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5561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358774.0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9K17/08 , C09K17/02 , B09C1/08 , C05G3/80 , C02F1/62 , C02F101/2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污染水体或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重金属钝化作用的负载镁的白云母基负载镁的重金属钝化剂。该重金属钝化剂是在白云母基体上负载有镁元素。所述重金属钝化剂是将白云母和氯化镁先与水混合均匀、干燥,然后再在500~600℃下煅烧后得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以富钾矿物—白云母为基体,负载镁元素的重金属钝化剂,不仅能够用于重金属土壤或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的钝化,还兼具肥料功能,能够为土壤补充适量钾肥的重
-
公开(公告)号:CN1172485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84176.4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3B3/02 , E03B11/16 , E03B7/07 , F03D9/00 , B01D29/64 , H02J7/35 , E03B7/08 , E02D3/00 , A01G25/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风水复合侵蚀区的雨水集储灌溉系统,其包括蓄水箱和配电柜,所述蓄水箱的的干部固定安装有导水斗,所述导水斗的底部和蓄水箱内顶部相连通,所述导水斗的顶部中间通过螺栓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凝结收集机构,所述配电柜设置于蓄水箱的后端。本申请能够利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丰富的光能和风能等自然资源,利用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进行蓄能供给,同时利用昼夜温差进行凝结水的储蓄,通过蓄水箱对雨水、径流和凝结水进行收集,然后通过灌溉机构和简易的土壤水分感知系统,即湿度传感器,即可实现对作物的智能灌溉。
-
公开(公告)号:CN11264962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0970995.X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申震洲 , 姚文艺 , 李鹏 , 郑艳爽 , 伍艳 , 肖培青 , 李占斌 , 肖千璐 , 丰青 , 王卫华 , 张立欣 , 徐建昭 , 衣强 , 杨玉庆 , 付国利 , 宋静茹 , 李勉 , 饶良懿 , 杨吉山 , 焦鹏
IPC: G01P5/06 , G01P15/18 , B64U20/80 , B64U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流流速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携带式应急管理用简易洪水泥沙监测设备系统。本发明的无人机携带式应急管理用简易洪水泥沙监测设备系统本体为具有空心结构的球体,包括凹坑,所述凹坑均匀设置在监测装置本体外表面;固定钩,所述固定钩设置在所述凹坑内,能够沿所述监测装置本体径向伸缩,所述固定钩收缩时定位在所述凹坑中,弹出时伸出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外表面;通道,所述通道穿过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球心且贯穿整个球体;流速仪,所述流速仪设置在所述通道内;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监测装置本的外表面,所述监测装置本体通过电磁铁与无人机强磁固定。本发明的监测装置使用简单,无须临时搭建水文观测站,随时随地都可测量流速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512993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446148.8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Inventor: 申震洲 , 姚文艺 , 韩玉峰 , 李斌斌 , 肖培青 , 姚京威 , 徐建昭 , 衣强 , 张弘 , 韩德强 , 张军 , 王卫华 , 杨玉庆 , 曹力 , 昌已登 , 范江浒 , 刘杰 , 刘明欣 , 李莉 , 陈诚 , 侯礼婷 , 王纪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泥沙自检测系统的可储水式空心淤地坝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坝体的内部开设有储水腔,所述坝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储水腔相连通,所述坝体远离储水腔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端与储水腔内壁的底部相连通;通过设置的空心坝拦水,又用储水腔储水,使不能利用或难利用的洪水能够有效利用;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包括泥沙含量检测装置以及储水控制模块,所述泥沙含量检测装置检测洪水中泥沙含量的垂直分布,储水控制模块控制相应的进水孔打开或者关闭,使泥沙含量较高的洪水不会顺着进水孔进入储水腔的内部,而上层泥沙含量较低的清水则会顺着进水孔流入储水腔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1228427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251031.6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线测量河道冰层厚度的装置,包括支撑柱、控制箱、测量部和驱动部,支撑柱之间有连杆,连杆之间有测量部,所述测量部包括滑杆、浮板、滑动块和测量筒,测量筒内注满酒精,所述酒精内有上悬浮块、下悬浮块、位移传感器和反光板,上悬浮块内旋装有位移传感器,下悬浮块上端有反光板,本发明依靠浮板与滑动块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冰层厚度,位移传感器下端与冰面上表面平齐,反光板上表面与冰层下表面平齐,用位移传感器测量距离,且位移传感器置于酒精内,测量用的光或波在同一介质内传播,不会出现光或波传播速度改变的情况,测量结果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629731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18721.4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nventor: 