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量河道冰层厚度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8427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251031.6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线测量河道冰层厚度的装置,包括支撑柱、控制箱、测量部和驱动部,支撑柱之间有连杆,连杆之间有测量部,所述测量部包括滑杆、浮板、滑动块和测量筒,测量筒内注满酒精,所述酒精内有上悬浮块、下悬浮块、位移传感器和反光板,上悬浮块内旋装有位移传感器,下悬浮块上端有反光板,本发明依靠浮板与滑动块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冰层厚度,位移传感器下端与冰面上表面平齐,反光板上表面与冰层下表面平齐,用位移传感器测量距离,且位移传感器置于酒精内,测量用的光或波在同一介质内传播,不会出现光或波传播速度改变的情况,测量结果精确。

    一种适用于砒砂岩区坡面综合治理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8702890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27011.3

    申请日:2018-05-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治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砒砂岩区坡面综合治理技术,包括适用于砒砂岩区坡面综合治理技术,所述适用于砒砂岩区坡面综合治理技术包括生物方面的治理、材料方面的治理和工程方面的治理。该适用于砒砂岩区坡面综合治理技术,通过生物措施、材料措施、工程措施多元耦合的角度出发,对砒砂岩小流域坡面进行治理,其中生物措施主要沙棘、百里香、冰草等不同的配置模式的种植,材料措施主要指抗蚀促生材料和化学灌浆材料,工程措施主要指三角堰、截流沟、截水坑、鱼鳞坑、锚固等,三种措施在砒砂岩坡面治理中综合配置,达到固化砒砂岩、促进植被生长,减少坡面水土流失的效果。

    坡面水蚀精细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0475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210027399.3

    申请日:2012-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面水蚀精细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它包括设有脚轮的底架、与底架相连的试验土槽,试验土槽设在底架的上方,试验土槽的一端与底架的一端部铰接、另一端设有与试验土槽相配合的水箱,试验土槽和底架之间设有液压杆,试验土槽和水箱之间设有稳流池,稳流池和水箱之间通过输水管连通,水箱的一侧设有输水管和水泵,水箱的下部连通有排水管,试验土槽的正前方设有三维激光扫描仪、正上方设有降雨器,试验土槽与底架铰接的端部设有与试验土槽连接的集流口;本发明具有能人工控制坡面土壤容重、植被类型和覆盖度,模拟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水蚀情况,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各因素对土壤水蚀的影响与响应机理的优点。

    坡面沟道系统水蚀精细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047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27384.7

    申请日:2012-0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究坡面沟道系统水蚀过程的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它包括底架、与底架相连的坡面径流小区和沟道径流小区,底架的一端设置有行走轮组、另一端设置有转向轮组和与转向轮组相连的行走牵引杆,坡面径流小区和沟道径流小区均设置在底架的上方,坡面径流小区的端部与沟道径流小区的端部铰接,沟道径流小区的另一端与底架的行走轮组端铰接,底架和沟道径流小区之间设置有控制沟道径流小区升降的沟道升降机构,底架和坡面径流小区之间设置有控制坡面径流小区升降的坡面升降机构,本发明具有能人为的填压土壤、移栽植被、自动调节沟道角度、自由移动设备整体、缩短试验周期,并且能实现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水蚀过程精确模拟的优点。

    一种砒砂岩覆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及径流有效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844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278101.X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砒砂岩覆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及径流有效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上坡面治理,采用截流横沟与纵向沟向结合的拦蓄方式:沿等高线开挖截流横沟,在截流横沟的两端开挖纵向沟,并沿着截流横沟左右方向每隔5m从坡顶最高处沿坡向下开挖纵向沟,将每条截流横沟串联,形成梯形沟网;(2)立体培植,在每条截流横沟内开挖鱼鳞坑,相邻两条截流横沟内的鱼鳞坑呈品字结构,坡顶的截流横沟内的鱼鳞坑内种植山桃、山杏、酸枣和甘草,沿着等高线向下依次种植柠条、沙棘,在沟间通过封禁方式,实现草被恢复;(3)每年4月中下旬,每年10月底次之在截流横沟、纵向沟和鱼鳞坑内播撒草籽:同时于降雨前后在混交的灌木行之间撒播紫花苜蓿、草木樨、沙打旺、冰草;(4)在坡顶汇流路径出口处配置集水装置,并利用出水管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滴灌带,通过滴灌方式为下坡面植生的植物补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