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28550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510334808.8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弹性模量铸造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由按如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元素组成:Gd:6~12wt%、Li:1~5wt%、Y:1~5wt%、Al:2~6wt%,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所述杂质中Si、Fe、Cu和Ni的总含量小于0.03wt%。所述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真空熔炼和热处理两个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炉进行熔炼,降低了熔炼过程中夹杂物的产生,并大幅度降低了熔体在较高温度下的停留时间;本发明使所述镁合金在优化的热处理工艺条件下能够达到充分发挥其固溶强化和时效硬化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10311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188360.2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舵缝隙的热环境设计方法,包括:基于飞行器简化外形,采用气动热工程预示方法开展气动热环境预示,得到气动热工程预示结果;根据气动热工程预示结果确定控制舵舵轴截面位置流态沿弹道的变化,针对流态发生变化的弹道时间段,对多组典型弹道点开展不同流态情况下真实外形的飞行器热环境数值计算,得到飞行器控制舵缝隙区域的热流分布;选用层流流态开展控制舵缝隙区域的热环境数值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气动热工程预示结果进行修正;根据修正结果对控制舵缝隙区域的热环境沿弹道进行设计。通过本发明解决了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弹道条件下控制舵舵缝隙区域流态复杂、难以预测,并且热环境严重,造成局部防热风险较难评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5098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083867.1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鹏宇 , 陈芳 , 王颖 , 程璞 , 肖振 , 王毓栋 , 闵昌万 , 陈敏 , 刘秀明 , 武斌 , 吴小华 , 姜智超 , 郭振西 , 陈安宏 , 黄兴李 , 朱广生 , 阎君
IPC: G05D1/10
Abstract: 再入飞行器姿控动力系统高空力矩特性辨识方法,首先对飞行试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x、y、z三个通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然后利用公式计算x、y、z三个通道的力矩,接着对姿控动力系统三通道力矩进行建模,最后基于最小二乘准则的方程误差法进行高空力矩特性辨识。本发明能够获得更准确的辨识结果,尤其在RCS开关频率较高时,相对于传统方法,本发明辨识结果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6706166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24191.0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K1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17/06
Abstract: 适用于高焓中低热流环境的陶瓷壁面复合塞式热流传感器,涉及陶瓷壁面热流传感器设计领域;热流传感器包括石墨烯柱、刚性陶瓷隔热套、紫铜柱、热电偶、陶瓷涂层;其中,石墨烯柱的轴向一端与紫铜柱固定连接,石墨烯柱的轴向另一端覆盖有陶瓷涂层;在石墨烯柱的外侧壁和紫铜柱远离石墨烯柱的轴向端面包覆有刚性陶瓷隔热套;在紫铜柱的端面设置有热电偶;本发明解决了无法直接在紫铜柱表面制备陶瓷涂层的问题,缓解平面方向的热扩散,有效规避了陶瓷材料导热系数小,热响应慢的问题,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防热试验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测热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64334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103771.7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2B15/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42B15/01
Abstract: 基于准平衡滑翔原理的力热控制耦合设计方法,基于准平衡滑翔原理,利用当地弹道倾角变化率以及当地弹道倾角接近为零的假设,建立再入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将力热约束转化为飞行走廊约束,以倾侧角为单变量进行优化,将飞行轨迹控制在飞行走廊内,满足力热要求与航程要求。本发明将热流、过载等约束条件转化为等效升阻比的边界,通过等效升阻比实现了力热控的紧耦合设计,提升了滑翔飞行器的整体性能,解决了力热控互相制约、耦合设计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63192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01577.8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网格、结构/非结构混合网格以及点云的动网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径向基函数支撑点的样本精简方法。本发明的数据样本精简方案为先用一组长方体将边界网格点进行分组,每个分组的网格点大约为100个,计算各组网格点的平均位置以及平均变形量。在搜索下一组样本点时,首先以组为单位,搜索出各组网格点平均位置的变形量误差最大的3—5个组,然后再对这3—5个组内的网格点进行逐一搜索,确定出每个分组中网格变形量误差最大的网格点,并将其作为新增样本点加入样本空间。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减少搜索样本点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63066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01647.X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任务备份的并行CFD计算容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CFD软件中建立两个检查点A与B,分别存贮t1迭代时刻与t2迭代时刻的计算恢复信息;2.进行并行CFD计算容错方法的原子操作,从操作1CFD计算流程开始至CFD计算流程计算结束;从而实现通过注入程序故障信息,发现该方法可有效解决并行CFD计算容错问题,提高系统容错能力,降低错误检测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33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594551.5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空高马赫数条件下的气动误差确定方法。本发明提出的高空高马赫数条件下的气动误差确定方法,从气动预示影响因素出发,解决了地面风洞试验能力不足问题,反映了高马赫数低雷诺数流动下的特殊物理现象,将飞行器理论外形气动预示结果和受实际加工制造水平及飞行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联系,全面综合了气动误差影响源,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所获结果具有可信性,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本发明给出超出风洞能力条件下的高空高马赫数状态飞行器气动系数误差值,为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依据,提高成功飞行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576554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549486.X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控制需求的飞行器气动误差模型分量、分级设计方法,依次包括:一、实时采集参数;二、获得俯仰舵偏产生的俯仰力矩系数增量;获得滚动舵偏产生的俯仰力矩系数增量、偏航力矩系数增量、滚动力矩系数增量;三、获得俯仰常值项偏差;俯仰舵效项偏差;滚动舵偏诱发的俯仰力矩系数偏差;偏航常值项偏差;偏航稳定项偏差;滚动舵偏诱发的偏航力矩系数偏差;滚动常值项偏差;滚动稳定项偏差;滚动舵效项偏差;四、建立俯仰力矩系数偏差;偏航力矩系数偏差;滚动力矩系数偏差;五、划分三级气动误差模型。本发明可平衡总体设计中各分系统的设计难度,加快总体方案闭合,充分预示飞行试验风险点,为飞行试验后气动误差量值缩小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457329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498573.7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超声速气动流场数值模拟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相似网格的高超声速气动流场初始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流场初始化和网格单元一致性判别原则;(2)具体进行面向相似网格的高超声速流场初始化:(2.1)设定待求解气动流场网格和已经完成数值模拟的气动流场网格;(2.2)具体实施步骤。本发明与常用的基于远场的初始化方法相比,提高了高超声速气动流场数值模拟的收敛速度,可显著缩短仅马赫数变化时整批次的工况计算总运行时间,同时还提高了高超声速气动流场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