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37734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02538.2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风电场送出线路的故障保护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实时采集送出线路保护安装处的三相电压数据和三相电流数据;判断三相电流数据中的某一相的任一周期内电流数据之和是否大于整定值;若三相电流数据中的某一相的任一周期内电流数据之和大于整定值,则保护启动,并判定某一相为故障相;基于三相电压数据计算电压跌落程度和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并判断电压跌落程度或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是否大于整定值。在非严重故障时,选择基于稳态工频量动作的距离保护判据,在严重故障时,则切换至基于小波变换的暂态保护判据,实现了在严重故障情形下通过判据切换,可以加速故障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1362974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182898.5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五电平储能变流器级联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设置两级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基于所述第一级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和所述第二级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分别对五电平储能变流器模型的功率外环和五电平储能变流器模型的电压内环进行控制;根据瞬时无功理论提取谐波电流,基于所述谐波电流修改所述五电平储能变流器模型的参考电压幅值,使计算得到储能变流器模型侧输出的修正电压参考值。采用定开关频率的适用于五电平储能变流器拓扑的两级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第一级采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虚拟同步机策略,第二级采用定开关频率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支撑电网电压和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438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010695754.9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工程用电力线缆去皮装置,包括方体和转块,所述转块位于方体的两侧并与方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块与方体内部设置有一通道,所述通道贯穿转块及方体并使转块及方体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转块上设置有线缆固定装置,所述线缆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贯穿通道的线缆,所述方体上设置有切割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切割装置用于切割位于通道内的线缆的表皮,所述定位装置用于调节切割装置的位置。在本发明中,通过旋转转块使线缆表皮被切割,再由一端固定,一端拉扯的方式去皮,效果稳定,相对于小工具去皮效率更高,又比大型去皮机械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63368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36551.1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社会价值度综合分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社会价值度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科技效益指标、政治效益指标、环境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和民生效益指标分别分解为各个子指标;对各个子指标进行无量纲化,使得到各个子指标的无量纲化结果;将各个子指标的无量纲化结果输入隶属函数中,使输出各个子指标的评价矩阵;基于各个子指标的评价矩阵、各个子指标的权重以及各个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实现乡镇多能源的精细化综合利用,并基于评价结果制定乡镇综合能源服务实施路线,能够有效地降低乡镇能源利用、运行产生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43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695754.9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工程用电力线缆去皮装置,包括方体和转块,所述转块位于方体的两侧并与方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块与方体内部设置有一通道,所述通道贯穿转块及方体并使转块及方体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转块上设置有线缆固定装置,所述线缆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贯穿通道的线缆,所述方体上设置有切割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切割装置用于切割位于通道内的线缆的表皮,所述定位装置用于调节切割装置的位置。在本发明中,通过旋转转块使线缆表皮被切割,再由一端固定,一端拉扯的方式去皮,效果稳定,相对于小工具去皮效率更高,又比大型去皮机械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96854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80724.8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9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推广展示装置,涉及展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升降装置,其设置在底座上;第一夹板,其设置在升降装置上且能够在升降装置的驱动下进行升降;第二夹板,其设置在第一夹板上,且其能够朝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板的方向移动;展示座,其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且能够被夹紧或松开,展示座内设置有容纳槽;展示板,其设置在容纳槽内,且其能够沿着容纳槽移动至伸出展示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升降装置可调节展示座的高度,将展示板设置在容纳槽内可增加展示面积,便于展示更多科技内容,不使用时可收纳进容纳槽内节省空间;可调节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之间的距离,能够对不同规格大小的展示板进行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76766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911873.3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3/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气耦合能源系统的储气装置优化布置方法,包括:读取天然气网络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天然气管道参数以及管道拓扑信息;响应于获取的状态信息,建立多能流模型;基于多能流模型推导气压-天然气负荷敏感性矩阵;对气压-天然气负荷敏感性矩阵进行数值大小排序,以确定天然气系统的薄弱环节,其中,薄弱环节为负荷敏感性大于预设的敏感性阈值的节点集合;对薄弱环节的节点处进行标记,以使储气装置进行布置。基于负荷敏感性矩阵确定电气耦合能源系统的各个环节的薄弱程度,从而根据薄弱程度配置储气设施,实现储气装置布置优化,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9034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53286.8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丁凯 , 王冠南 , 张韬 , 张妍 , 潘本仁 , 谢国强 , 皮杰明 , 徐在德 , 熊华强 , 桂小智 , 刘文松 , 邹进 , 周仕豪 , 黎鹏程 , 丁宇 , 叶凯 , 郑潇 , 何志勤 , 陈健
IPC: G06F18/25 , G06F18/2131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电网真实故障辨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电气量信息进行模态分解,并根据改进的Hilbert变换对故障元件集中的故障电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与电气量信息相对应的电气量故障度;获取开关量信息,并采用层次化加权模糊Petri网对开关量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与开关量信息对应的元件模糊故障度;根据改进的D‑S证据理论对电气量故障度和元件模糊故障度进行多源信息融合,得到融合数据;根据包含高斯混合模型的故障辨识决策方法对融合数据进行故障辨识,得到故障元件。采用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故障诊断决策模型实现对开关量信息和电气量信号的融合,实现电网故障状态的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38094.0
申请日:2023-12-02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谐波分量的配网电缆绝缘劣化程度带电检测评估方法,首先通过电流互感器带电测量待检电缆的谐波电流数据,送入电能质量分析模块中,分析提取待检电缆的各次谐波电流;接着遴选合适的谐波次数初始化权重系数,构建Lasso回归分析模型;然后进行Lasso回归分析模型训练,优化Lasso回归模型的目标函数并进行模型验证,评估优化后的权重系数,使得残差向量足够小或者特征向量都已选择;最后得到优化后的Lasso回归分析模型,应用优化后的Lasso回归分析模型实现电缆的劣化程度评估。本发明可单次检测准确地排查配网电缆全线绝缘缺陷情况,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92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707199.0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多机系统稳定性提升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通过建立新能源多机系统中各个变流器在dq坐标系下的频域阻抗模型,并根据频域阻抗模型定位对新能源多机系统稳定性影响最大的目标控制参数,然后对目标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调节。实现了在研究并网系统稳定性评估的基础上可定位到对并网系统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控制参数,使得新能源多机系统的稳定性提升更加得精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