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超高速模数转换器的高速双向时钟树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1582685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26649.X

    申请日:2009-05-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CMOS工艺,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超高速模数转换器的高速双向时钟树电路。该时钟树电路输入端是一个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一个展空比输入调节电路(1),其输出同时接多路中间级缓冲分支(2)的输入端,每一个中间级缓冲分支(2)的输出端再同时接多路中间级缓冲分支(2)的输入端直至满足所需分支数目的要求,最后一级中间级缓冲分支(2)的输出端接最后末级缓冲分支(3)的输入端,末级缓冲分支(3)输出最终两路差分时钟。该电路采用手工布局,结构简单、对称。采用时钟与控制电平共同输入,实现在不同工艺偏差前提下,通过对输入控制电平的调节,最终输出良好占空比的高速双向时钟,实现抗工艺涨落双向时钟树。

    应用于低功率输出的E类功率放大器数字式功率控制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1478289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28018.1

    申请日:2009-01-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低功率输出的E类功率放大器数字式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用于实现放大器有效级联的级间匹配电路和用于信号功率放大的输出放大级,级间匹配电路的输出端与输出放大级输入端连接,在级间匹配电路的输入端上连接有用于预放大功能和信号幅度增益控制的可控放大级且级间匹配电路的输入端与可控放大级的输出端连接,在输出放大级的输入端上连接有用于调节进入到输出放大级开关晶体管的栅极偏置电压的偏置控制电路且输出放大级的输入端通过电感与偏置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输出功率范围和输出功率效率,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单片电路集成的优点。

    用于人体体表经络信号探测的电极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01474071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28074.5

    申请日:2009-0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人体体表经络信号探测的电极阵列,包括带状载体,在带状载体上设有探测电极且探测电极在带状载体上呈现阵列分布,探测电极包括金属针,金属针穿过带状载体,在金属针的一端设有用于接触人体体表的探测头。本发明可以非平面多点同时探测或激励,实现高速、高通量的测试。当电极固定好后,电极的相对位置及条件不变,保证了数据的稳定性,减小误差。这种电极阵列,可以使得电极与皮肤获得良好的接触。电极接触点与基底间所衬薄层弹性垫可以确保在体表不绝对平整的情况下较好的接触体表,并且基本保证各个电极点与皮肤间的接触条件一致。电极接触点与基底间所衬薄层垫圈可以方式防止电极点内陷进弹性垫影响电极与体表接触。

    体内植入微电子器件用密封封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71368C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510038804.1

    申请日:2005-04-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体内植入式器件封装的体内植入微电子器件用密封封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将4,4’-二氨基二苯醚或其衍生物溶解在甲醇/四氢呋喃中形成均一溶液,再在该均一溶液中加入与4,4’-二氨基二苯醚或其衍生物等摩尔比的均苯四酸酐,在-5℃~5℃下反应4~6h,然后,将上述反应得到的聚酰胺酸与环氧树脂按(20~80)∶100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得均一溶液,上述甲醇/四氢呋喃混合溶液中甲醇与四氢呋喃之比为体积比(0.5-2)∶(8-9.5)。本发明利用二步法合成聚酰亚胺过程中的聚酰亚胺合成前体聚酰胺酸,同时具有羧基,氨基等活性官能团,与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反应形成交联网络,也就是说聚酰胺酸理论上可以充当环氧树脂的固化剂。

    时分复用一到四路分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55486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200510038024.7

    申请日:2005-03-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丁敬峰 王志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提升系统数据传输速率的时分复用一到四路分接装置,由1∶2分频器、第一1∶2分接器和第二1∶2分接器组成,1∶2分频器的输入端为时钟输入端,分频器的两输出端分别与第一1∶2分接器及第二1∶2分接器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接,在第一1∶2分接器与第二1∶2分接器之间设有固定移相器,固定移相器的输入端与第一1∶2分接器的输入端相连且作为数据输入端,固定移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二1∶2分接器的输入端相连接。这样在电路结构上就节省了功耗。本发明由于是单级分接可以极大地提高分接器的工作速率。

    集成光电二极管的微波探针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45769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510038213.4