姚文艺 , 申震洲 , 肖培青 , 冷元宝 , 杨吉山 , 于国强 , 郑艳爽 , 马静 , 刘慧 , 李晓龙 , 李长明 , 饶良懿 , 陈伟伟 , 姚京威 , 张攀 , 焦鹏 , 荆诚然 , 王志慧 , 焦雪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貌-侵蚀-措施高适配的覆沙砒砂岩粗泥沙控制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坡顶综合治理,坡面综合治理以及沟道综合治理,根据坡顶覆沙的特点,坡顶综合治理利用植物将坡顶浮沙固定,并将坡顶雨水收集入集水窖;所述坡面综合治理根据不同的坡面角度实施不同的治理措施;所述沟道综合治理包括在沟道内设立刚性坝以及柔性坝,刚性坝与柔性坝采用交叉的方式布设,解决了覆沙砒砂岩坡顶由于浮沙的存在,导致坡顶植物存活率低,坡顶雨水无法收集等问题,柔性坝通过乔木,灌木以及草的混交,使得垂直分层空间内光照的充分的综合利用;同时由于不同的植物根系深度不同,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同时有利于土壤的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07621438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947016.7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攀 , 姚文艺 , 孙维营 , 肖培青 , 张楠 , 祝林彦 , 杨岚 , 杨春霞 , 焦鹏 , 申震洲 , 杨二 , 李莉 , 侯欣欣 , 吕锡之 , 孔祥兵 , 王智慧 , 倪用鑫 , 杨吉山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坡面地形演变与水蚀过程耦合的动态监测方法。首先建立坡面模型,对模型进行设置;采用间歇性降雨试验;降雨前对测量区域及定位球扫描,获得初始地形点云数据;降雨中对模型进行坡面水力学参数测量;降雨暂停时扫描,获得坡面地形的时序演变过程;结束后对最终侵蚀地形扫描,获得其点云数据;对获得的点云数据处理,得到坡面侵蚀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从测量数据中选取与坡面地形测量时间同步的坡面水力学参数,得到该坡面地形下相对应的坡面水力学参数分布,由此得到与坡面地形演变过程相对应的水力学参数时序变化过程。本发明实现了对一个连续坡面地形演变过程的动态监测,精确测量泥沙冲淤分布,测量快速、准确、可靠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223400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796323.5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姚文艺 , 时明立 , 冷元宝 , 申震洲 , 肖培青 , 焦鹏 , 黄静 , 左仲国 , 常绍国 , 张攀 , 杨吉山 , 杨春霞 , 宋万增 , 杨久俊 , 张磊 , 吴智仁 , 王立久 , 杨才千 , 孙维营 , 李勉 , 杨二 , 康玲玲 , 陈江南 , 王玲玲 , 孔祥兵 , 魏鹳举 , 吕锡芝 , 王志慧 , 李莉 , 董飞飞 , 刘慧 , 伍艳 , 冯伟风 , 乔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砒砂岩区的水土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砒砂岩支沟流域生物-材料二元耦合综合治理系统,包括六项空间工程和空间植被系统,其中六项空间工程中的挡渣墙、谷坊和淤地坝均由改性材料抗蚀促生W-OH材料制成。本发明还相应的提供了采用本发明的综合治理系统对砒砂岩支沟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的方法。本发明的综合治理系统中采用植被生物以及抗蚀促生材料相结合,再加上空间工程技术,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砒砂岩支沟流域水土流失问题解决方案,达到稳定、高效、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590474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210027384.7
申请日:2012-02-08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究坡面沟道系统水蚀过程的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它包括底架、与底架相连的坡面径流小区和沟道径流小区,底架的一端设置有行走轮组、另一端设置有转向轮组和与转向轮组相连的行走牵引杆,坡面径流小区和沟道径流小区均设置在底架的上方,坡面径流小区的端部与沟道径流小区的端部铰接,沟道径流小区的另一端与底架的行走轮组端铰接,底架和沟道径流小区之间设置有控制沟道径流小区升降的沟道升降机构,底架和坡面径流小区之间设置有控制坡面径流小区升降的坡面升降机构,本发明具有能人为的填压土壤、移栽植被、自动调节沟道角度、自由移动设备整体、缩短试验周期,并且能实现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水蚀过程精确模拟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292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11542.3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0 , G06V20/17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V10/52 , G06V10/764 , G06N20/00 , G06N5/02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尺度遥感的林草植被覆盖度精细化反演方法和系统,利用无人机实地观测数据首先提供端元类型和端元丰度信息,然后将这些先验知识输入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模型反算得到对应端元类型的端元光谱信息,借助无人机超过分辨率观测数据作为先验知识,提高了端元光谱提取精度,为提高林草植被总覆盖度反演精度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卫星观测数据的纹理特征,将中分辨率的光谱特征和高分辨率的纹理特征结合,利用随机森林模型构建不同遥感特征组合与木本植被覆盖度实测数据之间的最佳响应关系,从而实现大区域范围木本植被覆盖度的高精度反演,为进一步估算草本植被覆盖度提供数据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