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32461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20264.2
申请日:2019-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相量数据集中器的测试方法、测试终端及测试系统,涉及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技术领域。该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个终端同时模拟多个PMU终端,每个PMU终端作为服务器分别通过命令通道和数据通道连接PDC,通过一个终端同时产生多台PMU终端动态实时数据供PDC测试;该测试终端同时模拟多个PMU终端;该测试系统包括WAMS主站、PDC、终端,WAMS主站连接PDC,一个终端同时模拟多个PMU终端,每个PMU终端作为服务器分别通过命令通道和数据通道连接PDC。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模拟多个PMU终端配置,产生多组动态相量数据用以测试PDC的数据通信以及数据汇集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00828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33892.2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7 , G06F16/215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微型同步相量测量的智能配电网信息集成系统及方法,所述集成系统包括:微型同步相量测量模块,用于获取各微型同步相量测量终端的第一采集数据;相关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智能配电网相关数据,形成第二采集数据;海量数据总线网络,与所述相关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智能配电网相关数据;高速数据总线网络,分别连接所述微型同步相量测量模块和海量数据总线网络,用于对获取的第一采集数据和第二采集数据进行集成存储,并提供应用服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方便实现各类型关联数据的融合共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90102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77861.7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线路柱上故障暂态数据采集终端、系统及方法,终端包括:罗氏线圈,用于采集配电线路的电流信号;高速采样模块,用于采集稳态电流数据和故障电流暂态数据;主控MCU,用于对整个故障暂态数据采集终端进行控制,并将接收的高速采样模块采集数据发送给GPRS通信模块;GPRS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故障暂态数据采集终端与后台监控主站之间的通信。系统包括后台监控主站和设置在输电线路上的若干个监测终端,后台监控主站分别与若干个监测终端相连,监测终端采用上述所述的配电网线路柱上故障暂态数据采集终端。本发明不仅能够利用监测终端采集线路故障暂态数据,而且能够采用后台监控主站对配电网线路进行故障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47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510819358.1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网低碳效益评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待评价智能配电网将其采集的网络及负荷数据信息发送给潮流计算模块,潮流计算模块进行全网的潮流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逆流追踪模块;(2)逆流追踪模块形成待评价智能配电网功率有向图,并得到在该潮流计算结果下的逆流追踪矩阵各项值,并将各项值发送给低碳指标计算模块;(3)低碳指标计算模块进行相关碳排放理论计算,得出各低碳指标计算结果,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低碳效益评估模块;(4)低碳效益评估模块接收各低碳指标计算结果,并根据待评价智能配电网低碳规划前后的电网信息,分别进行低碳效益评估计算,得到智能配电网规划前后各项低碳指标的计算结果,并对评估计算结果的数值进行比较,得到待评价智能配电网的最优运行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8919054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30879.3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及分支线估计的智能配电网短路故障定位方法,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区段,获取配电网内每个区段端点电流和区段两端相电流;计算各区段端点的电流幅值突变比和区段两端的相电流相位差突变量的绝对值;判断各区段端点的电流幅值突变比和区段两端的相电流相位差突变量的绝对值是否满足故障监测判据;若满足,则判定配电网发生短路故障,对配电网进行故障定位,确定故障区段及故障相。本发明考虑了DG高渗透率及其出力的时变性等特点,使用PMU上传主站的同步相量,综合利用多种故障特征量,实现了智能配电网各类短路故障的精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5471098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510808483.2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5 , Y04S1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馈线自动化系统。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包括多个馈线自动化终端,相邻的馈线自动化终端通过信息交换通路进行信息交换;每一个馈线自动化终端包括,启动模块,于一预定信息的作用下启动馈线自动化终端;定位模块,用于检测馈线自动化终端的开关及信息交换中的邻接开关故障信息后,确定故障位置;故障隔离模块,与定位模块连接,依据故障位置执行故障区域隔离。以上技术方案的拓扑分析模型完整性好,便于整个馈线自动化终端系统的拓扑追踪分析;馈线自动化终端内的拓扑结构变更,不影响相邻馈线自动化终端配置,维护简便;可在不改变相邻馈线自动化终端配置的情况下,进行不同厂家的设备替换。
-
公开(公告)号:CN105281367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755946.3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机并联的并离网无缝切换系统及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底层设备并网运行;2)MGCC下发离网预制广播命令;3)底层主机接收到离网预制命令;4)当底层主机检测到过零点时,发出同步信号至各底层从机设备;5)从机设备检测到同步信号并且开始转离网运行;6)MGCC下发离网同期指令,并通过GOOSE网下发PCC点系统侧的电压幅值、频率信息;7)MGCC判断离网同期满足要求,下发转并网指令广播命令,底层各设备接收到指令后转并网运行,完成整个切换流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无缝、同步切换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61196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78034.7
申请日:2017-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停电损失系数的PMU优化配置方法。输入电力系统的初始信息;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初始化种群,设置染色体个数和最大遗传代数;判断多个网络拓扑是否均满足数值可观性,若满足则计算多个网络拓扑下的停电损失,并得到最小的停损系数,否则将目标函数值设为上限值;将最小停损系数与系统要求的停损系数作比较,若小于则计算目标函数值;否则将目标函数值设为上限值;计算个体适应度并进行排序,选出最优个体及其目标函数值,用赌轮盘算法产生下一代个体;根据最大遗传代数选择进行下一轮迭代或输出最优解。本发明不但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完全可观性,而且能够在线路N-1故障下满足相应的停损系数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795859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161696.0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电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超级电容恒功率充电管理电路。本发明是通过电流感应器感知电流的大小,在电流达到某一较小值或设定的峰值时,通过电源管理单元和电压控制器控制开关键的闭合,使得电感L和电源输入的电量转到电容C1,再由电容C1以恒定的功率对超级电容CO进行充电。根据超级电容CO上电压值的不同转换为浮充或重复充电功能。从而解决超级电容不能适应较长时间的大电流充电,以及在回路增加串联电阻后充电率低,充电时间较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347071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10560653.9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腾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数据安全共享方法及追踪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电力数据共享平台接收用户请求并获取用户身份信息;(2)对用户身份信息采用设定的特征序列生成规则生成用户身份特征序列,同时从共享平台获取用户请求的原始电力数据;(3)对用户身份特征序列和原始电力数据采用设定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电力数据;(4)将融合电力数据发送给请求用户进行共享;进行追踪时,根据融合电力数据和原始电力数据进行反向推算得到用户身份信息,进而实现追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简单可靠,保证了数据共享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踪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