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38058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580004509.2
申请日:2005-10-19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72 , H01G11/06 , H01G11/12 , H01G11/28 , H01G11/38 , H01G11/62 , H01G11/70 , H01G11/86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量密度、输出密度高的高容量的锂离子电容器。该锂离子电容器,具有正极(1)、负极(2)以及作为电解液的锂盐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溶液,正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和/或阴离子的物质,负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正极和负极短路后的正极和负极电位小于或等于2.0V,由隔着隔板(3)交替层叠的正极(1)和负极(2)构成电极单元(10),电池由2个或2个以上的电极单元构成,在电极单元之间配置锂金属(4),通过使锂金属和负极和/或正极电化学接触,预先将锂离子承载在负极和/或正极中。
-
公开(公告)号:CN1954397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580001396.0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38 ,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9/155 , H01G11/06 , H01G11/60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提供一种高温下连续充电时容量保持率高,耐久性好的电容器。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具有正极、负极以及作为电解液的锂盐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电解质溶液,其特征在于,正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和/或阴离子的物质,负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的物质,对负极和/或正极掺杂锂离子,以使得正极和负极短路后的正极电位小于或等于2.0V,并且,上述电解液中含有碳酸亚乙烯酯或其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326601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680046167.5
申请日:2006-12-07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作为电解液的非质子有机溶剂型锂盐溶液。正电极活性材料是可以可逆地掺杂有锂离子和/或阴离子的物质;负电极活性材料是可以可逆地掺杂有锂离子的物质。将锂离子预先掺杂到负电极和/或正电极,以使得正电极和负电极被短路之后的正电极电位不大于2.0V。当正电极的每单位重量电容用C+(F/g)表示、正电极活性材料的重量用W+(g)表示、负电极的每单位重量电容用C-(F/g)表示、并且负电极活性材料的重量用W-(g)表示时,(C-×W-)/(C+×W+)的值不小于5。
-
公开(公告)号:CN101292310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680038604.9
申请日:2006-10-17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其具有:由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和/或阴离子的材料构成的正极,由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的材料构成的负极,以及由锂盐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电解质溶液构成的电解液。(a)负极活性材料是氢原子数和碳原子数之比等于或大于0且小于0.05的难石墨化碳。(b)负极和/或正极预先掺杂锂离子,使得当电池放电到电池充电电压的一半时,相对于金属锂电位的负极电位可以等于或小于0.15V。
-
公开(公告)号:CN1954397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580001396.0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38 ,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9/155 , H01G11/06 , H01G11/60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提供一种高温下连续充电时容量保持率高,耐久性好的电容器。一种预掺杂型锂离子电容器,具有正极、负极以及作为电解液的锂盐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电解质溶液,其特征在于,正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和/或阴离子的物质,负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的物质,对负极和/或正极掺杂锂离子,以使得正极和负极短路后的正极电位小于或等于2.0V,并且,上述电解液中含有小于或等于5重量%的碳酸亚乙烯酯或其衍生物,其中,在对负极和/或正极掺杂锂离子的过程中,正极电位不上升,只有负极电位下降,由此消耗碳酸亚乙烯酯或其衍生物,仅在负极上形成皮膜。
-
公开(公告)号:CN101351858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680049541.7
申请日:2006-12-12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50 , H01G11/06 , H01G11/26 , H01G11/30 , H01M10/052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其具有:正极,其含有能够可逆地掺杂锂离子和/或阴离子的正极活性材料;负极,其含有能够可逆地掺杂锂离子的负极活性材料;以及锂盐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电解质溶液,其作为电解液。其中(a)在负极和/或正极中掺杂有锂离子,使得在正极和负极短路时,正极的电位可小于或等于2.0V,(b)在负极的表面上覆盖有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326601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680046167.5
申请日:2006-12-07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作为电解液的非质子有机溶剂型锂盐溶液。正电极活性材料是可以可逆地掺杂有锂离子和/或阴离子的物质;负电极活性材料是可以可逆地掺杂有锂离子的物质。将锂离子预先掺杂到负电极和/或正电极,以使得正电极和负电极被短路之后的正电极电位不大于2.0V。当正电极的每单位重量电容用C+(F/g)表示、正电极活性材料的重量用W+(g)表示、负电极的每单位重量电容用C-(F/g)表示、并且负电极活性材料的重量用W-(g)表示时,(C-×W-)/(C+×W+)的值不小于5。
-
公开(公告)号:CN1926648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580001498.2
申请日:2005-10-19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G11/06 , H01G11/58 , H01M4/0404 , H01M4/139 , H01M4/70 , H01M10/0587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量密度、输出密度高的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容器。该锂离子电容器,具有正极、负极以及作为电解液的锂盐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电解质溶液,正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负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的物质,正极和负极短路后的正极及负极电位小于或等于2.0V,其特征在于,正极和负极分别在具有贯穿正反面的孔的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双面上,分别由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形成电极层,具有该正极和负极卷绕或层叠的电池结构,卷绕或层叠的电极的最外部为负极。
-
公开(公告)号:CN101138058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580004509.2
申请日:2005-10-19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72 , H01G11/06 , H01G11/12 , H01G11/28 , H01G11/38 , H01G11/62 , H01G11/70 , H01G11/86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量密度、输出密度高的高容量的锂离子电容器。该锂离子电容器,具有正极(1)、负极(2)以及作为电解液的锂盐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溶液,正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和/或阴离子的物质,负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正极和负极短路后的正极和负极电位小于或等于2.0V,由隔着隔板(3)交替层叠的正极(1)和负极(2)构成电极单元(10),电池由2个或2个以上的电极单元构成,在电极单元之间配置锂金属(4),通过使锂金属和负极和/或正极电化学接触,预先将锂离子承载在负极和/或正极中。
-
公开(公告)号:CN100578700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580001498.2
申请日:2005-10-19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G11/06 , H01G11/58 , H01M4/0404 , H01M4/139 , H01M4/70 , H01M10/0587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量密度、输出密度高的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容器。该锂离子电容器,具有正极、负极以及作为电解液的锂盐的非质子性有机溶剂电解质溶液,正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负极活性物质是能够可逆地承载锂离子的物质,正极和负极短路后的正极及负极电位小于或等于2.0V,其特征在于,正极和负极分别在具有贯穿正反面的孔的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双面上,分别由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形成电极层,具有该正极和负极卷绕或层叠的电池结构,卷绕或层叠的电极的最外部为负极,其中,被卷绕或层叠的电极的最外部的负极为在具有贯穿正反面的孔的负极集电体的双面上具有电极层的负极。
-
-
-
-
-
-
-
-
-