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28694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80005728.2
申请日:2012-02-13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5/56 , B22F3/1137 , C22C1/00 , C22C1/08 , C22C21/00 , C22C21/02 , C22F1/047 , C25D3/66 , C25D3/665 , C25D5/50 , C25D7/00 , C25D11/04 , H01M4/662 , H01M4/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于从铝结构中除去聚氨酯树脂且同时防止铝氧化的方法,其中所述铝结构体是通过在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多孔聚氨酯树脂的表面上形成铝膜而获得的。所述方法是制造铝多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聚氨酯多孔树脂的表面上形成纯度为99.9质量%以上的铝膜,从而获得由多孔聚氨酯树脂和所述铝膜构成的铝结构体,并在空气中于大于或等于370℃且小于660℃的温度下对所述铝结构体进行热处理,以除去聚氨酯树脂并获得铝多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328693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80005431.6
申请日:2012-01-06
Applicant: 富山住友电工株式会社
IPC: C25D1/08 , C22C1/08 , C22F1/00 , C22F1/02 , C22F1/10 , C25D5/54 , C25D7/00 , H01M4/66 , H01M4/80 ,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04 , B22F3/1137 , B22F2207/01 , C22C1/08 , C22F1/00 , C22F1/02 , C22F1/10 , C23C18/1644 , C23C18/1653 , C23C18/1657 , C25D1/003 , C25D1/08 , C25D5/14 , C25D5/50 , H01M4/662 , H01M4/667 , H01M4/80 , H01M8/0232 , H01M8/245
Abstract: 一种多孔金属体,其具有由至少含有Ni和Cr的合金构成的三维网状结构,所述多孔金属体具有由中空芯部和外壳形成的骨架,其中,当将所述外壳的横截面在厚度方向上均匀分为三个部分,即外侧部分、中央部分和内侧部分时,并且当将所述外侧部分、所述中央部分和所述内侧部分中Cr的重量百分数浓度定义为符号a、b和c时,a、b和c满足由表达式(1)表示的关系:|(a+c)/2-b|/(a+b+c)/3<0.20 (1)。
-
公开(公告)号:CN102713039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80061999.0
申请日:2010-09-17
Applicant: 平松产业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F9/145 , B01D39/2065 , D01D5/0038 , D01D5/20 , D01F9/20 , D04H1/4242 , D04H1/728 , D04H3/002 , D04H13/00 , D10B2101/12 , H01G11/26 , H01G11/34 , H01G11/40 , H01G11/44 , H01M4/133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4/80 , H01M4/806 , Y02E60/13 , Y10T428/2918 , Y10T442/60 , Y10T442/61 , Y10T442/681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表面积大、石墨化度高、纤维直径小、并且偏差小的碳纤维(或者由上述碳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本发明的碳纤维制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具有:分散液制作工序,制作含有树脂和沥青的分散液;静电纺丝工序,通过静电纺丝由上述分散液制作由碳纤维前体构成的无纺布;和改性工序,将通过上述静电纺丝工序得到的无纺布的碳纤维前体改性为碳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266693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180004601.4
申请日:2011-04-07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5/56 , C25D1/08 , C25D3/66 , C25D7/00 , H01G11/68 , H01G11/70 , H01M4/661 , H01M4/80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使用了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多孔树脂制品,将铝在熔融盐浴中镀覆于树脂成形体,以形成铝结构体,至少所述树脂成形体的表面已经经受了导电处理,如此形成的多孔铝包括厚度为1μm至100μm的铝层,其中该铝层的铝纯度为大于或等于98.0%、碳含量为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2%,并且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即使采用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多孔树脂成形体时,也能够在该多孔树脂成形体的表面进行铝镀覆,从而形成具有厚且均匀的膜的高纯度铝结构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66688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180004624.5
申请日:2011-04-07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16 , C22C1/08 , C25D5/56 , H01G9/045 , H01G9/155 , H01G11/02 , H01G11/04 , H01G11/26 , H01G11/44 , H01G11/70 , H01G11/74 , H01G11/86 , H01M4/131 , H01M4/661 , H01M4/80 , H01M10/052 , H01M10/399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铝结构体的方法,包括:在树脂成形体的表面上形成由铝制成的导电层的导电处理;以及在熔融盐浴中将铝镀覆于所述已经进行了导电处理的树脂成形体的镀覆工序。即使采用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多孔树脂成形体时,该方法也能够在该多孔树脂成形体的表面进行铝镀覆,从而形成具有厚且均匀的膜的高纯度铝结构体。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大面积的多孔铝。