    申请日:2005-0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王志功 韩鹏

    Abstract: 集成光电二极管的微波探针测试装置是一种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接收机前端集成电路测试的微波探针测试装置,该装置由探针体(1)、光电转换器(6)所组成,在探针体(1)的上表面设有光纤连接器(4)、电连接器(5),光纤连接器(4)的下端通过光纤(8)和其保护管(7)与光电转换器(6)中金属腔体(22)侧面的光信号输入端(Light in)相接,电连接器(5)通过偏置电压导线(14)和金属管(2)与光电转换器(6)中金属腔体(22)的偏置电压输入端(Vbias)相接,光电转换器(6)中金属腔体(22)的信号电流输出端(Iout)通过微型传输线与探针头(3)相接。采用本装置操作简便,极大的缩短从光探测器输出端到芯片焊盘的电气距离得到可靠的测试效果。

    一种低剖面双频双极化毫米波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878309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65623.6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剖面双频双极化毫米波天线,所述天线包括三层结构,其中,第一介质层(501)上面设有由四个中心对称布置的金属贴片(101)组成的电偶极子天线(10),第一长方形金属条带(301)连接第一金属通孔(302)组成的第一“Г”型馈电结构(30);第二介质层(502)上面设有四个中心对称布置的切角贴片(202)、穿过第二介质层(502)的第二过孔(203),第二长方形金属条带(401)连接第二金属通孔(402)组成的第二“Г”型馈电结构(40);最下层为参考地(601)。该天线具有低剖面、双频双极化、宽带化等特点,适用于26、39、47和60GHz等5G毫米波频段及未来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植入式神经电信号采集和功能电刺激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109751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67100.7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入式神经电信号采集和功能电刺激电极,包括环状电极装置、转接装置和固定装置,其中,环状电极装置包裹在待测部位上,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转接装置与环状电极装置电连接,转接装置将环状电极装置采集的神经电信号传输至外部神经电信号检测设备,或将外部功能电刺激器件的功能性电刺激脉冲传输至环状电极装置。本发明作为一种侵入式电极,在检测神经电信号和进行功能电刺激时,能够稳定地将电极固定在神经束上,并且根据目标区域,选择电极丝是否插入和电极丝插入的长度及直径。通过固定绳、固定环、电极孔的配合能够有效的固定电极。根据具体的需求,合理的选择插入电极丝的位置、深度和直径。

    一种实现偏瘫下肢步态动作控制的肌电桥接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7494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06065.9

    申请日:2019-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偏瘫下肢步态动作控制的肌电桥接方法与系统。健侧拮抗肌控制患侧主动肌系统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采集健侧主动肌的肌电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存储;第二通道采集健侧拮抗肌的肌电信号并进行处理,用于触发第一通道,对已存储的主动肌电信号进行刺激编码,实现对患侧主动肌的功能性电刺激。健侧主动肌控制患侧拮抗肌系统包括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第四通道采集健侧拮抗肌的肌电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存储。第三通道采集健侧主动肌的肌电信号并进行处理,并触发第四通道已存储的拮抗肌的肌电信号进行刺激编码,实现对患侧拮抗肌的功能性电刺激。本发明帮助偏瘫患者在下肢训练中模仿步态中行走中的交替性。

    一种ROF激光器的预失真电路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8289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1083940.7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范忱 王志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OF激光器的预失真电路及方法,通过共栅放大器与增益倍增的结构实现激光器的预失真的功能。共栅放大器由第一NMOS晶体管Q1,第二NMOS晶体管Q2和第三NMOS晶体管Q3三只NMOS晶体管组成,其中第三NMOS晶体管Q3工作在饱和区,而第二NMOS晶体管Q2工作在亚阈值区,用来补偿晶体管第三NMOS晶体管Q3产生的非线性。第二NMOS晶体管Q2和第三NMOS晶体管Q3可以近似看成线性通路。第一MOS晶体管Q1同样工作在亚阈值区,通过推挽放大器的增益来控制第一NMOS晶体管Q1的三阶非线性的大小,第三NMOS晶体管Q3管作为整个预失真的非线性通路。整个预失真电路简单、面积小、功耗低、集成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