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68074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410050350.5
申请日:2004-08-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复合储氢材料,是氢化镁90wt%~99wt%和纳米碳1wt%~10wt%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将纳米碳按所需比例混入到氢化镁中,在氩气或氢气气氛下机械球磨30分钟~100小时,并随后进行脱附;或者将氢化镁球磨1小时~100小时,然后加入纳米碳再球磨30分钟~10小时,并随后进行脱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所得的复合材料不需要活化,可直接进行动力学性能测试;制备所得复合储氢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储氢性能,在保持较高储氢容量的同时也具有优异的动力学性能,储氢容量为4.5wt%~6.7wt%。
-
公开(公告)号:CN100358624C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310119177.5
申请日:2003-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镁/石墨复合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它将晶态石墨与镁粉混合,采用反应球磨法,即在高纯氢气氛下高能球磨制备成纳米镁/石墨复合储氢材料;石墨既是催化相,又是润滑剂;石墨的含量为5~30mass%,最佳值为8~12mass%;球磨时间为15分钟~5小时,最佳值为25~35分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经短时间的球磨处理,即可在保持Mg的高储氢容量的同时,大大提高其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85408C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02144558.3
申请日:2002-1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01J23/889 , C22C19/03
Abstract: 一种加氢反应催化剂——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在CaCu5型六方结构储氢合金材料LaNi5的基础上,添加微量合金元素以改善其催化性能,化学式为MlNiaCobMncAld,其中Ml为富La的混合稀土;2.10≤a≤4.20,0.30≤b≤0.45,0.20≤c≤0.45,0.30≤d≤2.0;a+b+c+d=5。本发明中储氢合金催化剂具有高效、经济、安全的特点。本发明可以很好地促进有机化合物的加氢过程,如在烯烃、芳烃、炔烃、醛、酮、硝基化合物的加氢过程中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673693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200510046319.9
申请日:2005-04-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的精确标定容器体积的方法。采用性质稳定、器壁吸附小的氦气作为标定气体,通过连续记录操作过程中各部分容器内的氦气压力及温度,根据氦气的MBWR方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以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体积为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然后通过添加已知体积的钢球,改变其中一个容器体积,进行相同的操作。同样,根据氦气的MBWR方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以第一容器和添加钢球的第二容器的体积为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由于记录的数据有多组,所以可以建立多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解这些方程组可以获得多个容器体积值,计算出这些数值的平均值和中值,由操作者自行决定选用何值作为容器最终标定值。采用本发明可以精确标定容器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628899A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200310119177.5
申请日:2003-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镁/石墨复合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它将晶态石墨与镁粉混合,采用反应球磨法,即在高纯氢气氛下高能球磨制备成纳米镁/石墨复合储氢材料;石墨既是催化相,又是润滑剂;石墨的含量为5~30mass%,最佳值为8~12mass%;球磨时间为15分钟~5小时,最佳值为25~35分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经短时间的球磨处理,即可在保持Mg的高储氢容量的同时,大大提高其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44735A
公开(公告)日:2000-02-16
申请号:CN98114228.1
申请日:1998-08-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纳米晶体AB2型锆基Laves相贮氢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贮氢材料为单-C15-Laves相的纳米晶粒材料,化学式为Zr1-xAx(NiaVbMncMd)2+α,其中A=Ti,Nb,Hf,Y,Ta,La,Ce;M=Cr,Co,Sn,Mo,Fe,Si,Al,W,Cu,Zn,Ag,B,S,C;0≤X≤0.50,b是0.05至60原子分数,c是0.10至70原子分数,d是0至20原子分数,a+b+c+d=100原子分数。0.2≤α≤0.50。本发明具有高容量、长寿命特性,可适用于高比能量大型Ni-MH电动汽车(EVS)动力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902344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1136576.5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钽或钽涂层表面电镀镍涂层的方法,该方法在金属钽或钽涂层表面进行敏化、活化及还原表面处理工艺使得金属钽或钽涂层表面具有一定的活性,通过电镀的方式在金属钽或钽涂层表面获得镀层性能良好的镍涂层。通过该方法解决了在金属钽或钽涂层表面电镀镍的难题,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无危险性、获得的镀层与基体结合力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278231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310294600.9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3C8/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i68Zr32合金的热氧化阻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阻氢氧化膜,具体制备工艺如下:将表面磨光并清洗过的Ti68Zr32合金置于极限真空度为10-3Pa的管式真空炉中,抽真空至10-2Pa以上,加热至450~550℃,通入压力为1~150KPa的氧气,氧化1~12h,以10~30℃/h的速率冷却至室温。该热氧化阻氢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对材料形状要求较低、外加元素少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1089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35599.9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23C14/0605 , C23C14/35 , H01M4/587 , H01M4/62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二次电池用非晶碳/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以高纯碳靶材为非晶碳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在碳基底材料表面溅射沉积一层非晶碳膜,即获得非晶碳/碳复合电极材料。该电极材料用于铝二次电池中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与未沉积非晶碳膜的碳材料相比,放电容量得到显著增加,同时展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物性能稳定,可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553439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010585565.2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热致循环吸附法氢同位素分离的色谱柱。该色谱柱芯使用泡沫金属柱作为固定骨架,聚四氟乙烯分散液(PTFE)/硅藻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硅藻土或气相法二氧化硅水溶胶作为粘结剂,添加金属粉末如铜粉、镍粉或铝粉等进一步提高传热效率,装载具有氢同位素效应的储氢材料,可以满足热致循环氢同位素分离法快速吸放氢动力学及良好传热性能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