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水分高效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146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077574.3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芦笋水分高效利用方法,其包括:根据芦笋的笋龄确定滴灌带与鳞茎盘中心距离,在鳞茎盘的两侧铺设滴灌带,根据田块不同坡度以确定分段的位置,并且分段控制不同坡度的滴水时间,从而实现精准灌溉节约用水量。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促进根的生长速度,控制鳞茎盘周围湿度,使根腐病病株率减少10%,同时促进根向四周生长,使根的数量增加18.9%,产量提高23.9%。此外,本发明可以延长滴灌带和可降解地布使用寿命,减少一半的成本,而且根据山区田块实际坡度在季节性缺水期节约水资源42%。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在露地和大棚种植的芦笋管理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沼液替代化肥改良培肥芦笋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962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03400.9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沼液替代化肥改良培肥芦笋地的方法,涉及土地资源保护及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绿色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沼液原液的制备、沼液和化肥配施联合调节土壤酸度、沼液与化肥配施促进土壤肥力和芦笋品质的提升。本发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利用沼液与化肥配施改良与培肥酸化芦笋地土壤的方法,既解决了沼液生态消纳与综合绿色利用的问题,又克服了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土壤肥效利用率低和芦笋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难题;与单施化肥相比,利用沼液替代化肥改良培肥芦笋地酸化土壤的方法,在降低了单施化肥费用高的问题的同时,还实现了沼液与化肥中养分的优势互补以及芦笋的品质的提升,解决了沼液资源化利用的问题。

    一种湿热地区绿芦笋的设施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2574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200976.3

    申请日:2021-02-23

    Inventor: 杜希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绿芦笋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热地区绿芦笋的设施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环境的杂交植株一代良种,晒种2天后,依次进行浸种、催芽处理、育苗处理、移栽处理、定植处理和田间管理,其中,浸种剂由2%吲丁•萘乙酸可湿性粉剂、氨基寡糖素、厚朴酚、连翘酚、去离子水制备所得;移栽时,在每个种植槽内底部铺设由腐熟有机肥、三元复合肥、正丁基磷代氨基乙酰丙酸钠、极细链格孢蛋白、纳米水性粘合剂制备所得的薄膜,并在薄膜上打孔,每个种植槽种植一颗芦苇苗,移栽时,将育苗床中的育苗基质一起种入。本发明可以充分激发芦苇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健壮,病虫害发生率低。

    一种赏食兼用盆栽芦笋的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997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23087.5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赏食兼用盆栽芦笋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有机营养土: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农作物废弃物70~100份、园土20~35份、粘土10~20份、畜禽粪肥10~15份;制作有机营养土:称取农业废弃物、园土、粘土、畜禽粪肥充分混合,晾干后堆垛,并在垛上盖上塑料布发酵;播种然后进行芦笋的栽培和芦笋的管理;本发明设计的适合盆栽芦笋栽培方法对农业废弃物进行了合理利用,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了适宜的土壤环境和丰富均衡的营养成分,既降低了成本又减少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该方法简便易行,利于广泛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一种高产、高抗逆性芦笋的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463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25212.2

    申请日:2019-03-25

    Inventor: 张晓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高抗逆性芦笋的种植方法,经过整地、种子处理、催芽、播种和移栽步骤,完成高产、高抗逆性芦笋的种植;本发明用包含播种、移栽等步骤的分步科学化管理,创造了播种施肥、移栽施肥的多次施肥的技术,施肥与防治病虫害并行,并且添加了中药提取物,使其在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对虫害、病害有较强的抵抗力,同时通过采用种子的前期催芽处理,提升种子在种植土壤前的成活率,从而实现高产的功效。

    一种克服露地芦笋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3781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07687.9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克服露地芦笋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原来2个栽培行正中间挖发酵沟;2在发酵沟内填充发酵物,发酵物为:未腐熟的生鸡粪与麦秸或稻草按照体积比7:3的比例混合,然后按照混合后的总体积添加磷酸钙10-12kg/m3、尿素1.5-2kg/m3,然后喷水,发酵;3将待定植到定植田的芦笋所在的芦笋育苗床浇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然后定植芦笋秧苗;4定植后2-3d和8-10d时各施用1次化感物质抑制剂;5定植后,发现有芦笋植株萎蔫时浇灌枯草芽孢杆菌和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栽培法中存在的连作后植株生长受抑,病害加剧,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问题。

    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7461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811441446.2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杨国勇

    Inventor: 杨国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涉及竹笋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芦笋种植方法包括:一、选用优良品种,二、营养钵培育壮苗包括:备足营养钵,浸种催芽,适期播种,苗床管理,三、土壤选择与整地定植,四、田间管理包括:定植当年管理,定植第二年及以后采笋年管理,定植第二年及以后采笋年管理又包括科学运筹三肥,以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管理,五、科学采收;本发明具有提高芦笋的产量提高芦笋的品质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