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9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1793850.7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13/00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台区负荷实时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台区内各个配变的日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各个配变的日负荷曲线聚类中心;将各个配变的日负荷曲线聚类中心进行整合,形成负荷曲线数据集,并对所述负荷曲线数据集进行再次聚类分析,得到全局日负荷模式;基于多层LSTM网络结构构建与所述全局日负荷模式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负荷预测模型;获取未来一段时间内某一配变的实时运行数据,并将所述实时运行数据输入至与所述某一配变相对应的某一负荷预测模型中,所述某一负荷预测模型输出某一配变的预测负荷。相比传统方法该方法在负荷预测中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55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90557.5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分布式光伏功率在线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历史时间内的第一历史光伏出力数据以及与影响分布式光伏功率变化的第一历史气象数据;若某一相关性系数不大于预设阈值,则将与某一相关性系数相对应的某一环境变量去除,得到第一目标历史气象数据;将第一历史光伏出力数据以及第一目标历史气象数据输入至预设的基于预测误差更新策略的预测模型中,对预测模型进行迭代训练,得到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模型;获取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实时气象数据,将实时气象数据输入至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模型中,得到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结果。能够解决在突变天气条件下短期的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05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358161.7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昌科晨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Inventor: 熊俊杰 , 赵伟哲 , 李佳 , 熊健豪 , 何伟 , 辛建波 , 范瑞祥 , 肖戎 , 曾伟 , 杨本星 , 支研力 , 陈拓新 , 朱志杰 , 彭哲续 , 刘彩云 , 伍太萍 , 匡德兴 , 吴康 , 马兆兴 , 庞清乐
IPC: H02J3/38 , G06N3/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构网型电源多机并联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含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构网型电源多机并联系统拓扑结构,基于拓扑结构建立用于构网型电源多机并联系统运行控制的优化模型,优化模型中包含约束条件以及在约束条件下的目标函数,其中,目标函数中包含根据构网型电源多机并联系统实际运行状态适时变化的各目标的变权调节系数;获取构网型电源多机并联系统的运行数据信息,根据运行数据信息对目标函数中各目标的变权调节系数进行重新确定,使得到目标优化模型;基于改进海洋捕食者智能算法对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运行控制结果。解决了在系统运行时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控系统运行,不能适应系统实时运行需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0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358161.7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昌科晨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Inventor: 熊俊杰 , 赵伟哲 , 李佳 , 熊健豪 , 何伟 , 辛建波 , 范瑞祥 , 肖戎 , 曾伟 , 杨本星 , 支研力 , 陈拓新 , 朱志杰 , 彭哲续 , 刘彩云 , 伍太萍 , 匡德兴 , 吴康 , 马兆兴 , 庞清乐
IPC: H02J3/38 , G06N3/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构网型电源多机并联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含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构网型电源多机并联系统拓扑结构,基于拓扑结构建立用于构网型电源多机并联系统运行控制的优化模型,优化模型中包含约束条件以及在约束条件下的目标函数,其中,目标函数中包含根据构网型电源多机并联系统实际运行状态适时变化的各目标的变权调节系数;获取构网型电源多机并联系统的运行数据信息,根据运行数据信息对目标函数中各目标的变权调节系数进行重新确定,使得到目标优化模型;基于改进海洋捕食者智能算法对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运行控制结果。解决了在系统运行时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控系统运行,不能适应系统实时运行需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11321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1910266677.2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昌科晨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首端电压追踪的分布式光伏变斜率下垂控制方法,基于分布式光伏智能采集装置和智能控制终端实现。智能采集装置安装在变电站内,对站内低压侧母线电压进行实时采集,并与馈线上所有分布式光伏电站通讯,将首端电压信号下发。智能控制终端向上接收智能采集装置下发的馈线首端母线电压信号,将其作为控制策略整定的关键参数,生成变斜率下垂控制曲线;向下与逆变器相连,通过采集光伏电站并网点电压,实现逆变器无功功率按变斜率下垂曲线控制。本发明在线路电压较高的运行工况下,控制光伏逆变器吸收较少的无功功率,在满足电压运行要求的同时降低线路损耗;相比传统全状态观测方法,是一种理想的分布式光伏无功电压控制的工程实用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3780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309109.4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柔性资源协调控制方法,边端采集乡村供用能系统的数据;建立柔性负荷及灵活性资源出力聚合模型;以配变和线路是否重过载,判断边端是否自治;若边端自治,以配变经济运行为优化目标,确定柔性负荷及灵活性资源出力调控量;若边端无法自治,云层协调各边端的交换功率,再以配变经济运行为优化目标,确定柔性负荷及灵活性资源出力调控量;判断实际量与调控量之差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相对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则输出边端调控指令。本发明满足乡村供用能系统的供需平衡的前提下,以配变经济运行为优化目标,有效提升乡村供用能系统边端自治能力和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63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78950.7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通大学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覆冰监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连续采集风力发电机叶片的动态图像信息;计算动态图像信息与预设的参考图像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并判断某一动态图像信息与预设的参考图像信息之间的相似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预设阈值,则获取风力发电机叶片旋转一周的时间长度,并基于时间长度计算得到风力发电机叶片的转速;根据转速获取风力发电机叶片的静态图像信息;根据计算静态图像信息中深度相机至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第一垂直距离与预设垂直距离的差值,使得到叶片的实际覆冰厚度。实现了能够在风力发电机工作时采集叶片的深度信息,通过和无覆冰状态的深度信息对比,得到实际覆冰厚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63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0729362.X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电网区域智能与应急双向配电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测控中心网络;步骤二,构建测控中心软件系统,在测控中心内构建参数设定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分析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与学习优化模块;步骤三,测控中心投入使用,将各个电器元件传输的信号通过测控中心的各个模块进行处理;本发明通过构建测控中心网络监控整个大大电网中各个网点处的输配电情况,并与计划输配电参数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改进输配电计划,进而使电能可以实现更大程度上的优化应用;通过整理整个测控中心的数据,形成一个可视化的图文模式,对后续的配电计划的持续改进与科研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00156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922578.8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新余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的用户离家时间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户的历史出行数据的记录;步骤2:分别对用户历史回家时间和历史离家时间、这二类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历史初始SOC以及历史目标SOC因为取值处于0到1的区间,无需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3:对历史数据进行分组,按照表1对应选取输入量和输出量,即组输入量应有9个输入元素;步骤4:对步骤3中产生的数据组进行分组;步骤5:对LSTM网络进行参数设置并对预测网络进行训练;步骤6:用户离家时间的预测值的获取。步骤7:特殊情况应对。该用户离家时间预测模型相较于传统的用户自主设置的方式,能有效减小误差,避免功率浪费以及恶性竞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8319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345222.3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边端协同的乡村供用能系统优化调控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用边‑边交互的方式,结合边端协同架构,获取相邻区域配电网的可移动资源运行信息,以降低区域配电网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进行日前区域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考虑可移动资源的优化调度,基于短期预测结果以预设时间段内的区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确定除慢动态设备外的可调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出力;以减少可调设备的调整成本为优化目标,进行最优潮流计算得到各个可调设备的修正量,并基于修正量对各个可调设备的实时出力进行修正。采用日前优化‑日内短期滚动优化‑日内超短期反馈矫正优化多时间尺度的优化调度,实现乡村供用能系统的多能互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