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结晶性物质、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及蓄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72314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910133310.X

    申请日:2009-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H01M4/485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状结晶性物质、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及蓄电装置,针对非晶状态和结晶状态共存的钒的层状结晶性物质,对非晶状态进行抑制。使用硫化锂、氢氧化锂等多种锂原料,对与钒原料形成的悬浊液的物性进行调整。通过该调整,将钒离子的5价的价数控制为所需比例。将所得到的混有层状结晶性微粒的非晶状态作为初始原料,进一步进行热处理。由此使层状结晶性微粒生长,使非晶部减少。其结果,可以改善容量劣化率。

    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及蓄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52334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133309.7

    申请日:2009-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H01M4/485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及蓄电装置,实现与正极活性物质相关的电池特性的再现性的提高。在本发明中,制造能够用于正极活性物质的五氧化二钒的层状结晶性物质时,没有将含硫有机物质用作原料。因此,完全排除含硫有机物质向层状结晶性物质的不确定性的附着。另外,利用硫化锂、氢氧化锂等多种锂化合物,对与钒化合物形成的悬浊液的物性进行调整。通过该调整,将钒离子的5价这一价数控制为所期望的比例。其结果,进行了具有再现性的活性物质的制造。实现了利用该活性物质构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初次放电能量密度的提高。

    电极制造方法
    5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46827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119777.9

    申请日:2009-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制造方法,可以提高具备开孔集电体的电极的生产率。在集电体材料(30)的一侧面的整个表面上形成阻蚀层(31),在集电体材料的另一侧面上形成规定图案的阻蚀层(32)。通过蚀刻处理在该集电体材料上形成通孔(20a、23a)。将电极浆料涂敷在形成有通孔(20a、23a)的集电体材料上,而并不除去阻蚀层(31、32)。即,因为通孔(20a、23a)由阻蚀层(31)闭塞,所以电极浆料不会通过通孔(20a、23a)漏出。由此可以沿水平方向输送集电体材料,可以提高电极的生产率。另外,阻蚀层(31、32)由PVdF构成,在使PVdF熔化的加热干燥工序中除去阻蚀层(31、3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