稳定性优异的混合电容器。包括:含有具有碳材料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a的正极1,其中所述碳材料含有具有电双层电容的多孔质结构或纤维状结构;以及含有具有能够吸藏放出锂离子的材料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a的负极2,在正极活性物质层1a与负极活性物质层2a之间介隔存在捕捉质子的锂化合物。更包括配置于正极活性物质层1a与负极活性物质层2a之间的隔板3,隔板3包含锂化合物。

    电化学电容器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8009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80045275.5

    申请日:2014-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低的直流内阻、且即使经历高温,直流内阻的增加也被抑制的电化学电容器。本发明的电化学电容器具备:具有包含活性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具有包含尖晶石型的钛酸锂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和在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与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配置的保持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液的间隔件,钛酸锂的100%放电容量被设定为活性炭的100%放电容量的2.2~7.0倍的范围。在电化学电容器的充放电中,仅利用钛酸锂粒子的表面附近,DCIR降低并且DCIR的稳定性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