-
公开(公告)号:CN10259836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80048917.9
申请日:2010-08-24
Applicant: 赛昂能源有限公司
Inventor: 查里克莱亚·斯科尔迪利斯-凯利 , 尤里·V·米哈利克 , 伊戈尔·科瓦列夫 , 弗拉基米尔·奥列什科 , 克里斯多佛·T·S·坎贝尔 , 约翰·D·阿菲尼托 , 威廉·F·维尔克宁 , 萨万纳·V·伯恩赛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G11/06 , H01M4/0402 , H01M4/136 , H01M4/38 , H01M4/5815 , H01M4/583 , H01M4/60 , H01M4/602 , H01M4/64 , H01M4/668 , H01M4/80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P70/54 , Y02T10/7022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含硫的多孔结构在电化学电池中的用途。这样的材料可以用来例如形成电化学电池中的一个或多个电极。例如,本文中所述的系统和方法可以包括包含导电多孔载体结构和基本含在所述载体结构的孔隙内的多个包含硫(例如作为活性物质)的颗粒的电极的使用。本发明人已出乎意料地发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多孔载体结构内孔隙的尺寸和/或孔隙内颗粒的尺寸可以“特制”为使得电解质与硫之间的接触得到增强,而电极的导电性和结构完整性保持在足够高的水平以允许电池的有效运行。此外,多孔载体结构内孔隙的尺寸和/或孔隙内颗粒的尺寸可以选择为使得能够获得任意合适的硫/载体材料的比率而同时在电极中保持机械稳定性。本发明人还已出乎意料地发现,包含某些材料(例如金属如镍)的多孔载体结构的使用可以相当大地提高电池性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多孔载体结构的孔隙内形成硫颗粒的方法可实现颗粒尺寸与孔隙尺寸之间的所需关系。多孔载体结构内孔隙的尺寸和/或孔隙内颗粒的尺寸还可以“特制”为使得所得电极能承受各向异性力的施加而同时保持电极的结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24599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0980129330.8
申请日:2009-05-29
Applicant: 莱登能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4/663 , H01M4/80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2300/0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其包括离子液体电解质溶液和具有碳板集流体的正极。
-
公开(公告)号:CN102017272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5348.2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73 , H01M2/34 , H01M2/361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70 , H01M4/80 , H01M10/0431 , H01M10/0436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10/423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5 , H01M2004/027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正极板(2)中,形成于集电用芯材(72)的中央部的芯材露出部(78)与正极集电引线(70)连接;负极板(3)具有:在集电用芯材(12)的两面上形成有活性物质层(13)及多孔性保护膜(28)的两面涂布部(14)、芯材露出部(18)、和位于两面涂布部(14)与芯材露出部(18)之间且只在集电用芯材(12)的一面上形成有活性物质层(13)及多孔性保护膜(28)的单面涂布部(17)。在两面涂布部(14)上形成多个槽部(10),在单面涂布部(17)上不形成槽部(10),芯材露出部(18)与负极的集电引线(20)连接,负极板(3)以芯材露出部(18)为卷曲末端进行卷绕。
-
公开(公告)号:CN101453033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810069096.1
申请日:2008-09-25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45 , H01M4/0416 , H01M4/28 , H01M4/32 , H01M4/52 , H01M4/80 , H01M10/26 , H01M10/44 , H01M2300/0014 , Y02E6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碱蓄电池系统,其进行能够将锌在正极合剂中的添加量的降低效果、碱电解液的低浓度化效果、碱电解液中的锂的高含量效果作为协同效应发挥作用的部分充放电。本发明具有碱蓄电池,该碱蓄电池中在外装罐内具备由以贮氢合金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贮氢合金负极、以氢氧化镍为主正极活性物质的镍正极和隔板组成的电极组以及碱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镍正极中在成为主正极活性物质的氢氧化镍中添加有锌,该锌的添加量相对于正极活性物质中的镍质量为5质量%以下,所述碱电解液的浓度为6.5mol/L以下,该碱电解液中含有的锂(Li)量为0.3mol/L以上,并形成为进行部分充放电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394002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161204.8
申请日:2008-09-18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13 , H01M4/137 , H01M4/366 , H01M4/587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4/74 , H01M4/80 , H01M10/0413 , H01M10/058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其可以确保耐久性并提高能量密度和输出密度。正极(13)具备形成有通孔(16a)的正极集电体(16)及涂敷在其上的正极复合层(17)。另外,隔着正极(13)配置负极(14、15),一侧的负极(14)的负极复合层(20)含有具备高容量特性的难石墨化碳,另一侧的负极(15)的负极复合层(22)含有具备高输出特性的PAS。从而,通过将充放电特性不同的负极组合,可以提高蓄电装置(10)的能量密度和输出密度。另外,离子可以通过通孔(16a)在负极复合层(20、22)间移动,因此即使在将充放电特性不同的负极组合的情况下,也可以消除负极之间产生的负极电位偏差,可以确保蓄电装置的耐久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