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9621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10355.7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含储能的电能量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联合出清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建立了含储能的电能量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联合出清模型,在该模型中充分考虑了多种不同品种与特性的辅助服务市场,采用该联合出清模型进行市场出清,可以获得储能在电能量市场及调频、备用以及爬坡辅助服务市场中的中标容量,并获得对应的市场出清价格。因此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可用于评估新型储能参与多种辅助服务市场时的特点与参与倾向,量化估计多种储能在电能量及多种辅助服务市场中的收益潜力,为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储能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879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50265.6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P9/48 , H02P9/30 , H02P9/00 , H02J3/38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频输电用定子控制型双馈风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风轮机组、齿轮箱、双馈风力发电机、交‑直‑交变流器、分频电网、第二变压器及第一变压器;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转子绕组通过第一变压器与分频电网相连,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绕组通过交‑直‑交变流器及第二变压器与分频电网相连,风轮机组的输出轴与齿轮箱的输入相连接,齿轮箱的输出轴与双馈风力发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解决分频输电系统用风力发电机的成本及体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40766.6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频海上风电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相关设备,将系统划分为4个子系统,分别为:工频电网、交交变频器、分频电网和风机系统。相比于传统的稳定性分析,本发明提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更有针对性,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和计算。系统的稳定性可通过对回比矩阵应用广义奈奎斯特判据得到,这种方式对目标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对应参数没有依赖性,仅仅依赖于各个子系统外部测量阻抗,从而能够充分保护用户隐私和商业机密,解决了状态空间法随着系统复杂度的增加,微分方程的数量即状态空间模型的阶数会急速增加,为特征值的求解带来巨大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4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08386.5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H02M7/219 ,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J3/36 , H02J3/3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直流混合导纳建模方法,获取控电流模式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主电路的小信号模型、控制器同步旋转坐标系和系统同步旋转坐标系中电流和开关函数小信号扰动量之间的关系、电流环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使用谐波状态空间法,求得控电流模式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本发明提出的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同时考虑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交流侧、直流侧以及交直流之间耦合作用的影响,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提出的交直流混合导纳模型不受交流侧以及直流侧电网导纳的影响,其仅由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自身的稳态工作点、控制结构以及换流器参数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96135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55644.5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制级联结合型旋转变压变频器,内定子铁芯内设置有内定子内置式永磁体,输出绕组缠绕于外定子铁芯内,转子的内壁上设置有凸极调磁块,转子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子表贴式永磁体,内定子铁芯内缠绕有输入绕组;利用凸极调磁块将py对极的内定子内置式永磁体产生的静止磁动势调制为pn对极的旋转磁场,与输入绕组的pn对极相对应,使输入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动势与内定子内置式永磁体经过调制后产生的旋转磁场以同步转速旋转;转子表贴式永磁体产生pw对极的旋转磁场,与输出绕组的pw对极相对应,在输出绕组中感应出频率为f2的对称三相交流电,该变频器能够实现电能频率及电压变换,且具有经济性高、运行可靠性高及过载能力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9619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78244.9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K1/2795 , H02K1/18 , H02K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频输电系统用轴向磁通永磁双馈风力发电机,包括定子及转子,定子与转子同轴安装,定子与转子之间具有气隙;转子包括转子铁心及若干转子永磁体,各转子永磁体沿周向依次安装于转子铁心上靠近所述气隙的一侧的表面上;定子包括定子铁心及定子电枢绕组,定子铁心上正对所述转子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定子齿,所述定子电枢绕组包括50/3赫兹绕组及50赫兹绕组,50/3赫兹绕组及50赫兹绕组分别缠绕于所述定子齿上,该发电机能够分别发出50/3赫兹和50赫兹的电能,且具有经济性高、运行可靠性高以及性能优越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9618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76484.5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频输电系统用电励磁双馈风力发电机,包括定子及转子,定子套接于转子上,定子与转子之间具有气隙;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心以及转子励磁绕组,转子铁心的外侧上设置有若干转子齿,所述转子励磁绕组包括50/3赫兹励磁绕组及50赫兹励磁绕组,50/3赫兹励磁绕组及50赫兹励磁绕组分别缠绕于转子齿上;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心及定子电枢绕组,定子铁心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定子齿,所述定子电枢绕组包括50/3赫兹电枢绕组及50Hz电枢绕组,50/3赫兹电枢绕组及50Hz电枢绕组分别缠绕于定子齿上,该发电机能够分别发出50/3赫兹和50赫兹的电能,且具有经济性高、运行可靠性高以及性能优越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48456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1542480.5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Inventor: 王勇 , 张艳 , 韩震焘 , 刘栋 , 梁毅 , 王智冬 , 王志维 , 王秀丽 , 王邦彦 , 李华 , 芦思晨 , 高嘉文 , 张宁 , 路朋 , 周沫 , 赵伟 , 潘艳 , 徐鹏 , 韩亮 , 史喆 , 王麒翔 , 包津铭
IPC: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时变故障率模型和时序模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电网元件历史运行参数和外部运行条件,统计元件历史故障频率和修复率,计算元件故障率和故障概率;基于外部运行条件计算气象灾害发生概率和各气象灾害导致设备故障的故障率,构建元件时变故障率模型;利用时序模拟法获取天气条件,基于天气抽样精度进行天气自适应重复抽样;利用元件时变故障率模型获取元件故障率和故障概率;基于抽样结果、故障率和故障概率获取短期系统情况时序曲线,计算电网可靠性指标。本发明能更准确地描述时间及环境相关的电网故障率,既反映天气对于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又反映恶劣天气下的系统典型时序状态,对恶劣天气下系统故障情况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9404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729805.0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K1/2791 , H02K21/02 , H02K21/22 , H02K3/52 , F03D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开槽的表贴式永磁游标风力发电机,包括定子及转子,转子套接于定子的外侧,定子与转子之间具有气隙,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心以及设置于转子铁心内侧的转子永磁体,转子铁心的内侧沿周向设置有若干转子槽,该发电机的转子涡流损耗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94023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63715.9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出低频电能的风电机组,风力机、发电机、变流模块、变压器依次串联连接后,与低频电网连接;变流模块用于将发电机输出的电能转换为低频电能;变压器用于将低频电能的电压升压后输送至低频电网。本发明通过对现有工频风电机组与取能系统的改造,克服了现有工频风电机组与低频交流系统不匹配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低频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