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29232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77039.X
申请日:2011-03-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19
Abstract: 五轴侧铣加工工艺参数设计方法,属于数控加工技术,解决现有工艺参数设计方法切削力计算中,不能反映真实加工状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刀具路径规划、切削力计算和工艺参数优化步骤,刀具路径规划步骤,由CAM软件生成NC代码;切削力计算步骤,先由NC代码生成连续刀具路径,再得到切削厚度,依据切削厚度计算切削力;工艺参数优化步骤,判断计算出的切削力是否不大于设计阈值,是则将NC代码、切削深度和进给率作为输入参数,否则重新生成NC代码。本发明利用刀具包络面解析表达式,反映了真实加工状况,获得的瞬态切削厚度更加精确,从而提高了切削厚度和切削力计算的准确性,为精密、高效加工空间曲面提供可靠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90879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08134.2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叶片修复加工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整体叶盘修复时接刀痕误差解耦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产品,其包括:基于叶片修复后的接刀痕误差,根据不动点迭代法确定实际未变形切深的迭代函数#imgabs0#为:#imgabs1#其中,ak、ak+1分别为第k步、第k+1步迭代时的实际未变形切深,ae为目标切深,Δd为接刀痕误差,f为让刀变形误差函数;基于穆勒迭代法对迭代函数#imgabs2#进行求解,得到迭代函数收敛时的实际未变形切深a;进而基于实际未变形切深a确定工件定位误差与让刀变形误差,实现接刀痕误差解耦。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叶片类零件修复加工中定位误差和让刀变形误差的影响,提高接刀痕误差的补偿计算精度,适用于各类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修复补偿加工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21131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30458.7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Q17/24 , B23Q15/013 , B23Q5/22 , H04N5/232 , H04N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切削成像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高速切削原位成像实验系统。该系统包括高压气源单元、信号触发单元、切削单元、能量吸收单元、刀具控制单元和成像单元,其中:高压气源单元同时与切削单元和能量吸收单元连接,用于为二者提供高压气源;信号触发单元与高压气源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来自高压气源单元的信号并触发成像单元;切削单元和能量吸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待加工工件的移动;能量吸收单元用于吸收来自切削单元的能量;刀具控制单元设置在切削单元的上方,用于控制刀具的运动;成像单元用于拍摄切削过程。通过本发明,解决切削实验系统的高速切削和成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82163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893881.7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切削加工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剪切角在线测量系统及方法,其包括刀具、透光薄片、激光扫描仪和车床滑台,其中,所述刀具装夹在所述车床滑台上,所述透光薄片固定在所述刀具上方,所述激光扫描仪安装在所述透光薄片上方,并固定在所述车床滑台上;测量时,所述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所述透光薄片在工件的切屑形成时将切屑压在透光薄片和刀具之间,所述激光扫描仪透过透光薄片扫描该切屑厚度方向的外轮廓,从而得到切屑厚度,进而通过切屑厚度得到剪切角。本发明在切削实验过程中完成剪切角测量,结构简单,安装容易,在一般的车床上即可使用,同时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06121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413493.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IPC: G05B19/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数控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ACIS的复杂曲面加工切削力预测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ACIS几何造型构造工件和刀具包络面的实体模型;在实体模型上使用布尔求交算法,得到工件和刀具包络体之间的啮合区域及啮合边界;将全局坐标系下的啮合边界转换为刀具坐标系下的啮合边界;将刀具与工件的啮合边界以刀具坐标系下的z轴方向进行离散,并求得离散得到的每一微元处的径向浸入角范围;根据径向浸入角先计算出每一个微元的切削力大小,然后将在啮合边界中的微元进行求和,以获取整个刀具对工件的切削力。本发明能够准确获得啮合边界,实现复杂曲面切削力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39694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363736.X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提高五轴铣削系统加工稳定性的主动控制方法及系统,其首先实时采集铣削加工过程中机床主轴的位移信号;然后对位移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微分处理后获得各时刻的主轴位移;根据各时刻的主轴位移求出qτ;根据qτ计算自适应速率 并根据自适应率 实时计算自适应控制电流u,以作用于原系统主轴上,从而实现主轴颤振的抑制。本发明能够保证在较大去除率的条件下仍能保证系统稳定,从而保证工件表面质量的同时,提高铣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33316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48157.5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切削加工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高速切削变形场的在线测量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测力仪、红外相机、双帧相机、位置传感器、信号同步触发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测力仪用于实时测量待测量工件的切削力;红外相机用于实时测量待测量工件的温度场;双帧相机用于实时测量待测量工件的位移场;位置传感器用于发出开始测量的信号;信号同步收到开始测量的信号按照预设的时间延迟分别控制测力仪、红外相机和双帧相机开始测量;信号采集模块采集测量获得的结果,以此实现待测量工件在高速切削过程中切削力、温度场和位移场的在线测量。通过本发明,实现高速高应变下瞬态变形场和温度场的非接触式测量,测量过程安全可靠,处理精度得到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494597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941041.X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3H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艇推进轴系纵向振动控制装置,包括加速度计、数据采集卡A/D、处理器、数据采集卡D/A、功率放大器以及压电作动器。该装置利用推力轴承基座上的振动信号作为反馈控制信号,并结合安装在推进轴系上的压电作动器,向推进轴系施加轴向的控制力,以减小推进轴系的纵向振动从而减小船体的振动。本装置采用压电作动器,可以有效控制推进轴系的中高频振动;采用柔性铰链位移放大机构有效地放大其中一组压电堆叠的输出位移,且其位移放大系数可调;采用另一组压电堆叠,调节压电作动器的轴向刚度,以减小第一组压电堆叠的位移损失;采用柔性球铰、预紧弹簧以及预紧螺钉起到保护压电堆叠的作用,以延长压电堆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181931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339584.9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4N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切削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正交车削和铣削过程高速成像的拍摄系统,所述车铣两用观察装置底部的上方设置有一车刀安装夹具装夹专用专用铣削工件或专用切槽刀,并与垂直设置的专用车削工件或专用直刃铣刀配合完成车削或铣削过程,基座一侧的斜面上安装有表面镀银反光镜,在表面镀银反光镜的对侧为一高速相机,在车铣两用装置和高速相机之间设置有激光光源,高速相机记录车削和铣削过程。本发明通过使用蓝宝石玻璃限制切屑与工件在同一平面内解决了在介观尺度由于相机景深小切屑拍不清楚的难题,通过车铣两用观察装置,只需改变少量零件,便可进行车削与铣削的转换拍摄,装置装配简单,拍摄照片质量稳定,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484519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410735260.3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冷加工镍基高温合金的参数优化方法,包括:以喷射液氮的方式执行深冷加工,并为包括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切削进给量在内的一系列待优化输入加工参数设定取值区间;根据正交试验来执行多种工况下的车削加工,相应建立车削模型,并求解各工况下作为研究变量的输出结果;选取切削温度、加工平面方向的表面残余拉应力和最大残余压应力的深度这三个变量作为优化目标,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拟合;对三个优选目标分别设定优化系数,并求解获得在深冷加工条件下,上述待优化加工参数的最优解。通过本发明,能够在主要车削加工输出结果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有效执行对整体切削工艺参数的优化,同时达到显著提高加工质量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