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入式高光谱成像探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8970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629738.X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岩土探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贯入式高光谱成像探测装置及方法,探测装置包括外壳、光学视窗、光源、面阵光纤传感器、线扫描高光谱传感器、无线收发器、数据处理芯片和电源;面阵光纤传感器用于接收目标物的反射光并输出面形成像区域内目标物的空间位置信息,线扫描高光谱传感器用于接收目标物的反射光并输出线形成像区域内目标物的空间位置信息和光谱信息;无线收发器用于上传测试数据和接受控制信号,数据处理芯片用于对面阵光纤传感器和线扫描高光谱传感器的电信号进行处理。本申请结构紧凑,具有光谱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在狭窄空间内获取原位土体的高光谱图像和物质结构信息。

    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新型静力触探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6152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24717.9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新型静力触探试验装置,包括同轴连接的外壳、光学视窗和摩擦筒,光学视窗内安装有光源,摩擦筒内设置有静力触探组件,用于检测装置压入土层的阻力;外壳内设置有光纤传感器、无线收发器、数据处理芯片和电源,光纤传感器用于接收目标物的反射光并输出空间位置信息和光谱信息,无线收发器用于上传测试数据和接受控制信号,数据处理芯片用于分析处理测试数据。本申请结构紧凑,具有光谱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在静力触探试验过程中实时获取原位土体的化学组成信息,与静力触探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验证,提高了利用静力触探试验划分复杂地层的准确性。

    一种新型原位注入蒸气热脱棒

    公开(公告)号:CN11434591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10601.5

    申请日:2022-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原位注入蒸气热脱棒,涉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分区组合式输入端头、若干中部连接器和底部保护器(5),还包括若干水汽耦合注入激发元件,水汽耦合注入激发元件可选择性的设置在任意所述中部连接器的下方;分区组合式输入端头上设有高压气进口、若干成对设置的导热油入口和导热油出口、若干成对设置的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水汽耦合注入激发元件设有若干气液喷射孔;本发明为装配式结构,可根据实际场地的修复深度灵活增减水汽耦合注入激发元件,可循环使用,其可以使处理有机土壤的蒸汽能够原位生成并充分均匀的喷射到有机污染土中,实现了低碳、节能修复有机污染场地的目标。

    一种有机污染土新型原位热蒸驱替修复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4591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10590.0

    申请日:2022-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染土新型原位热蒸驱替修复试验系统,涉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包括热脱附装置、高压空气注入装置、导热油注入装置、热水注入装置和排放物收集装置;所述热脱附装置包括承载有机污染土的箱体和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的热脱棒;所述热脱棒的上端伸出所述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外侧的热脱棒上设有导热油输入口、导热油输出口、热水输入口、热水输出口及高压空气输入口;位于所述箱体内部的热脱棒上设有气液喷射口;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多个废气排放口;本发明通过蒸汽解吸带走有机污染土壤空隙中的VOCs,并通过排放物收集装置将废气吸收,进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一种防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3004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1380963.0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防渗材料的化学成分以重量份数计包括:黏土40份~65份,粒化高炉矿渣粉5份~10份,粉煤灰5份~10份,氧化镁1份~5份,钠基膨润土5份~10份。所述方法包括:将钠基膨润土5份~10份加水混匀,以获得水化钠基膨润土;将粘土40份~65份、粒化高炉矿渣粉5份~10份、粉煤灰5份~10份和氧化镁1份~5份混匀,以获得干料;将所述水化钠基膨润土与所述干料混匀,获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加水混匀,以获得所述防渗材料;该防渗材料具有低渗透、高强度性,渗透系数3.3×10‑9cm/s~7.5×10‑9cm/s,无侧限抗压强度3156kPa~4302kPa。

    一种利用负载芽孢杆菌的电石渣活化过硫酸钠修复有机污染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8709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84050.9

    申请日:2021-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负载芽孢杆菌的电石渣活化过硫酸钠修复有机污染土的方法,首先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预处理,测试有机污染土壤的含水率,计算干土质量,测试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接着采用芽孢杆菌发酵菌液制备负载芽孢杆菌的电石渣;往有机污染土壤中加入过硫酸钠和负载芽孢杆菌的电石渣,过硫酸钠与有机污染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摩尔比为10~50:1,加水控制有机污染土壤中的含水率,然后拌合反应,得到修复后的土壤。本发明采用负载芽孢杆菌的电石渣来活化过硫酸钠,以废治废,绿色环保,能实现对老化高浓度有机污染土,特别是苯系物、多环芳烃有机污染土的快速修复,同时芽孢杆菌不仅可以增强修复过程还可以降低土壤的盐碱性,减少二次污染。

    一种防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3004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80963.0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防渗材料的化学成分以重量份数计包括:黏土40份~65份,粒化高炉矿渣粉5份~10份,粉煤灰5份~10份,氧化镁1份~5份,钠基膨润土5份~10份。所述方法包括:将钠基膨润土5份~10份加水混匀,以获得水化钠基膨润土;将粘土40份~65份、粒化高炉矿渣粉5份~10份、粉煤灰5份~10份和氧化镁1份~5份混匀,以获得干料;将所述水化钠基膨润土与所述干料混匀,获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加水混匀,以获得所述防渗材料;该防渗材料具有低渗透、高强度性,渗透系数3.3×10‑9cm/s~7.5×10‑9cm/s,无侧限抗压强度3156kPa~4302kPa。

    一种用于防渗隔离墙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0673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060916.1

    申请日:2020-0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渗隔离墙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和硅藻土磨成粉得到第一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分散到水中形成第一混合液,向第一混合液中加入四甲基草酸铵、正丁基锂、硅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和硬脂酸钠,过滤得到第二混合液,在第二混合液中加入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聚醚,球磨后磁力搅拌得到第三混合液,将第三混合液离心真空干燥,得到用于防渗隔离墙的复合纳米材料,复合纳米材料具有自分散性,可与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的阳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定形凝胶类水化产物,填充到水泥颗粒的空隙中,构建致密的水泥石微结构,使其宏观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得到大幅提高。

    填埋场阻滞降解型封场覆盖系统,其防水、闭气、污染物降解率性能测试试验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0469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80434.6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填埋场阻滞降解型封场覆盖系统、其防水、闭气、污染物降解率性能测试试验装置和方法,属于固体废物再生利用系统。该系统自上至下依次包括:腾发覆盖层: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分别包括:市政污泥20%-25%,建筑垃圾细砂70~75%,改性剂:2%-2.5%,腾发覆盖层的厚度取值范围为60cm-100cm;阻滞导排层:包括建筑垃圾粗骨料,阻滞导排层的厚度取值范围为20cm-30cm;降解阻滞层: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分别包括:市政污泥3%-5%,建筑垃圾细粉70%-75%,生活垃圾生物炭18%-20%,钙基膨润土2%-3%,降解阻滞层的厚度取值范围为25cm-35cm。该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能够用于对该覆盖系统的防水、闭气、污染物降解率性能进行测试。该覆盖系统具有优异的“阻水”、“闭气”和“降污”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